一种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618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包括:将储存的污染土壤依次进行烘干和破碎处理;破碎后的污染土壤与污泥进行搅拌混合,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陈化处理;利用陈化后的物料制备生料球,并进行烘干处理;对烘干后的生料球进行烧制获得陶粒;烧制过程产生的烟气余热用于对生料球的烘干处理;对陶粒依次进行冷却和分筛处理;冷却过程产生的气体余热用于对污染土壤的烘干处理;将回收的粉尘作为物料进行搅拌,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处理过程中,大量有机物被高温解析,重金属被固结在陶粒中,避免了二次污染,在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实现污染土壤处理以废治废、循环经济及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程的可持续发展。程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污染土壤处理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污染修复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修复、非重金属无机物污染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修复以及放射性污染修复等,这些土壤污染主要以复合污染的形式存在。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物造成的土壤复合污染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0003]土壤中存在的复合污染物超标时需要进行修复或对复合污染土壤进行处理,以使得土壤能够再次利用;而对复合污染土壤进行处理时,若是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包括:
[0006]S100、将储存的污染土壤依次进行烘干和破碎处理;
[0007]S200、将破碎后的污染土壤与污泥进行搅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陈化处理;
[0008]S300、利用陈化处理后的物料制备生料球,并对生料球进行烘干处理;
[0009]S400、对烘干后的生料球进行烧制获得陶粒;其中,烧制过程产生的烟气余热用于对生料球的烘干处理;
[0010]S500、对陶粒依次进行冷却和分筛处理;其中,冷却过程产生的气体余热用于对污染土壤的烘干处理;
[0011]其中,步骤S100、S300、S400以及S500中产生的粉尘均经过回收后作为步骤S200的搅拌混合原料使用。
[0012]优选的是,所述S100包括:
[0013]S110、利用陶粒冷却过程产生的气体余热对污染土壤进行烘干处理,并对烘干利用后的气体进行粉尘回收;
[0014]S120、将烘干后的污染土壤运送至细辊机中进行破碎,同时对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
[0015]优选的是,所述S100中,烘干后的污染土壤的含水率为3%。
[0016]优选的是,所述S200包括:
[0017]S210、将破碎后的污染土壤和污泥分别经过皮带秤计量,再送入至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
[0018]S220、混合后的物料通过封闭输送皮带运送至陈化区域进行陈化处理;其中,陈化时间为48小时

72小时。
[0019]优选的是,所述S300包括:
[0020]S310、将陈化处理后的物料通过密封输送皮带运送至制粒装置进行搅拌造粒,制备获得生料球;其中,制粒过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制粒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入至生料球的烧制过程中;
[0021]S320、将获得的生料球运送至烘干窑进行烘干处理;其中所述烘干窑利用生料球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余热进行烘干;
[0022]S330、将烘干利用后的烟气通过尾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并同时收集粉尘。
[0023]优选的是,烘干后的生料球的含水率为13%。
[0024]优选的是,所述S400中,通过烧制窑对生料球进行烧制获得陶粒;
[0025]其中,烧制窑的窑炉包括:预热段和烧制段;
[0026]所述窑炉为倾斜设置,生料球由进料口进料至窑炉内后,随窑炉转动自行滚动至出料口;
[0027]所述烧制窑工作过程中排出的烟气经过处理后用于对生料球的烘干;其中,烟气处理包括对粉尘的回收。
[0028]优选的是,所述S500包括:
[0029]S510、将陶粒运送至冷却窑进行冷却,冷却利用后的气体余热用于对污染土壤的烘干;其中,冷却后的陶粒温度小于60摄氏度;
[0030]S520、对冷却后的陶粒按照粒径的大小进行分筛,并将陶粒分配至对应规格的储仓中。
[0031]优选的是,所述搅拌机上设有用于将粉尘进料至搅拌机内的进料机构;
[0032]所述进料机构包括:
[0033]进料管和辅助管,间隔设置在搅拌机的顶部且与搅拌机内部连通;
[0034]连接管,其两端分别与辅助管和进料管连接;连接管的两个端部均倾斜向下设置,且两个端部轴线分别与辅助管和进料管的内壁切线方向平行;
[0035]第一引导管,设置在辅助管的内部下方,其底端设有第一弧形罩;所述第一弧形罩内侧形成第一分离区域;
[0036]第二引导管,间隔设置在第一引导管的上方,其顶端伸出辅助管设置,其底端设有第二弧形罩;所述第二弧形罩和第一引导管顶端之间形成第二分离区域;
[0037]抽气部,与第二引导管的顶端连通,用于使第一引导管和第二引导管内形成螺旋向上的气流;
[0038]出气管,一端与抽气部的出气端连通,另一端与连接管的中部连通。
[0039]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管靠近进料管的一端内部设有调节组件;
[0040]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0041]固定筒,连接在连接管内;所述固定筒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为弧形;所述固定筒的侧壁内中心对称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的一端与环形槽连通,另一端
与设置在固定筒外侧的气囊连通;
[0042]活动筒,密封滑动设于固定筒的内部;所述活动筒的两端均设有环形板,所述气囊的另一端与环形板连接;所述活动筒的中部设有导流块,位于导流块两侧的活动筒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环形槽以及第二通孔形成气流通道;
[0043]弹簧,设置在环形板和固定筒的端面之间;
[0044]电磁体,呈中心对称设置在固定筒的两个端面上,所述环形板上设有与电磁体对应的永磁体;
[0045]粉尘浓度检测器,设置在出气管内;所述电磁体用于依据粉尘浓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活动筒移动。
[004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4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了烧制和冷却过程中的余热用于烘干,并且将回收的粉尘作为物料进行搅拌,这样防止粉尘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0048]并且在处理过程中,大量有机物被高温解析,且重金属被固结在陶粒中,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减少对城市环境带来的污染,在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做到了节能减排,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实现了污染土壤处理以废治废、循环经济及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004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5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0、将储存的污染土壤依次进行烘干和破碎处理;S200、将破碎后的污染土壤与污泥进行搅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陈化处理;S300、利用陈化处理后的物料制备生料球,并对生料球进行烘干处理;S400、对烘干后的生料球进行烧制获得陶粒;其中,烧制过程产生的烟气余热用于对生料球的烘干处理;S500、对陶粒依次进行冷却和分筛处理;其中,冷却过程产生的气体余热用于对污染土壤的烘干处理;其中,步骤S100、S300、S400以及S500中产生的粉尘均经过回收后作为步骤S200的搅拌混合原料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0包括:S110、利用陶粒冷却过程产生的气体余热对污染土壤进行烘干处理,并对烘干利用后的气体进行粉尘回收;S120、将烘干后的污染土壤运送至细辊机中进行破碎,同时对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0中,烘干后的污染土壤的含水率为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0包括:S210、将破碎后的污染土壤和污泥分别经过皮带秤计量,再送入至搅拌机(1)进行搅拌混合;S220、混合后的物料通过封闭输送皮带运送至陈化区域进行陈化处理;其中,陈化时间为48小时

72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0包括:S310、将陈化处理后的物料通过密封输送皮带运送至制粒装置进行搅拌造粒,制备获得生料球;其中,制粒过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制粒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入至生料球的烧制过程中;S320、将获得的生料球运送至烘干窑进行烘干处理;其中所述烘干窑利用生料球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余热进行烘干;S330、将烘干利用后的烟气通过尾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并同时收集粉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后的生料球的含水率为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染土壤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0中,通过烧制窑对生料球进行烧制获得陶粒;其中,烧制窑的窑炉包括:预热段和烧制段;所述窑炉为倾斜设置,生料球由进料口进料至窑炉内后,随窑炉转动自行滚动至出料口;所述烧制窑工作过程中排出的烟气经过处理后用于对生料球的烘干;其中,烟气处理包括对粉尘的回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染土壤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文秦晋凯白云云周梦露严旭钱前杨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澳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