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917478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2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及设备,通过在加载有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的CAD数据模型转CAD平台使用时数据迁移和表达方式的还原过程中,首先在第一CAD平台上运用读取模块读取已加载的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表达方式、第一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并一并写入配套文件;随后在另一个不同的第二CAD平台使用时,调用第二CAD平台上的用于数据迁移和表达方式还原的还原模块,读取配套文件中的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表达方式、第一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设配置信息,在第二CAD平台上实现将原已加载的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迁移至转入第二CAD平台的第二CAD模型中、同时还原数据的表达方式,实现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与表达方式的还原。与表达方式的还原。与表达方式的还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CAD平台上对CAD模型(包括零件模型和装配模型)加载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Digital product definition data)后,会形成载有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的CAD模型,即CAD数据模型,这类CAD数据模型在转换不同软件版本的CAD平台使用时,除跨CAD平台的CAD模型转换时可能发生的变异造成的影响外,由于不同的CAD平台的数据加载功能和CAD平台的设备置差异,也会导致数据迁移的不完整和表达方式无法完全还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基于模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技术的应用。
[0003]ISO国际标准和GB国家标准均规定了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以数据集(Product definition data set)表示的方式,涉及到数据内容、数据内容与CAD模型的关联要求、加载后的表达方式和使用时的功能要求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及设备,使得加载有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的CAD模型转(即CAD数据模型)在转CAD平台使用时,能够将原加载在CAD模型上的数据完整地迁移到转入的CAD平台中的CAD模型上,同时还原数据的表达方式。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0006]步骤一、在第一CAD平台上对第一CAD模型进行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的加载,以形成第一CAD数据模型,并配置一读取模块;
[0007]步骤二、通过所述读取模块读取已加载的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表达方式及所述第一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
[0008]步骤三、通过所述读取模块将已加载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表达方式及所述第一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写入一个或多个配套文件;
[0009]步骤四、在第二CAD平台中,配置一还原模块,并通所述还原模块获取所述第二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
[0010]步骤五、在所述第二CAD平台中加载所述第一CAD数据模型,通过所述还原模块读取所述配套文件,并结合所述第二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CAD数据模型上加载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CAD平台上的第二CAD模型上,同时还原所述表达方式,以形成的第二CAD数据模型。
[0011]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2]步骤六、基于所述第一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之间的差异,分析数据迁移和表达方式还原的相关情况,生成用于指示数据迁移和表达方式还原的情况报告,其中,所述情况报告包括未完成迁移的数据和未还原
的表达方式。
[0013]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读取模块由CAD软件供应商提供或在所述第一CAD平台上通过二次开发插件/模块来实现;
[0014]所述还原模块由CAD软件供应商提供或在所述第二CAD平台上通过二次开发插件/模块来实现。
[0015]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读取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包括项目情况、技术指标、零部件设计、公差规范、工艺设计、检测规范、控制规范、质控规范、验收和交付规范、后期维保规范、分析数据、仿真数据及检测数据。
[0016]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读取的所述表达方式包括已加载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的关联对象、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与所述第一CAD模型中加载对象的关联方式、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加载时的方位信息及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在所述第一CAD模型中所处的层和注释。
[0017]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读取的所述第一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包括:已加载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采用的标准版本年号、标准类型、第一CAD平台的软件版本信息、加载时环境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加载时环境的配置信息包括量纲、单位、小数点及线型与配色中的一种或多种表达方式还原所需的必要信息。
[0018]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五中的将所述第一CAD数据模型上加载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CAD平台上的第二CAD模型上的同时,还包括:
[0019]对随所述第一CAD数据模型进入所述第二CAD平台的原加载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进行标记以示区分。
[002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述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
[0021]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0022]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23]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0024]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步骤一、在第一CAD平台上对第一CAD模型进行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的加载,以形成第一CAD数据模型,并配置一读取模块;步骤二、通过所述读取模块读取已加载的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表达方式及所述第一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步骤三、通过所述读取模块将已加载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表达方式及所述第一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写入一个或多个配套文件;步骤四、在第二CAD平台中,配置一还原模块,并通所述还原模块获取所述第二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步骤五、在所述第二CAD平台中加载所述第一CAD数据模型,通过所述还原模块读取所述配套文件,并结合所述第二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CAD数据模型上加载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CAD平台上的第二CAD模型上,同时还原所述表达方式,以形成的第二CAD数据模型,使得加载有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的CAD模型转(即CAD数据
模型)在转CAD平台使用时,能够将原加载在CAD模型上的数据完整地迁移到转入的CAD平台中的CAD模型上,同时还原数据的表达方式。
附图说明
[002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7]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中的CAD平台、CAD模型及加载有数字化产品定义的CAD数据模型之间的转换关系和操作示意图;
[0029]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转换对比示意图;
[0030]图4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CAD平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第一CAD平台上对第一CAD模型进行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的加载,以形成第一CAD数据模型,并配置一读取模块;步骤二、通过所述读取模块读取已加载的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表达方式及所述第一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步骤三、通过所述读取模块将已加载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表达方式及所述第一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写入一个或多个配套文件;步骤四、在第二CAD平台中,配置一还原模块,并通所述还原模块获取所述第二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步骤五、在所述第二CAD平台中加载所述第一CAD数据模型,通过所述还原模块读取所述配套文件,并结合所述第二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CAD数据模型上加载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CAD平台上的第二CAD模型上,同时还原所述表达方式,以形成的第二CAD数据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六、基于所述第一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CAD平台的加载功能和配置信息之间的差异,分析数据迁移和表达方式还原的相关情况,生成用于指示数据迁移和表达方式还原的情况报告,其中,所述情况报告包括未完成迁移的数据和未还原的表达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读取模块由CAD软件供应商提供或在所述第一CAD平台上通过二次开发插件/模块来实现;所述还原模块由CAD软件供应商提供或在所述第二CAD平台上通过二次开发插件/模块来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二中读取的所述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包括项目情况、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子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墨圆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