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07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空调机组中,第一换热模组具有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将热量或冷量传递至用户端。第二换热模组具有第二换热器。喷淋组包括喷淋器和第三换热器,喷淋器向第三换热器喷淋换热剂。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设于第一换热回路,第一换热回路向第二换热器传递热量。太阳能集热器向第四换热器提供热量。储能装置连接于太阳能集热器。储能装置与用户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机组能在低温环境下提供有效的制热作用且成本增加不高。有效的制热作用且成本增加不高。有效的制热作用且成本增加不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处于严寒或寒冷气候的区域,部分地区在冬季低温时段仍然采用燃烧煤炭、燃气或木材等原始方式取暖,这种能源转化形式不仅转化率低而且极易造成空气污染,产生雾霾。采用热泵空调机组,具备清洁、环保、能效高、占地小、智能化等优点,是替代传统能源供暖实现煤改电的重要途径。
[0003]然而,使用热泵空调机组在低温时段时,其制热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在室外温度低至

10℃时,热泵空调机组的制热效率低,影响了其推广和使用。而在一些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往往会达到

30℃以下,在这种极端气温下,空气源热泵从环境中吸收热量的能力变弱,系统蒸发温度变得更低,此时,压缩机吸气比容增大,输气系数减小,最终会导致制热量与COP减小;同时也因压缩比过大,造成排气温度异常升高,这直接威胁压缩机的可靠性运行,这也是热泵空调机组无法广泛应用于北方的主要原因。
[0004]在全球节能减排以及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能源消耗和节能环保,许多研究机构也一直致力于解决热泵机组在低温工况下的制热问题,例如采用双级压缩增焓技术、喷气增焓技术等,以改善热泵空调机组的冬季制热能效。然而,采用上述技术的热泵机组往往意味着系统成本增加,且其可靠性和耐久性往往低于常规热泵机组,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往往经济性并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在解决低温时段的制热问题的同时,如何避免成本增加过多。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
[0007]第一换热模组,具有用于接收压缩机的制冷剂以获取热量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将热量传递至用户端;
[0008]第二换热模组,具有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的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设于同一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供所述制冷剂换热;
[0009]喷淋组,包括喷淋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喷淋器用于向所述第三换热器外表面喷淋换热剂;
[0010]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接入所述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设于第一换热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回路用于向所述第二换热器传递热量;
[0011]太阳能集热器,连接于所述第四换热器,以向所述第四换热器提供热量;以及,
[0012]储能装置,连接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接收太阳能集热器导出的换热介质;所述储能装置用于与所述用户端连接,且用于向所述用户端提供热量。
[0013]本技术提供的空调机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4]在低温条件下,压缩机导出的高温制冷剂经过第一换热器之后向用户端提供制热作用,然后在回到第二换热器的情况下,第二换热器则可以从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处获得热量,以确保第一换热器能向用户端提供足够的热量,确保制热效果。在喷淋器向第三换热器喷淋换热剂的情况下,能改善局部的热湿环境,提高压缩机的制热运行的能效;另外,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外环境的热能,以充分利用外环境的热量,以提高施加于用户端的制热作用。并且,在外环境的热量充足的情况下,还能通过储能装置进行热量的储能,而在外环境的热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储能装置向用户端提供充足的热量,便能分时段地向用户端提供热量,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其中,由于喷淋组、太阳能集热器以及储能装置的投入成本较低,且运行更稳定,能在低温环境下充分利用外环境的能量,提升对用户端的制热效果,还能避免成本增加过多。
[0015]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第一开关装置,所述第一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之间,以导通或关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之间的通路。
[0016]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第二开关装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储能装置用于输出换热介质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储能装置的输出通路。
[0017]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第三开关装置,所述第三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储能装置之间,所述第三开关装置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储能装置之间的通路。
[0018]通过设置第一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和第三开关装置,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三个开关装置的导通和关闭,进而基于实际情况控制太阳能集热器的运行状况,可以提升向用户端提供的制热作用,还能在热量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热量的储能,也能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储能装置补充热量的供给,从而达到提升能量利用率以及提升对用户端的制热效率的目的。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模组还包括第五换热器,所述第五换热器用于接入所述用户端,以向所述用户端提供热量;所述第五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同一换热空间,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向所述第五换热器传递热量。
[0020]采用第五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方式,能防止在第一换热器的温度变化频繁且幅度大的情况下造成第五换热器的温度变化频繁且幅度大,进而能保证向用户端提供稳定的制热效果,提升体验感。
[0021]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模组还包括第六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均接入所述第六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第六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所述第六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同一换热空间,所述第六换热器用于向所述第二换热器提供热量。
[0022]通过将第六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设置在同一个换热空间,采用第五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方式,能防止第二换热器的温度变化频繁且幅度大,确保第二换热器的稳定稳定,提高压缩机的制热效能。
[0023]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接入所述第一换热回路。
[0024]膨胀水箱可以稳定第一换热回路中的水压,防止热胀冷缩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0025]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四通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所述压缩机的入口和出口分别接入所述四通阀的四个接口。
[0026]通过四通阀的设置,便能通过四通阀工作模式的切换使得第一换热器能根据实际需求输出热量或冷量,满足用户端的多种需求。
[0027]可选地,所述储能装置还接入所述第一换热回路,以用于向所述第一换热回路导入换热介质。
[0028]在外环境中的热量不足的情况下,还能通过储能装置向第一换热回路中导入换热介质,由此可以提升对于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提升压缩机的制热效能。
[0029]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光照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上,所述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环境的光照强度;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光照传感器检测的光照强度控制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之间的通路导通或关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依据所述光照传感器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模组(100),具有用于接收压缩机(14)的制冷剂以获取热量的第一换热器(110),所述第一换热器(110)用于将热量传递至用户端(700);第二换热模组(200),具有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10)连接的第二换热器(210),所述第二换热器(210)、所述第一换热器(110)和所述压缩机(14)设于同一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210)用于供所述制冷剂换热;喷淋组(300),包括喷淋器(320)和第三换热器(310),所述喷淋器(320)用于向所述第三换热器(310)外表面喷淋换热剂;第四换热器(400),所述第三换热器(310)接入所述第四换热器(400),所述第三换热器(310)和所述第四换热器(400)设于第一换热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回路用于向所述第二换热器(210)传递热量;太阳能集热器(500),连接于所述第四换热器(400),以向所述第四换热器(400)提供热量;以及,储能装置(600),连接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00),用于接收太阳能集热器(500)导出的换热介质;所述储能装置(600)用于与所述用户端(700)连接,且用于向所述用户端(700)提供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10)还包括第一开关装置(11),所述第一开关装置(11)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00)和所述第四换热器(400)之间,以导通或关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00)和所述第四换热器(400)之间的通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10)还包括第二开关装置(12),所述第二开关装置(12)设置于所述储能装置(600)用于输出换热介质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装置(12)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储能装置(600)的输出通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10)还包括第三开关装置(13),所述第三开关装置(13)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00)和所述储能装置(600)之间,所述第三开关装置(13)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00)和所述储能装置(600)之间的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模组(100)还包括第五换热器(120),所述第五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文博秦宪谢龙杜文超赖东锋金福山郭会宾蒲彧付豪何家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