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673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涉及杆塔基础加固领域,包括连杆机构和N组加固单元,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套装在杆塔底端的抱杆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杆塔的底端四组植入多根灌浆管,并往灌浆管内注入一定压力、一定比例的水泥浆,水泥浆在进入灌浆管后,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浆孔渗入周围的土层,继而在水泥浆凝固后,灌浆管内部形成水泥柱,而渗入土层内的水泥浆则形成不规则形状的水泥锚钉,多根水泥锚钉,增加了土层的稳定性和强度,提高土层的承载力,通过将支撑座与连接座连接固定,通过多组加固单元对抱杆筒及杆塔进行承载支撑,提高杆塔基础的受压、抗拔和抗倾覆能力,以保证杆塔在极端天气仍能保持稳定,不会倾覆。覆。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杆塔基础加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网安全是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0003]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人民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保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意义重大,安全生产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规模持续扩大,电网形态和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与安全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加之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气候给电网建设与运行安全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大面积停电风险始终存在,大电网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0004]自郑州桃花峪以下,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作为游荡型河流,历史上黄河曾经发生多次决堤、改道,在豫东、鲁西南及淮北等地区形成为河(洪)流的泛滥淤积区(简称黄泛区)。
[0005]粉土是指粒径大于0.075 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部质量50 %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 的土,当液限含水率小于40 %时,又可称低液限粉土。
[0006]粉土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风成粉土、水成粉土、残积粉土,其中水成粉土是指在水的搬运作用下土体经过长途携带、沉积而形成。在我国,水力成因的粉土广泛分布于冲积平原、河流三角洲、沿海平原地区。黄河冲积平原地区的粉土,为第四纪松散河流堆积物,主要由黄土高原的黄土经河流再搬运形成。/>[0007]黄河下游滩区冲积和淤积形成的粉土分布十分广泛。与普通粉土相比,黄河下游粉土具有粉粒含量高、级配不良、颗粒磨圆度高等特征。粒径较为均一的粉粒堆积孔隙缺乏细粒填充,即使按照现行规范的压实方法也不易形成密实结构土体,毛细孔隙发达,孔隙水分的运移极大地改变了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此外,在地震、风荷载、交通振动等动荷载及水的作用下,粉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会进一步劣化,导致黄河下游粉土地区内路基和地基工程产生多种类型的病害,给基础设施的修筑建设与安全维护带来极大困扰。
[0008]黄河下游冲积土层较疏松,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受气候影响大,黄河滩区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在软弱松散地层、采空塌陷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区域,当遭遇恶劣天气条件,杆塔基础的受压、抗拔和抗倾覆能力不足时,往往引起杆塔倾斜移位甚至倒杆断线,造成失电事故、财产损伤和人员伤亡。
[0009]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来加固杆塔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黄河下游冲积土层较疏松,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受气候影响大,黄河滩区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在软弱松散地层、采空塌陷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区
域,当遭遇恶劣天气条件,杆塔基础的受压、抗拔和抗倾覆能力不足时,往往引起杆塔倾斜移位甚至倒杆断线,造成失电事故、财产损伤和人员伤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
[0011]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和N组加固单元,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套装在杆塔底端的抱杆筒,抱杆筒的底端为封口设置,抱杆筒的外侧面环绕安装有N组连接座。
[0012]N组加固单元环绕设置在杆塔底端,加固单元包括灌浆管以及套装在灌浆管顶端的支撑座,所述灌浆管设置在桩孔内,灌浆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组出浆孔,所述灌浆管内注入有水泥浆,凝固后形成水泥柱,水泥浆可从出浆孔内挤出并注入周围土层内,凝固后形成水泥锚钉。
[0013]支撑座通过固定部件与连接座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件为安装在支撑座顶部的螺柱,螺柱的顶端穿出连接座开设的通孔,螺柱上螺纹连接有多个螺母,螺母与连接座接触。
[0015]优选地,还包括前期用于稳定杆塔的稳固单元。
[0016]优选地,所述稳固单元包括支撑平台、下抱箍以及M组连接杆件,支撑平台与地面接触,支撑平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T型座,两个T型座对称设置在杆塔的两侧,下抱箍可拆卸的安装在杆塔的下段,M组连接杆件环绕设置在下抱箍的四周,连接杆件安装在下抱箍和T型座之间。
[0017]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件包括连接臂、外套筒和内套筒,外套筒和内套筒分别套装在连接臂的两端,外套筒和内套筒分别与T型座和下抱箍固定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支撑平台的俯视面为矩形或圆形。
[0019]优选地,所述支撑平台由两块U型板件呈矩形拼装而成。
[0020]优选地,所述U型板件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对接座,相对的两个对接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21]优选地,还包括拉杆单元,拉杆单元包括上抱箍以及M根钢丝绳,所述上抱箍可拆卸的安装在杆塔的上段,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环和花篮螺丝,连接环固定连接在上抱箍的外侧面,花篮螺丝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固定连接在T型座的顶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杆塔的底端四组植入多根灌浆管,并往灌浆管内注入一定压力、一定比例的水泥浆,水泥浆在进入灌浆管后,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浆孔渗入周围的土层,继而在水泥浆凝固后,灌浆管内部形成水泥柱,而渗入土层内的水泥浆则形成不规则形状的水泥锚钉,多根水泥锚钉,增加了土层的稳定性和强度,提高土层的承载力,通过将支撑座与连接座连接固定,通过多组加固单元对抱杆筒及杆塔进行承载支撑,提高杆塔基础的受压、抗拔和抗倾覆能力,以保证杆塔在极端天气仍能保持稳定,不会倾覆。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稳固单元和拉杆单元,能够对杆塔进行临时稳固、支撑,使得杆塔基础周围土层在开挖、打桩孔过程中,杆塔仍能保持稳定,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0024]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套筒和内套筒,使连接臂能够在外套筒或内套筒内滑动,以便于根据下抱箍和T型座的间距,对连接臂进行微调,以确保稳固单元对杆塔的稳固效果。
[0025]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在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的同
时,对存在风险的杆体,提前进行加固处置,防范极端天气条件下杆体出现的安全事故,避免由输电线杆倒塌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工农业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降低极端天气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提高电网公司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抱箍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抱杆筒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支撑平台、11 U型板件、12对接座、13螺栓、2 T型座、31外套筒、32连接臂、33下抱箍、34内套筒、41固定环、42花篮螺丝、43钢丝绳、44连接环、45上抱箍、51抱杆筒、52连接座、53螺柱、54螺母、61灌浆管、62出浆孔、63水泥柱、64水泥锚钉、65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机构和N组加固单元,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套装在杆塔底端的抱杆筒,抱杆筒的底端为封口设置,抱杆筒的外侧面环绕安装有N组连接座;N组加固单元环绕设置在杆塔底端,加固单元包括灌浆管以及套装在灌浆管顶端的支撑座,所述灌浆管设置在桩孔内,灌浆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组出浆孔,所述灌浆管内注入有水泥浆,凝固后形成水泥柱,水泥浆可从出浆孔内挤出并注入周围土层内,凝固后形成水泥锚钉;支撑座通过固定部件与连接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安装在支撑座顶部的螺柱,螺柱的顶端穿出连接座开设的通孔,螺柱上螺纹连接有多个螺母,螺母与连接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期用于稳定杆塔的稳固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塔基础土质松软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单元包括支撑平台、下抱箍以及M组连接杆件,支撑平台与地面接触,支撑平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T型座,两个T型座对称设置在杆塔的两侧,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华睢媛媛孔真真刘奕君南钰崔佳彬郝婧海岳祁萌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