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作法钢管柱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665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逆作法钢管柱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硬化拼装场地,并放置拼装平台;S2:钢管柱与工具柱拼接;S3:将固定基座吊至桩位并进行对中整平,吊装液压调垂设备至固定基座上并进行对中整平;S4:将拼接完成的钢管柱吊装至液压调垂设备上;S5:将钢管柱起吊后插入液压调垂设备内,使用经纬仪交叉复测其垂直度;S6:通过固定基座和液压调垂设备交替抱紧下插钢管柱,下插过程中通过测斜仪实时监测钢管柱的偏差值,纠偏调整;S7:当钢管柱下放到位时,通过固定基座与液压调垂设备同时固定抱紧钢管柱;S8:混凝土浇筑;S9:将工具柱拆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经济环保,降低了钢管柱整体吊装难度,工具柱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复利用等优点。复利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作法钢管柱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施工的钢管结构柱施工工艺,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逆作法钢管柱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地下工程盖挖逆作法的发展,钢管柱的安装施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施工方式。在一柱一桩的施工中,最重要的便是钢管柱的施工,由于其自重过大,长度过长,吊装难度大、垂直度与定位准确性又要求极高,作为逆作法的永久结构柱,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主体结构的质量。
[0003]过去的几年里,很多工艺都存在几个难以顾及的缺陷问题,例如:设备简陋,安全性能低,施工精度差,垂直度只能满足1/500,而无法稳定达到1/500以上,甚至1/1000;传统的桩孔内定位器,自制调垂架安装等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偏差难以调整;或钢管柱与工具柱插入地下无法分离,工具柱材料耗费巨大难度高等。
[0004]专利CN202110075559.0公开了一种逆作法钢管结构桩旋挖钻进与全回转组合后插法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安放长护筒;S20,使用旋挖机钻进成孔;S30,在桩孔内安放钢筋笼;S40,在桩孔内浇筑混凝土;S50,起吊钢管柱;S60,将钢管柱插入桩孔内,用全回转设备和万能平台两点一线的原理并实时监控所述钢管柱的垂直度,将钢管柱插入至设计标高;S70,浇筑钢管柱内混凝土;S80,拆除工具柱、回填碎石。该专利为钢管柱后插法,其施工存在以下问题:1.钢管柱的安装插入及精度调节时间受混凝土影响,混凝土凝结时间过快,容易导致钢管柱下放失败。2.当成孔和钢筋笼精度偏差过大,钢管柱下放时会发生挂笼现象,导致钢管柱下插困难。3.因钢管柱为空心柱,其混凝土浮力过大而出现钢管柱上浮,导致下放失败,其精度控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垂直度和中心定位精度高的逆作法钢管柱安装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逆作法钢管柱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硬化拼装场地:将规划拼装场地进行混凝土硬化,并放置拼装平台;
[0008]S2:钢管柱与工具柱拼接;
[0009]S3:抱插装置(6)就位:抱插装置(6)包括固定基座(200)及液压调垂设备,将固定基座吊至桩位并进行对中整平,接着吊装液压调垂设备至固定基座上并进行对中整平;
[0010]S4:钢管柱吊装:将拼接完成的钢管柱吊装至液压调垂设备上;
[0011]S5:桩位对中及垂直度调整:将钢管柱起吊后插入液压调垂设备内,使用两台经纬仪交叉复测其垂直度;
[0012]S6:钢管柱下放并实时监测:通过固定基座和液压调垂设备交替抱紧下插钢管柱,
下插过程中通过测斜仪实时监测钢管柱的偏差值,根据偏差值进行钢管柱纠偏调整;
[0013]S7:固定基座与液压调垂设备同时抱紧固定钢管柱:当钢管柱下放到位时,通过固定基座与液压调垂设备同时固定抱紧钢管柱,防止在浇筑柱混凝土时,钢管柱发生晃动;
[0014]S8:混凝土浇筑:先进行桩砼灌注,浇筑至设计桩顶标高,接着采用沙石回填周边进行柱砼反压,最后进行柱砼灌注。
[0015]S9: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工具柱拆除,重复利用至下一根钢管柱。
[0016]进一步地,步骤S1中拼装平台设有最少四个,分别固定钢管柱和工具柱,每个拼装平台均设有调节垂度的多组竖直向液压油缸,以及调节角度的多组水平向液压油缸,且每个拼装平台还设有调节其整体高度的调节组件。
[0017]进一步地,步骤S2:在钢管柱内设置测斜仪,将钢管柱与工具柱进行连接,测斜仪进行拼装垂直度监测,通过拼装平台进行对接调整。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基座包括推移机构,第二抱箍,水平调节机构;所述第二抱箍抱紧工具柱,通过水平调节机构调节第二抱箍的水平度,所述的推移机构调节吊装液压调垂设备的水平位置。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吊装液压调垂设备包括:第一抱箍,多个升降机构,平台,各个升降机构沿第一抱箍周向布置在第一抱箍下方的平台上,所述的第一抱箍对工具柱进行抱紧,升降机构对第一抱箍的水平度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工具柱的垂直度;
[0020]所述的平台可分离的设置于第二抱箍上,所述推移机构位于平台周侧,通过推移机构从侧面推移所述平台。
[0021]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机构为行程油缸,行程油缸连接带动第一抱箍圆周向的不同位置升降机构以对第一抱箍进行水平度的调节,从而调节由第一抱箍抱紧的工具柱的垂直度。
[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包括多个液压机脚,各个液压机脚沿第二抱箍周向布置在第二抱箍下方,液压机脚连接带动第二抱箍周向的不同位置升降机构以对第二抱箍进行水平度的调节。
[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推移机构设置在第二抱箍上,所述的推移机构包括多个千斤顶,被配置成从周侧的不同方位对所述的液压调垂设备进行推移;所述的千斤顶从平台的周侧对平台进行平移,从而将其中的工具柱进行中心定位。
[0024]进一步地,步骤S5中钢管柱插入液压调垂设备的深度为:至工具柱底上20cm处与液压调垂设备底平齐。
[0025]进一步地,步骤S5中钢管柱距离桩位中心位置的偏差值σ为:σ=L
×
tanα,其中α为工具柱插入至标高时的倾角,L为对抱插装置对工具柱进行调节的调节位置与测斜仪位置之间的轴向距离。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由于先安装钢管柱,后浇筑桩基混凝土,不会发生因桩基混凝土凝固而导致钢管柱下放失败,故施工时间没有限制(不受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影响、骨料粒径超标、流动性不足等)。
[0028]2.本专利技术由于桩基钢筋笼焊接在钢管柱下部,整体放入孔中,故不考虑钢管柱与钢筋笼间的间隙。
[0029]3.本专利技术整个施工流程简单明了,施工效率高,经济环保。
[0030]4.通过上述方法施工的钢管柱,垂直度偏差精确到小于0.01
°
与偏差距离小于0.1mm,大大提升施工质量。
[0031]5.施工完成后工具柱可回收再利用,再利用率高。
[0032]6.使用可装配式工具柱简化了预先与钢管柱对接时的调直过程,同时大大降低了钢管柱整体吊装难度。
附图说明
[0033]图1液压拼装平台示意图;
[0034]图2为钢管柱与工具柱拼接过程示意图;
[0035]图3为测斜仪安装位置示意图;
[0036]图4为固定基座及液压调垂设备安放示意图;
[0037]图5为钢管柱插入定位示意图;
[0038]图6为液压调垂设备对钢管柱中心定位、抱紧流程示意图;
[0039]图7为液压调垂设备调整垂直度示意图;
[0040]图8为抱插装置调垂完成的示意图;
[0041]图中标记说明:
[0042]1‑
护筒,2

钢筋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作法钢管柱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硬化拼装场地,并放置拼装平台(9);S2:钢管柱与工具柱拼接成立柱;S3:抱插装置(6)就位:抱插装置(6)包括固定基座(200)及液压调垂设备,将固定基座(200)吊至桩位并进行对中整平,接着吊装液压调垂设备(100)至固定基座(200)上并进行对中整平;S4:钢管柱吊装:将拼接完成的钢管柱吊装至液压调垂设备(100)上;S5:桩位对中及垂直度调整:将钢管柱起吊后插入液压调垂设备(100)内,使用两台经纬仪(7)交叉复测其垂直度;S6:钢管柱下放并实时监测:通过固定基座(200)和液压调垂设备(100)交替抱紧下插钢管柱,下插过程中通过测斜仪(400)实时监测钢管柱的偏差值,纠偏调整;S7:当钢管柱下放到位时,通过固定基座(200)与液压调垂设备(100)同时固定抱紧钢管柱(4);S8:混凝土浇筑;S9: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工具柱(300)拆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作法钢管柱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拼装平台(9)设有最少四个,分别固定钢管柱和工具柱,每个拼装平台均设有调节垂度的多组竖直向液压油缸(92),以及调节角度的多组水平向液压油缸(91),且每个拼装平台还设有调节其整体高度的调节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逆作法钢管柱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在钢管柱(4)内设置测斜仪(400),将钢管柱(4)与工具柱(300)进行连接,测斜仪(400)进行拼装垂直度监测,通过拼装平台(9)进行对接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作法钢管柱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基座(200)包括推移机构(210),第二抱箍(220),水平调节机构(230);所述第二抱箍(220)抱紧工具柱,通过水平调节机构(230)调节第二抱箍(220)的水平度,所述的推移机构(210)调节液压调垂设备(100)的水平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逆作法钢管柱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调垂设备(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虎
申请(专利权)人:五广上海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