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毅刚专利>正文

一种无线供能及无线监测心电的左心耳封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645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供能及无线监测心电的左心耳封堵系统,涉及左心耳封堵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放置在人体内左心耳的左心耳封堵器、体外的体外心电信号处理装置以及体外无线供能装置,其中:左心耳封堵器包括心电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体外心电信号处理装置,与左心耳封堵器以无线方式连接;体外无线供能装置与左心耳封堵器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设置带心电信号采集功能的左心耳封堵器,以及对左心耳封堵器采用无线供能的方式,具有不仅可以在不另外佩戴心电图监测设备的情况下,监测左心耳封堵术后人体心电信号,预防术后并发症,而且减少由于现有技术中更换电池带来的外科手术风险以及减少电池本身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的效果。造成的伤害的效果。造成的伤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供能及无线监测心电的左心耳封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左心耳封堵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供能及无线监测心电的左心耳封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已经证实房颤与卒中、系统性栓塞之间的密切联系,随着年龄增长其联系更加密切。已有多个研究报告分析指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90%的患者卒中或系统性栓塞相关的血栓源自左心耳;而在瓣膜心脏病患者中,约40%的患者血栓出现在左心房体部,约60%患者在左心耳中发现血栓。左心耳血栓与脑卒中及其它血栓栓塞事件密切相关性及其特定病理生理学关联性为左心耳闭塞(LAAO)的局部定位治疗奠定了基础。外科结扎左心耳可能会减少房颤患者发生卒中事件,因此在对风湿性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实施瓣膜切开术时同时切除左心耳可能会使脑卒中的发生减少50%。但手术可能并发症有左心房撕裂、局部出血、术后心包炎、缝合口裂开、术后发热以及缝合口血栓和血栓栓塞等。随着介入器材的发展,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创伤较小、操作简单、耗时较短的治疗方法,即是经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供能及无线监测心电的左心耳封堵系统,包括放置在人体内左心耳的左心耳封堵器(1),用于左心耳封堵,其特征在于,左心耳封堵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体外的体外心电信号处理装置(2)以及体外无线供能装置(3),其中:左心耳封堵器(1),包括心电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11),所述心电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11)用于采集人体内心电模拟信号,并将该心电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无线传输至体外;体外心电信号处理装置(2),与左心耳封堵器(1)以无线方式连接,用于接收左心耳封堵器(1)传输出来的心电数字信号;体外无线供能装置(3),与左心耳封堵器(1)无线连接,用于向左心耳封堵器(1)以交变磁场方式提供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供能及无线监测心电的左心耳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心耳封堵器(1)还包括支撑骨架(12)、连接接头(13)、阻流膜以及能量转化模块(14),其中:所述支撑骨架(12)由多根支架结构形成可折叠收缩式结构,多根支架结构一端汇集形成端部,多根支架朝向外侧伸出多个勾状的倒刺(15),倒刺(15)对称围绕支架设置有多圈;所述连接接头(13)安装于所述支撑骨架(12)端部,呈螺纹钉结构,且连接接头(13)中心设有通道;所述阻流膜设置于支撑骨架(12)端部及其周向部位;所述能量转化模块(14)包括接收线圈(141)和集成于电路板上的能量转化电路(142),接收线圈(141)圈绕并固定于支撑骨架(12)外围,接收线圈(141)通过连接线连接电路板上集成的能量转化电路(142),电路板位于支撑骨架(12)内,所述能量转化电路(142)用于对接收线圈(141)输出的高频电压信号进行平滑处理,以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为心电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11)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供能及无线监测心电的左心耳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11)包括心电电极(111)、集成于电路板上的心电信号处理电路(112)以及发送天线(113),所述心电电极(111)固定于支撑骨架(12)上,心电电极(111)通过电极连接线连接集成于电路板上的心电信号处理电路(112),电路板位于支撑骨架(12)内,心电信号处理电路(112)连接发送天线(1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供能及无线监测心电的左心耳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电极(111)采用若干位于支撑骨架(12)侧面的电极片(1111),若干电极片(1111)与电路板之间通过软线连接;所述发送天线(113)采用板载或贴片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供能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刚张文赞张蕾蕾
申请(专利权)人:李毅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