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639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平台端接收用户端和企业端的注册请求,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向市场监督系统和电子税务系统进行登记;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发布用工任务,用户端向平台端接取用工任务,平台端与企业端以及接取任务的用户端签订电子合约;平台端基于大数据采集获取业务证据,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向用户端发放薪酬,并获取票据信息;对用户和企业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注册并向相关系统备案,在用工前进行电子合约签订,并采集业务证据,以达到用工的合法合规、有据可查、数据链的全透明要求,利用大数据采集业务证据,避免了使用区块链网络节点所带来的弊端,更加灵活。更加灵活。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人力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各大企业来讲灵活用工模式下的共享人力应运而生,但是这种模式下对于企业来讲却造成很多的困扰;企业所要面临的开票难、任务数据不完善、无法达到数据完整性、薪酬支付信息记录等问题。
[0003]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灵活用工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案大多数是以区块链网络进行,包括多个共享人力资源系统节点,共享人力资源系统节点用于接收劳动者节点上传的已完成工作量数据。方法包括:按照第一预设间隔时间,获取共享人力资源系统节点中每一个劳动者的已完成工作量数据,并将已完成工作量数据按照目标格式存储在区块链中;根据劳动者节点的标识信息,按照第二预设间隔时间,获取共享人力资源系统节点中对应的劳动者的已完成工作量数据,并将已完成工作量数据按照目标格式存储到区块链中;根据第一预设异常检测智能合约,对区块链中不同预设间隔时间内获取到的已完成工作量数据进行异常检测。
[0004]上述专利技术采用人力资源系统节点采集灵活员工人员的工作情况数据采集,这种方式适用于例如:设计师、会计、程序员等此类能够固定时间办公室人群的临时用工人员;而不适用于贸易行业的车辆运输人员、用户超市临时采购人员、其他行业的临时培训讲师等情况人员;这些人员没有固定的区域位置、节点信息数据传输或者采集时间,因此节点数据采集的方案并不适用于全部的灵活用工人员。
[0005]以贸易行业的车辆运输人员为例,车辆运输人员大多时间都是在货运路途中的,在这个节点上货运人员是无法操作的;而且货运的过程中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天气、气候、环境、交通等因素影响;对于这些因素造成节点采集的数据可能存在并不完整,可能只是获取到货运人员任务过程中的数据而没有完整数据。因此对于某些人群预设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利用大数据采集业务证据,避免了使用区块链网络节点所带来的弊端,更加灵活。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
[0009]S1、平台端接收用户端和企业端的注册请求,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向市场监督系统和电子税务系统进行登记;
[0010]S2、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发布用工任务,用户端向平台端接取用工任务,平台端与企业端以及接取任务的用户端签订电子合约;
[0011]S3、平台端基于大数据采集获取业务证据,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向用户端发放薪酬,并获取票据信息。
[00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001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系统,包括企业端、平台端以及用户端,所述企业端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以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中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平台端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以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中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用户端包括第三处理器、第三存储器以及存储在第三存储器中并可在第三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三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三计算机程序时共同实现以下步骤:
[0014]S1、平台端接收用户端和企业端的注册请求,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向市场监督系统和电子税务系统进行登记;
[0015]S2、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发布用工任务,用户端向平台端接取用工任务,平台端与企业端以及接取任务的用户端签订电子合约;
[0016]S3、平台端基于大数据采集获取业务证据,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向用户端发放薪酬,并获取票据信息。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对用户和企业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注册并向相关系统备案,在用工前进行电子合约签订,并采集业务证据,以达到用工的合法合规、有据可查、数据链的全透明要求,利用大数据采集业务证据,避免了使用区块链网络节点所带来的弊端,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0020]标号说明:
[0021]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系统;2、企业端;3、第一处理器;4、第一存储器;5、平台端;6、第二处理器;7、第二存储器;8、用户端;9、第三处理器;10、第三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3]请参照图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
[0024]S1、平台端接收用户端和企业端的注册请求,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向市场监督系统和电子税务系统进行登记;
[0025]S2、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发布用工任务,用户端向平台端接取用工任务,平台端与企业端以及接取任务的用户端签订电子合约;
[0026]S3、平台端基于大数据采集获取业务证据,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向用户端发放薪酬,并获取票据信息。
[0027]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
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对用户和企业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注册并向相关系统备案,在用工前进行电子合约签订,并采集业务证据,以达到用工的合法合规、有据可查、数据链的全透明要求,利用大数据采集业务证据,避免了使用区块链网络节点所带来的弊端,更加灵活。
[002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为:
[0029]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发布用工任务,平台端将所述用工任务发布至用户端的任务大厅,用户端向平台端接取所述用工任务;
[0030]平台端向企业端发送接取所述用工任务的用户信息,由企业端进行审核,平台端与企业端以及审核通过的用户端签订电子合约,完成签约数据采集。
[0031]由上述描述可知,在企业端发布用工任务后,平台端将任务发布至任务大厅,用户端可自由接取,由企业端根据用户信息审核选取满意的用户进行签约,保证用工和接单的双向奔赴。
[003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向用户端发放薪酬具体为:
[0033]企业端将薪资充值至平台共管的银行账户中,并发起薪资结算请求,平台端对所述薪资结算请求以及所述业务证据进行核对校验,并在校验通过后将薪资发放至用户端的银行账户。
[0034]由上述描述可知,由平台对业务证据进行核对校验,保证用工以工作完成的真实有效,进而进行工资发放;且资金流动均通过银行账户进行,保证资金流水的正视有效,支持税务机关的查询。
[0035]进一步地,在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向用户端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平台端接收用户端和企业端的注册请求,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向市场监督系统和电子税务系统进行登记;S2、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发布用工任务,用户端向平台端接取用工任务,平台端与企业端以及接取任务的用户端签订电子合约;S3、平台端基于大数据采集获取业务证据,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向用户端发放薪酬,并获取票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发布用工任务,平台端将所述用工任务发布至用户端的任务大厅,用户端向平台端接取所述用工任务;平台端向企业端发送接取所述用工任务的用户信息,由企业端进行审核,平台端与企业端以及审核通过的用户端签订电子合约,完成签约数据采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向用户端发放薪酬具体为:企业端将薪资充值至平台共管的银行账户中,并发起薪资结算请求,平台端对所述薪资结算请求以及所述业务证据进行核对校验,并在校验通过后将薪资发放至用户端的银行账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企业端通过平台端向用户端发放薪酬之前还包括:基于大数据平台和预设的费用计算规则以及税务计算规则,计算企业端实际支付金额和用户端实际收款金额;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向税务系统进行用户税费代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证据的种类包括打卡信息、图片信息以及文件信息;若所述用工任务为运输任务,则所述业务证据包括磅单、货运人员的车辆信息、行驶证信息、轨迹信息以及车辆出库、入库、出发和到达地址信息。6.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灵活用工的管理系统,包括企业端、平台端以及用户端,所述企业端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以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中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平台端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以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中并可在第二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吉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嘉盟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