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597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取混凝土试件,固定,对所述混凝土试件进行裂缝构造;将裂缝构造后符合要求的试件置入橡胶套管,配置流量计;按预设的时间节点,以流量计测量通过试件裂缝的流量,评估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件可采用标准圆柱体试样,试件的裂缝诱导和流量测量过程简单方便,测量装置只需流量计即可;通过裂缝流量的测定,定量反映混凝土的自愈合程度,在给定的时间内分析不同试件的自愈合性能;可用于比较不同原材料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改善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配合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量或分析材料的
,特别涉及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其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强度是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混凝土抵抗包括但不限于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10~1/20,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0003]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往往较低,在受拉状态下易产生裂缝,这对于早龄期混凝土更加明显,在干燥收缩和荷载共同作用下,早期裂缝会逐渐增长,破坏混凝土的不透水性,水分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导致材料耐久性下降、结构寿命降低。研究表明,混凝土有“自愈合”特性,即裂缝(宽度有限)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行密封,但目前还没有标准的测试技术来量化混凝土的这一特性。
[0004]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开裂变形性能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平板法、圆环法和棱柱体法,事实上棱柱体法的测试效果最好,但其存在仪器灵敏度要求高、设备造价较贵、现场检测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取混凝土试件,固定;
[0008]S2对所述混凝土试件进行裂缝构造;
[0009]S3将裂缝构造后符合要求的试件置入橡胶套管,配置流量计;一般来说,裂缝宽度为0.1

0.5mm,且不能贯穿试件;
[0010]S4按预设的时间节点,以流量计测量通过试件裂缝的流量,评估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
[0011]优选地,S1中,所述混凝土试件的龄期为2~3天,水平放置后固定。
[0012]优选地,所述混凝土试件为圆柱形试件。
[0013]优选地,S2中,混凝土试件的两端面为竖直,混凝土试件的前侧部和后侧部为水平,混凝土试件的底部和/或顶部由线结构体定位,自顶部施加压力。
[0014]优选地,任一所述线结构体与混凝土试件的底部和/或顶部的接触成线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橡胶套管的底面为镂空,除底面外的其他面为密封。
[0016]优选地,S3中,在橡胶套管的顶部引入水流并配合设置流量计。
[0017]优选地,所述橡胶套管顶部通过接头接入水管,配合所述水管设有流量计。
[0018]优选地,所述橡胶套管的除底面外的其他面以硅胶密封。
[0019]优选地,S4中,获取0时刻的初始裂缝流量q0,获取t时刻试件裂缝流量q(t),计算任意时刻的混凝土自愈合率1

q(t)/q0,基于自愈合率评估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取混凝土试件,固定,对所述混凝土试件进行裂缝构造;将裂缝构造后符合要求的试件置入橡胶套管,配置流量计;按预设的时间节点,以流量计测量通过试件裂缝的流量,评估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试件可采用标准圆柱体试样,试件的裂缝诱导和流量测量过程简单方便,测量装置只需流量计即可;
[0023](2)通过裂缝流量的测定,定量反映混凝土的自愈合程度,在给定的时间内分析不同试件的自愈合性能;
[0024](3)可用于比较不同原材料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改善混凝土配合比。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橡胶套管与混凝土试件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
[0028]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取混凝土试件1,固定;
[0030]S1中,所述混凝土试件1的龄期为2~3天,水平放置后固定。
[0031]所述混凝土试件1为圆柱形试件。
[0032]本专利技术中,混凝土试件1为圆柱形,使得裂缝构造时的受力点为非平面,确保裂缝构造更为顺利。
[0033]S2对所述混凝土试件1进行裂缝构造;
[0034]S2中,混凝土试件1的两端面为竖直,混凝土试件1的前侧部和后侧部为水平,混凝土试件1的底部和/或顶部由线结构体定位,自顶部施加压力。
[0035]任一所述线结构体与混凝土试件1的底部和/或顶部的接触成线结构。
[0036]本专利技术中,线结构体一般设置为V形件且为2个,分别设置在混凝土试件1的底部和顶部,V形件的突出部分为线结构,此线结构作用于试件1,加压、构造裂缝,裂缝构造更为快速,且确保裂缝出现在加载点之间的任意位置;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加载位置可以为试件1的某个点,将构造不同的裂缝结构。
[0037]S3将裂缝构造后符合要求的试件1置入橡胶套管2,配置流量计3;
[0038]所述橡胶套管2的底面为镂空,除底面外的其他面为密封。
[0039]S3中,在橡胶套管2的顶部引入水流并配合设置流量计3。
[0040]所述橡胶套管2顶部通过接头4接入水管5,配合所述水管5设有流量计3。
[0041]所述橡胶套管2的除底面外的其他面以硅胶(图中未示出)密封。
[0042]本专利技术中,一般来说,裂缝宽度为0.1

0.5mm,且不能贯穿试件1。
[0043]本专利技术中,已产生裂缝的试件1装入橡胶套管2中,四周密封,顶部连接水管5并配置流量计3,侧面用硅胶密封,底部暴露在空气中,通过流量计3测量试件1裂缝的流量。
[0044]S4按预设的时间节点,以流量计3测量通过试件1裂缝的流量,评估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
[0045]S4中,获取0时刻的初始裂缝流量q0,获取t时刻试件1裂缝流量q(t),计算任意时刻的混凝土自愈合率1

q(t)/q0,基于自愈合率评估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
[0046]本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专利的技术人员来讲,做出相关改进也应视作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混凝土试件,固定;S2对所述混凝土试件进行裂缝构造;S3将裂缝构造后符合要求的试件置入橡胶套管,配置流量计;S4按预设的时间节点,以流量计测量通过试件裂缝的流量,评估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混凝土试件的龄期为2~3天,水平放置后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试件为圆柱形试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混凝土试件的两端面为竖直,混凝土试件的前侧部和后侧部为水平,混凝土试件的底部和/或顶部由线结构体定位,自顶部施加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定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线结构体与混凝土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宁英杰赵颖超迟文明何奔洋方维炯黄国平陈晓红沈慧琴胡飞鸽杜铮铮斯振兴黎果王璐瑶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