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77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园林作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包括:移动基座、高度调节机构和木材支撑机构;高度调节机构连接于移动基座的底部;木材支撑机构连接于高度调节机构的动作端。通过移动基座能够对进行装置的快捷移动,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木材支撑机构的高度,实现工作高度的快速调节,方便对不同树龄、不同尺寸的乔木进行适应性调节,便于工人进行修枝作业,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并且木材支撑机构设置有多个支撑位,在无需主动调节的情况下,不同尺寸的乔木能够卡接在不同的支撑位,能够应用于不同树干尺寸的乔木,且无需主动进行调节,降低了操作难度,能够进一步增强装置实用性。能够进一步增强装置实用性。能够进一步增强装置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作业工具
,具体地,涉及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全冠移植大苗因草叶面积多,绿化量大,生态效益可观,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大苗移植技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成活率较低,修剪强度太大(一般需2~3年恢复期),成活后恢复慢,浪费资源,劳民伤财;不能立即发挥生态效应,达不到理想景观效果。大规格(胸径10cm以上)苗大全冠移植,指把在原地自然生长的树木,保留原有的树冠枝叶及形态进行移植。以此方法前人对小规格的个别品种移植非常成功,但一般只能在春季进行,目树大规格,冠幅不宜过大。全冠移植小规格苗大,在园林中达不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对季节性要求较强的树种,也有在一年前或更长的时间做准备,或者采用容器育苗或假植一定时间后移植的做法。
[0003]乔木的成活原理乔木能否成活和很多因素有关,植物的生长习性等均能影响,乔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主要有近似生境原理和树势平衡原理。近似生境原理是指移植后的环境与移植植物之前的生态环境类似,包括阳光、雨水量、温度,十壤条件等。绿化生态环境是个综合的整体,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严重影响移植乔大的成活率。因此移植后的生态环境应与移植前尽量相似,必要时应改善需移植乔木的土壤条件等以利于乔木成活。树势平衡是指乔大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保持平衡,使乔大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保持一致生长状况。
[0004]对乔木进行移植之前应对所移植乔大枝叶部分进行修剪,除去枯枝、运输过程中受损的枝条等根据绿化要求截去影响树形的内堂枝条,保持树冠外形完好,保证水分的供应与消耗平衡。修剪的幅度要根据不同的树种的再生能力不同而定,对于落叶乔木来说可以修剪幅度大些,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的也应。
[0005]目前对乔木进行修剪时,通常会支座一个支撑装置,对乔木的主干进行支撑,以方便对枝杈进行修剪。传统的支撑装置是由木根交叉绑缚形成的X形支架,虽然制作简单,但是由于不同年限的乔木的主干及枝杈的生长尺寸差别较大,因此传统的支撑架不能够根据乔木的尺寸进行高度和支撑端的调整,实用性较差;改进后的支撑架通过在交叉处进行转动连接,并在通过限位杆连接,通过改变交叉的角度和限位杆连接位置,能够改变支撑架整体的支撑高度和支撑部的卡接尺寸,但是调节空间有限,无法实现精准调整,且调节操作繁琐,不易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解决乔木修剪过程中,修剪高度调节难度高,实用性差的问题。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包括:移动基座、高度调节机构和木材支撑机构;其中,
[0009]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移动基座的底部;所述木材支撑机构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动作端,其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位,用于支撑不同尺寸的木材。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中,通过移动基座能够对进行装置的快捷移动,更为方便快捷;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木材支撑机构的高度,实现工作高度的快速调节,方便对不同树龄、不同尺寸的乔木进行适应性调节,便于工人进行修枝作业,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并且木材支撑机构设置有多个支撑位,在无需主动调节的情况下,不同尺寸的乔木能够卡接在不同的支撑位,能够应用于不同树干尺寸的乔木,且无需主动进行调节,降低了操作难度,能够进一步增强装置实用性。
[0011]在上述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移动基座包括:
[0012]机架座,所述机架座的为棱台状的支架结构;
[0013]万向轮件,设置有多个,并设置于机架座的底部。
[0014]在上述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机架座顶部和底部为平行的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并且所述连接板一和所述连接板二的四个边角均通过支撑杆进行连接,形成四棱台结构;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二底部的边角位置。
[0015]在上述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板二的夹角为87度。
[0016]在上述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万向轮为可制动的万向轮部件。
[0017]在上述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手摇螺杆升降器;
[0018]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主体部分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一的顶部端面,所述木材支撑机构的底端固定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螺纹杆顶端,所述螺纹杆底端垂直贯穿所述连接板一,处于所述连接板一和所述连接板二之间的位置;
[0019]旋转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手摇转轮,能够带动所述螺纹杆和所述木材支撑机构进行垂直方向的升降运动。
[0020]在上述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木材支撑机构包括:
[0021]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为V形的板状结构;其两壁板的顶端为连接端,且底部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动作端连接;
[0022]滚轮固定座,所述滚轮固定做为V形结构,其两侧外壁的顶部与所述连接支架的连接端连接,且内侧为安装槽;
[0023]转动滚轮,所述转动滚轮设置有多个,并且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侧壁之间;多个所述转动滚轮分为多对,每对所述转动滚轮相对分布于所述滚轮固定座的两侧,形成多个支撑位。
[0024]在上述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转动滚轮的外壁设置有柔性的防滑层。
[0025]在上述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滑层为聚氨酯材料
制成的圆筒状的防滑套,套设于所述转动滚轮的外部。
[0026]在上述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支架和所述滚轮固定座均采用不锈钢型材制备。
[002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更清楚。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是所示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

3是图1所示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处于不同支撑高度的示意图。
[0031]图4是图1所示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移动基座;10、机架座;11、万向轮;2、高度调节机构;20、螺纹杆;21、手摇转轮;3、木材支撑机构;30、连接支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基座;高度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移动基座的底部;木材支撑机构,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动作端,其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位,用于支撑不同尺寸的木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包括:机架座,所述机架座的为棱台状的支架结构;万向轮件,设置有多个,并设置于机架座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座顶部和底部为平行的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并且所述连接板一和所述连接板二的四个边角均通过支撑杆进行连接,形成四棱台结构;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二底部的边角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板二的夹角为87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为可制动的万向轮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乔木修剪用可调节旋转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手摇螺杆升降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主体部分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一的顶部端面,所述木材支撑机构的底端固定于所述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晓李可党凤清李玉亮鲁统伟郭春强高鹏飞李坤李剑刘磊马建军白俊胜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