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户侧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优化策略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569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侧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优化策略,包括S1、建立电池的电路模型;S2、通过电流安时积分法估计锂电池SOC、SOT、SOH对上述三个模型耦合,得到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用户侧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优化策略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充放电优化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



老化耦合模型充放电优化策略。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储能系统因其充放电速度快、能量转换效率高、对地理条件要求低等特点备受关注。电池储能系统是一项涵盖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电各个环节的技术,通过有效的需求侧管理措施,实现负荷的平稳调节,在电力设备的运行方面实现降本升效。然而,考虑到传统充放电方法导致电池充放电速度慢、对储能寿命损坏影响、健康损失和能耗高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及改善。
[0003]虽然现有研究已然囊括了各类的优化策略,然而在某些方面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0004]①
现大部分研究将用户需求侧与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优化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并且落点于用户侧的研究多数与储能系统配置相关,例如,通过储能系统的配置提高响应能力建立响应和不断调节储能的调度,通过削峰填谷的储能调节进行优化设计等。
[0005]②
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用户侧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优化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S1、建立电池的电路模型;S2、通过电流安时积分法估计锂电池SOC、SOT、SOH对上述三个模型耦合,得到电器模型即电



老化的耦合模型;S3、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构建模型参数;S4、寻找不同条件下最优的多段恒流充电策略的电流组合;S5、与恒定功率充电策略进行比较得到优化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侧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优化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电路模型包括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电池热模型、电池老化模型;所述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包括:开路电压U
OCV
、端电压U
k
、极化电压U
p
、欧姆内阻R0,以及极化电阻R1和极化电容C1并联;所述电池热模型根据可逆热和不可逆热建立;所述电池老化模型基于循环测试矩阵建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用户侧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优化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老化的耦合模型是通过外部输入电流I可以计算得到电气模型参数,据此得到电池端电压、极化电压及荷电状态的可评估参量;所述电气模型参数输入电池热模型中并结合外部环境温度得到电池的相关热量值从而计算出电池内部温度。所述电池热模型中得到的电池温度反馈给电气模型和电池老化模型,并更新电气模型参数,同时所述电池老化模型结合外部输入的电流I以及电池内部温度得到电池健康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用户侧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优化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型参数包括:电池自身参数、开路电压U
OCV
与电池SOC的关系、电池熵权系数dU
ocv
/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飞屈剑锋魏善碧苏南西陆彦文黄梓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平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