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567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液流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嵌段共聚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升温,搅拌,加入无机盐和改性酚醛树脂,搅拌,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经脱泡处理后,在室温下密封,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装入注射装置中,进行静电纺丝处理后,在100℃流动空气中固化18h,得到纳米碳纤维原丝;纳米碳纤维原丝在氩气气氛中、800℃条件下恒温2h后,冷却,置于酸性溶液中搅拌,取出,经洗涤、干燥,经缠绕,得到复合电极;将氮、磷、镍掺杂至复合电极内部,氮、磷、镍与复合电极更好的结合,氨甲基磷酸,能够吸附金属镍离子,使得镍掺杂在复合电极内部,增强了复合电极的电容。增强了复合电极的电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流电池电极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新型氧化还原电池,它的正负极活性物质为不同价态的钒离子溶液,具有能量效率高、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可深度放电等优点,全钒液流电池主要由电解液、电极材料、离子交换膜和集流体等组成,其中,电极材料为电解液中的钒离子提供活性位点,是钒离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场所,且电极材料厚度在0.1mm至0.5mm之间,对活性物质承载量大,输出能量密度高,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0003]电极材料应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较低的电阻、在酸性电解液中具有较好的的化学稳定性,碳基材料其成本低廉、导电和耐酸性,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但需要解决碳基材料存在电化学活性较低的问题,将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可增强钒离子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可逆性,但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与碳基材料结合力较差;在碳材料表面形成孔隙,可增加钒离子的活性位点,所形成的孔径大小不同,微孔的孔径较小,电解液中的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氨甲基磷酸与对氯苯酚反应,再与甲醛缩聚,得到改性酚醛树脂,将嵌段共聚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升温至50℃,搅拌10min后,加入无机盐和改性酚醛树脂,搅拌5h,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18h,经脱泡处理后,在室温下密封2天,得到纺丝液;S2、将纺丝液装入注射装置中,进行静电纺丝处理后,在100℃流动空气中固化18h,得到纳米碳纤维原丝;S3、纳米碳纤维原丝在氩气气氛中、800℃条件下恒温2h后,冷却,置于酸性溶液中搅拌,取出,经洗涤、干燥,得到孔径为10

30nm的介孔纳米碳纤维,介孔纳米碳纤维缠绕成厚度为0.3mm的膜状或块体材料,得到复合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酚醛树脂步骤具体为:A1.将氨甲基磷酸和磷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将对氯苯酚和质量分数为36%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混合液,搅拌30min,经过滤,盐酸溶液洗涤3次,在60℃烘箱中干燥10min,得到单体;A2.将单体加入到质量分散为37%的甲醛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在75℃下搅拌40min,经减压蒸馏,去离子水洗涤5次,80℃烘箱中干燥40min,制得改性酚醛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氨甲基磷酸、磷酸钠、对氯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用量比为(1

3)g:(0.1

0.3)g:(1

2)g:(4

6)mL,步骤A2中,单体、甲醛溶液和催化剂用量比为(1

3)g:(4

6)mL:(0.4

0.6)m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曙光穆世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