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MW级ORC发电机组工质充注、回收输送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65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MW级ORC发电机组工质充注、回收输送系统装置,包括发电机组系统,发电机组系统包括冷凝器、工质泵和其他机组系统设备,工质泵与充注管道连接,充注管道上设置有充注点管道球阀和充注点管道闸阀,冷凝器与工质泵之间设置有工质储罐,工质储罐包括液相进口、液相出口和气相口,冷凝器、工质储罐、工质泵和其他机组系统设备系统依次相连,形成发电机组充注回路和发电机组回收回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气相平衡,可保证输送工质的密闭性,减少了气相工质的无组织排放;也可实现工质储罐与槽罐车、工质储罐与机组、槽罐车与机组之间的压力平衡,提升槽罐车的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MW级ORC发电机组工质充注、回收输送系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和流体机械、ORC发电机组领域,具体涉及用于MW级ORC发电机组工质充注、回收输送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聚酯蒸汽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主要由蒸发器、透平发电机、冷凝器和工质泵四大设备构成。其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发电效率,还会增加预热器、回热器、凝液罐、凝水泵等辅助设备。有机工质进入蒸发器后,被高温流体加热产生高压蒸汽;高压蒸汽进入透平膨胀做功,进而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膨胀后的低压蒸汽进入冷凝器,被冷却为低温低压的工质流体;工质流体通过工质泵升压后再次进入蒸发器完成整个循环。
[0003]现有的ORC余热回收发电机组系统设计,一方面未将有机工质充注和回收作为系统设计的一部分,大多数是在有机工质需要充注和回收时,通过其他装置进行充注和回收的;另一方面,对于常规装机容量小于1MW且放置在低楼层地面的ORC余热回收发电机组而言,因为机组所需工质充注量较少,对于充注和回收有机工质一般仅采取钢瓶充注口对机组工质充注点人为手动操作的方式,没有专门设计放置在高楼层的配套MW级ORC发电机组的工质充注、回收装置。在充注有机工质时,需进行机组抽真空操作,达到要求的真空度,再将外部的工质罐或钢瓶的接口与发电机组上的工质充注口(一般选择系统最低点作为充注口)通过管道或软管连接,依靠工质罐侧高压将工质输送到低压工质充注侧。
[0004]在整个工质充注的手动操作过程中,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当机组装机量超过1MW时,工质充注量会很大,工质充注和回收时间会变长,调试开机时间会受到影响,部分有机工质存在不能被充注或回收的情况,增加运输、仓储保管、人工成本等;当机组工质充注量很大的时候,需要使用专门槽罐车与大容量的储罐进行输送,而储罐里面的工质液位检测、压力泄压保护需要考虑,如何保持槽罐车、储罐、系统设备气相平衡,避免气相工质无组织的排放;当机组放置几十米高的地方时,每次充注或回收都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工来搬运设备(工质罐、工质充注机等),连接电源、管道等,存在使用不方便、运输不方便、部分工质损失、运行人工维护费用增加、操作不安全、影响机组调试等问题。
[0005]现有的有机工质充注技术,只考虑了低楼层、装机容量小于1MW的ORC发电机组、工质输送系统只具备工质单向充注功能、不具备实际工质输送管道整体设计能力的情况。没有考虑到高楼层有机工质如何从地面上槽罐车输送到工质储罐中的问题、MW级发电机组工质充注时间会过长的问题、有机工质如何再从系统里回收出来进入到工质储罐中的问题、如何检测工质储罐里工质的液位问题、没有考虑工质储罐与槽罐车、系统设备如何保持气相平衡的问题、MW级发电机组有机工质充注与回收的功能如何体现的问题、工质储罐如何检修的问题、整个工质输送管道如何设计的问题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机组装机量超过1MW时,工质充注量很大,工质充注和回收时间长,部分有机工质存在不能被充注或回收的情况,增加运输、仓储保管、人工成本;当机组放置位置较高时,充注或回收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工来搬运设备,连接电源、管道等,使用、运输不便,容易造成部分工质损失,运行人工维护费用增加、操作不安全、影响机组调试等问题;针对此不足,提出了用于MW级ORC发电机组工质充注、回收输送系统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用于MW级ORC发电机组工质充注、回收输送系统装置,包括发电机组系统,所述发电机组系统包括冷凝器、工质泵和其他机组系统设备,所述工质泵与充注管道连接,所述充注管道上设置有充注点管道球阀和充注点管道闸阀,所述冷凝器与工质泵之间设置有工质储罐,所述工质储罐包括液相进口、液相出口和气相口,所述冷凝器、工质储罐、工质泵和其他机组系统设备依次相连,形成发电机组充注回路和发电机组回收回路,所述工质储罐与槽罐车连接,形成工质储罐充注回路;
[0009]所述发电机组充注回路包括:工质储罐的液相出口与工质泵连接的充注管道的充注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工质充注管道第一球阀、Y型过滤器、加氟泵和工质充注管道第二球阀;液相工质从工质储罐的液相出口流出,流经工质充注管道第一球阀、Y型过滤器、加氟泵和工质充注管道第二球阀进入工质泵的接口管道中,随后经过其他机组系统设备形成气相工质,气相工质通过工质储罐的气相口流入工质储罐,形成闭合回路,完成工质储罐到发电机组系统的工质充注;
[0010]所述发电机组回收回路包括:所述充注管道与工质充注管道球阀之间设置有第一工质回收管道,所述第一工质回收管道另一端设置于工质充注管道第一球阀与Y型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一工质回收管道上设置有工质回收管道第一球阀,所述加氟泵和工质充注管道第二球阀之间设置有第二工质回收管道,所述第二工质回收管道另一端设置于工质充注管道第一球阀后侧,所述第二工质回收管道上设置有工质回收管道第二球阀;当工质充注管道第一球阀和工质充注管道第二球阀关闭,工质回收管道第一球阀和工质回收管道第二球阀打开,发电机组系统内的液相工质从工质泵的接口管道中流出,流经工质回收管道第一球阀、Y型过滤器、加氟泵和工质回收管道第二球阀进入工质储罐中,气相工质从工质储罐的气相口流入冷凝器内,完成发电机组系统到工质储罐的工质回收;
[0011]所述工质储罐充注回路包括,槽罐车与工质储罐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连接管第一闸阀、连接管第一球阀、导氟泵;液相工质从槽罐车流出,流经连接管第一闸阀、连接管第一球阀、导氟泵通过工质储罐上的液相进口流入工质储罐,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连接管第二球阀,工质储罐中的气相工质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槽罐车,形成闭合回路,完成槽罐车到工质储罐的工质充注。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加氟泵的出口处连接有出口管道,所述出口管道设置为同心异径管。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工质储罐、其他机组系统设备、冷凝器和工质泵均设置于高楼上,所述加氟泵设置于高楼上,所述槽罐车和导氟泵位于地面。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发电机组充注回路还包括加氟泵上连接有空气管道球阀,空气管道球阀与压缩空气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工质储罐下方设置有接口N8和接口N9,通过接口N8或接口N9接入压缩空气,对工质储罐进行吹扫,杂质通过液相进口排出。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液相进口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连接管第二闸阀、连接管第三球阀。
[0017]用于MW级ORC发电机组工质充注输送系统装置,所述发电机组系统包括冷凝器、工质泵和其他机组系统设备,所述工质泵与充注管道连接,所述充注管道上设置有充注点管道球阀和充注点管道闸阀,包括槽罐车,所述冷凝器与槽罐车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工质泵与槽罐车之间通过充注管道和第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MW级ORC发电机组工质充注、回收输送系统装置,包括发电机组系统,所述发电机组系统包括冷凝器(2)、工质泵(3)和其他机组系统设备(1),所述工质泵(3)与充注管道连接,所述充注管道上设置有充注点管道球阀(31)和充注点管道闸阀(3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与工质泵(3)之间设置有工质储罐(4),所述工质储罐(4)包括液相进口(41)、液相出口(42)和气相口(43),所述冷凝器(2)、工质储罐(4)、工质泵(3)和其他机组系统设备(1)依次相连,形成发电机组工质充注回路和发电机组工质回收回路,所述工质储罐(4)与槽罐车(5)连接,形成工质储罐(4)充注回路;所述发电机组工质充注回路包括:工质储罐(4)的液相出口(42)与工质泵(3)连接的充注管道上的充注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工质充注管道第一球阀(6)、Y型过滤器(7)、加氟泵(8)和工质充注管道第二球阀(9);液相工质从工质储罐(4)的液相出口(42)流出,流经工质充注管道第一球阀(6)、Y型过滤器(7)、加氟泵(8)和工质充注管道第二球阀(9)进入工质泵(3)连接的充注管道上的接口,随后经过其他机组系统设备(1)形成气相工质,气相工质通过工质储罐(4)的气相口(43)流入工质储罐(4),形成闭合回路,完成工质储罐(4)到发电机组系统的工质充注;所述发电机组工质回收回路包括:所述充注管道与工质充注管道球阀之间设置有第一工质回收管道,所述第一工质回收管道另一端设置于工质充注管道第一球阀(6)与Y型过滤器(7)之间,所述第一工质回收管道上设置有工质回收管道第一球阀(10),所述加氟泵(8)和工质充注管道第二球阀(9)之间设置有第二工质回收管道,所述第二工质回收管道另一端设置于工质充注管道第一球阀(6)后侧,所述第二工质回收管道上设置有工质回收管道第二球阀(11);当工质充注管道第一球阀(6)和工质充注管道第二球阀(9)关闭,工质回收管道第一球阀(10)和工质回收管道第二球阀(11)打开,发电机组系统内的液相工质从工质泵(3)连接的充注管道的接口流出,流经工质回收管道第一球阀(10)、Y型过滤器(7)、加氟泵(8)和工质回收管道第二球阀(11)进入工质储罐(4)中,气相工质从工质储罐(4)的气相口(43)流入冷凝器(2)内,完成发电机组系统到工质储罐(4)的工质回收;所述工质储罐(4)充注回路包括,槽罐车(5)与工质储罐(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连接管第一闸阀(14)、连接管第一球阀(13)、导氟泵(12);液相工质从槽罐车(5)流出,流经连接管第一闸阀(14)、连接管第一球阀(13)、导氟泵(12)通过工质储罐(4)上的液相进口(41)流入工质储罐(4),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新袁智威李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