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渣有压热闷罐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565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渣有压热闷罐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斯特林发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水和蒸汽循环系统,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斯特林发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依次通过所述水和蒸汽循环系统循环连接,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与所述斯特林发电系统之间还通过热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实现钢渣辊压破碎有压热闷过程中钢渣热量的高效利用,提高了钢厂余热利用效率,并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的循环利用。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渣有压热闷罐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利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渣有压热闷罐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钢渣辊压破碎

有压热闷技术进行低温余热资源回收。钢渣辊压破碎有压热闷技术包含两个工序,分别为辊压破碎工序和有压热闷工序。在辊压破碎过程中,通过机械和打水冷却方式,将熔融钢渣快速离散、粒化,为自压热闷工序创造合适的温度和粒度条件。有压热闷工序在辊压破碎工序之后,约700℃的钢渣进入有压热闷罐,在密闭的环境下间断式打水冷却,完成钢渣粉化,渣、钢分离等过程。但该技术钢渣有压热闷处理过程中,每个钢渣有压热闷罐产生的大量非连续性波动蒸汽,由于热闷蒸汽的间断性对其回收利用造成一定难度,目前多是对空排放,不仅污染环境,且造成水资源和热能资源的极大浪费,低温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则较低。
[0003]为此,中国专利CN201611090662.8公开了一种钢渣渣坑热焖处理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焖池和热焖盖,所述热焖盖上设有斯特林发动机,所述斯特林发动机的冷腔设置在热焖盖外侧,所述斯特林发动机的热腔设置在热焖盖内侧,其优点在于:有效回收利用钢渣热能,无需将钢渣热能转变为水蒸汽再来利用水蒸汽发电,减少能源转换损失,系统流程短,设备简单,维护量小,故障率小,可靠性高,温度适用范围广。但是随着有压热闷过程的进行,钢渣有压热闷罐内的温度不断降低,产生的蒸汽量不断减少,斯特林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不断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渣有压热闷罐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低温余热资源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渣有压热闷罐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斯特林发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水和蒸汽循环系统,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斯特林发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依次通过所述水和蒸汽循环系统循环连接,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与所述斯特林发电系统之间还通过热管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水和蒸汽循环系统包括冷水管路、热水管路、蒸汽管路,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通过所述蒸汽管路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与斯特林发电系统通过所述冷水管路连接,所述斯特林发电系统与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通过所述热水管路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包括钢渣有压热闷罐、打水控制阀门、钢渣余热控制阀门、钢渣有压热闷罐温度仪表,所述打水控制阀门设于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进口端,所述钢渣余热控制阀门设于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第一出口端,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连接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第二出口端,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上部设有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温度
仪表。
[0008]进一步地,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并联设有多个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每个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单独连接有一个打水控制阀门、一个钢渣余热控制阀门、一个钢渣有压热闷罐温度仪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斯特林发电系统包括冷却器、加热器、斯特林发电机、工质,所述冷却器与加热器之间用管道连通,管道中为所述工质,所述斯特林发电机连接所述冷却器与加热器,所述热管连接所述加热器,所述冷水管路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入口,所述热水管路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出口,交流电通过所述斯特林发电机产生。
[0010]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钢渣有压热闷罐蒸汽排放控制阀门、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蒸汽管路连接所述有压热闷罐蒸汽排放控制阀门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入口,所述冷水管路连接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第一出口,余热资源通过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第二出口回收。
[0011]进一步地,所述有压热闷罐蒸汽排放控制阀门为多个,多个所述有压热闷罐蒸汽排放控制阀门并联设置,每个有压热闷罐蒸汽排放控制阀门连接一个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的有压热闷罐。
[0012]进一步地,所述有压热闷罐的数量为4

20个,所述斯特林发电系统包含多个斯特林发电机。
[0013]本技术实现了钢渣有压热闷过程中所产生的蒸汽和斯特林冷却器的余热回收,在钢渣有压热闷罐内温度较高时,利用斯特林发电机高效回收钢渣余热,在钢渣有压热闷罐内温度较低时,回收钢渣有压热闷产生的蒸汽余热,实现钢渣余热的梯级回收,提高了进入钢渣有压热闷罐的水温,提升了钢渣热闷效果和余热回收水平,并实现了水的循环重复利用。
[0014]本技术采用单个斯特林发电系统匹配多个钢渣有压热闷罐可以有效降低单个钢渣有压热闷罐内温度波动,大大提高了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了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渣有压热闷罐余热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
钢渣热闷系统;11

钢渣有压热闷罐;12

打水控制阀门;13

钢渣余热控制阀门;14

钢渣有压热闷罐温度仪表;2

斯特林发电系统;21

冷却器;22

加热器;23

斯特林发电机;24

工质;3

余热回收系统;31

钢渣有压热闷罐蒸汽排放控制阀门;32

余热回收装置;4

水和蒸汽循环系统;41

冷水管路;42

热水管路;43

蒸汽管路;5

交流电;6

余热资源;7

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渣有压热闷罐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1)、斯特林发电系统(2)、余热回收系统(3)、水和蒸汽循环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1)、斯特林发电系统(2)、余热回收系统(3)依次通过所述水和蒸汽循环系统(4)循环连接,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1)与所述斯特林发电系统(2)之间还通过热管(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有压热闷罐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和蒸汽循环系统(4)包括冷水管路(41)、热水管路(42)、蒸汽管路(43),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1)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3)通过所述蒸汽管路(43)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系统(3)与斯特林发电系统(2)通过所述冷水管路(41)连接,所述斯特林发电系统(2)与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1)通过所述热水管路(4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有压热闷罐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1)包括钢渣有压热闷罐(11)、打水控制阀门(12)、钢渣余热控制阀门(13)、钢渣有压热闷罐温度仪表(14),所述打水控制阀门(12)设于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11)进口端,所述钢渣余热控制阀门(13)设于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11)第一出口端,所述余热回收系统(3)连接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11)第二出口端,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11)上部设有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温度仪表(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渣有压热闷罐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系统(1)并联设有多个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11),每个所述钢渣有压热闷罐(11)单独连接有一个打水控制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超李惊涛张延平朱晓华潘颖吴跃东孙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