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56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0
本申请涉及细胞转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包括纳米管道薄膜、微流沟道和细胞培养池,细胞培养池设置于纳米管道薄膜的上方,微流沟道设置于纳米管道薄膜的下方;电转染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电源装置,第一电极设置于纳米管道薄膜一面的上方并通过导电的细胞培养液与第二电极导通;第一电极、电源装置和第二电极依次连接构成电转染回路以提供电场击穿黏附于纳米管道薄膜的细胞的细胞膜,并通过电场产生的电泳效应将带电的递送物质递送到细胞内。纳米管道薄膜上的纳米管道能够将电场局域化在细胞膜上,细胞能够经受均匀电穿孔,有效降低高电压电穿孔对细胞所产生损坏。产生损坏。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细胞转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细胞转染方法包括生物化学载体转染法和物理转染法,生物化学载体转染法包括病毒载体、穿膜肽和脂质体等,物理转染法包括电穿孔和微注射等。
[0003]相关技术中,生物化学载体转染法中大部分的化学转染试剂都是通过细胞内吞进入内含体,然后再通过内含体逃逸后释放所需递送的物质。但内含体逃逸过程效率低,所需时间长以及过程不可控,容易导致装载的核酸分子在内含体里大部分被降解掉。另外,该方法常用阳离子聚合物或脂质体作为转染载体,但这些化学物质会在细胞转染过程中激活某些类型的细胞,影响该细胞后续功能地发挥,例如原代树突状细胞。物理转染法中常用的传统电穿孔转染法都是基于高电压产生电场使得细胞膜瞬间产生可逆的破裂,需要将细胞分散到电转染溶液中,然后将细胞置于两个平行的电极中,对电极板中间分布的细胞均施加较高的电压实现细胞膜电穿孔,无法局域化处理细胞,并且高压电场容易对细胞产生毒性,从而破坏细胞。
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管道薄膜、微流沟道和细胞培养池,所述细胞培养池设置于所述纳米管道薄膜的上方,所述微流沟道设置于所述纳米管道薄膜的下方,用于为溶有递送物质的溶液提供流通通道;所述电转染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电源装置,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纳米管道薄膜一面的上方并通过导电的细胞培养液与所述第二电极导通;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电源装置和所述第二电极依次连接构成电转染回路以提供电场击穿黏附于所述纳米管道薄膜的细胞的细胞膜,并通过所述电场产生的电泳效应将带电的递送物质递送到细胞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沟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细胞培养池两侧对称分布有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三开孔在垂直方向上连通用以加载溶液,所述第二开孔和所述第四开孔在垂直方向上连通用以吸出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管道薄膜由柔性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薄膜构成,所述薄膜上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0nm至500nm的管道,所述薄膜的厚度为5μm至30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包括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为铂电极,所述金属电极的一端为扁平的圆柱形,所述金属电极用于插入所述细胞培养池内并浸润到细胞培养液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为以透明玻璃为基底均匀涂覆有透明的导电涂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管道电转染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谢曦王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