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44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上固定有电磁阀;电磁阀上连接有第一分流管,第一分流管右侧安装有第二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前方固定有制氧机构,制氧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筛筒,第一筛筒右侧安装有第二筛筒,第二筛筒左侧开设有出氧孔,出氧孔下方安装有储氧箱,储氧箱底部固定有分流组件。将压缩后的空气分别通过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导入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内,并利用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进行制氧,制氧完成后将氧气通过分流组件导入储氧箱内,再通过出氧口排出,实现了对气体的分流,提高了筛筒的制氧效率。提高了筛筒的制氧效率。提高了筛筒的制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


[0001]本技术涉及制氧机设备
,具体的是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

技术介绍

[0002]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采用分子筛的吸附性能,通过物理原理,以大排量无油压缩机为动力,把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进行分离,最终得到高浓度的氧气,适用于各种人群氧疗与氧保健。
[0003]现有技术通常是两组筛筒往复交替使用,并且气体分流的效果不佳,影响下一次的制氧速度以及氧气纯度,导致筛筒的制氧效率低,且整体耗能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通过电磁阀将经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的空气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导入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内,并利用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进行制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上固定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连接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右侧安装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前方固定有制氧机构,所述制氧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筛筒,所述第一筛筒右侧安装有第二筛筒,所述第二筛筒左侧开设有出氧孔,所述出氧孔下方安装有储氧箱,所述储氧箱底部固定有分流组件。通过电磁阀将经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的空气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导入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内,并利用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进行制氧,制氧完成后将氧气通过分流组件导入储氧箱内,再通过出氧口排出,实现了对气体的分流,提高了筛筒的制氧效率。r/>[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右侧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设置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上方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内开设有导氧孔。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通过分流槽将氧气导入导流槽内,并通过导氧孔流入储氧箱内,从而提高了氧气的分流效率,能够同时收集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制备的氧气。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上方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空气压缩机顶端固定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接。过滤器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部分杂质,空气通过进气口流入到过滤器后进行过滤,再输送至空气压缩机。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流管与所述第一筛筒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管与所述第二筛筒相连通,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相连接。利用电磁阀将经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的空气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导入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内,从而对进入筛筒内的气体进行的分流。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储氧箱前方固定有储氮箱,所述储氮箱前方开设有排氮孔,所述储氧箱与所述出氧孔相连通。通过多个排氮孔能够排出多余的氮气,提高氧气纯度。
[0010]有益效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将压缩后的空气分别通过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导入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内,并利用第一筛筒与第二筛筒进行制氧,制氧完成后将氧气通过分流组件导入储氧箱内,再通过出氧口排出,实现了对气体的分流,提高了筛筒的制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设备主体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制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分流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设备主体1、进气口2、空气压缩机11、过滤器12、电磁阀13、第一分流管14、第二分流管15、制氧机构16、第一筛筒161、第二筛筒162、出氧孔163、储氧箱164、储氮箱165、排氮孔166、分流组件167、第一固定槽1671、第二固定槽1672、分流槽1673、导流槽1674、导氧孔167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图4所示,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设备主体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制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流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内部安装有空气压缩机11,空气压缩机11上固定有电磁阀13;电磁阀13上连接有第一分流管14,第一分流管14右侧安装有第二分流管15,第二分流管15前方固定有制氧机构16,制氧机构16上设置有第一筛筒161,第一筛筒161右侧安装有第二筛筒162,第二筛筒162左侧开设有出氧孔163,出氧孔163下方安装有储氧箱164,储氧箱164底部固定有分流组件167。分流组件167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671,第一固定槽1671右侧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672,第二固定槽1672内设置有分流槽1673,分流槽1673上方开设有导流槽1674,导流槽1674内开设有导氧孔1675。设备主体1上方开设有进气口2,空气压缩机11顶端固定有过滤器12,过滤器12与进气口2相连接。第一分流管14与第一筛筒161相连通,第二分流管15与第二筛筒162相连通,电磁阀13
与空气压缩机11相连接。储氧箱164前方固定有储氮箱165,储氮箱165前方开设有排氮孔166,储氧箱164与出氧孔163相连通。
[0023]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首先通过电磁阀13将经空气压缩机11压缩过的空气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分流管14与第二分流管15导入第一筛筒161与第二筛筒162内,随后利用第一筛筒161与第二筛筒162进行制氧,制氧完成后将氧气通过分流组件167导入储氧箱164内,再通过出氧口163排出,实现了对气体的分流,提高了筛筒的制氧效率,同时第一筛筒161与第二筛筒162通过分流槽1673将氧气导入导流槽1674内,并通过导氧孔1675流入储氧箱164内,从而提高了氧气的分流效率,能够同时收集第一筛筒161与第二筛筒162制备的氧气。
[002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制氧率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上固定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连接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右侧安装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前方固定有制氧机构,所述制氧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筛筒,所述第一筛筒右侧安装有第二筛筒,所述第二筛筒左侧开设有出氧孔,所述出氧孔下方安装有储氧箱,所述储氧箱底部固定有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清黄秀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飞腾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