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带电插拔多用途组合二次端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15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9
可带电插拔多用途组合二次端子装置,包括壳体、电压外接端子、网络通讯接口和电流外接端子,壳体内设有集成PCB板,集成PCB板上设有电压模块和通讯模块,电压外接端子与电压模块相连接,网络通讯接口和通讯模块相连接,电流外接端子的固定插件设置在壳体内,电流外接端子的移动插件与电流外接端子的固定插件可拆卸连接。壳体为矩体结构,壳体的顶面为操作面,电压外接端子、网络通讯接口和电流外接端子的接线端设置在操作面上。电流外接端子的固定插件上设有弹性结构,移动插件与固定插件为插拔分离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在提供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的解决了试验过程中存在误触误动的风险,确保现场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避免错误。避免错误。避免错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带电插拔多用途组合二次端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质量检测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带电插拔多用途组合二次端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洋石油平台岸电系统的接入,海上平台对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检测至关重要,临时检测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临时检测设备需要接入盘柜的二次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目前接入采用带电接入法,需将电流回路、电压回路二次回路带电接入,虽然采取了二次电流回路短接、电压回路断开、继电保护功能推出、绝缘处理等措施,但在二次回路施工中还存在各种误触误动的可能,造成事件事故,而且施工前期准备和施工后期恢复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带电插拔多用途组合二次端子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可带电插拔多用途组合二次端子装置,包括壳体、电压外接端子、网络通讯接口和电流外接端子,壳体内设有集成PCB板,集成PCB板上设有电压模块和通讯模块,电压外接端子与电压模块相连接,网络通讯接口和通讯模块相连接,电流外接端子的固定插件设置在壳体内,电流外接端子的移动插件与电流外接端子的固定插件可拆卸连接。
[0006]壳体为矩体结构,壳体的顶面为操作面,电压外接端子、网络通讯接口和电流外接端子的接线端设置在操作面上。
[0007]移动插件上设有插入端和外接接头端,插入端和外接接头端固定连接,插入端可拆卸设置在固定插件的壳体内,固定插件的壳体内设有端子连接结构,端子连接结构与插入端匹配设置。
[0008]端子连接结构包括金属片和弹性件,金属片对应设置在相应端子的连接腔体内,金属片成对称倾斜结构设置,金属片一端与固定插件的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固定插件的壳体相连接。
[0009]金属片为黄铜钢片,金属片的倾斜角度为45
°

[0010]电流外接端子包括端子Ia*、端子Ia、端子Ib*、端子Ib、端子Ic*和端子Ic,端子Ia*和端子Ia短接连接,端子Ib*和端子Ib短接连接,端子Ic*和端子Ic短接连接。
[0011]电压外接端子为插拔式结构。
[0012]电压模块的输入接入8P端子包括端子3、4、5、6、7、8、9、10,输出接入10P端子包括端子3、4、5、6、7、8、9、10,电压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端子间采用电气绝缘隔离结构。
[0013]网络通讯接口接入10P端子包括端子1、2,网络通讯接口接入端子与集成PCB板其他端子间设有电气绝缘隔离结构。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用于继电保护的监测、测量回路监测,电压回路的监
视和通讯回路的监视等,保护回路的二次电流回路成功连接,将电力系统暂态数据装置临时接入,对电流回路测量回路进行监视,装置可靠运行,各回路连接可靠,实现了不停电接入的预期功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彻底解决误动事故。确保了现场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电压外接端子的电路示意图;
[0017]图3是电流外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固定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移动插件与固定插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中:1、壳体;2、电压外接端子;3、网络通讯接口;4、电流外接端子;41、固定插件;411、金属片;412、弹性件;42、移动插件;421、插入端;422、外接接头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实施例
[0023]可带电插拔多用途组合二次端子装置,包括壳体1、电压外接端子2、网络通讯接口3和电流外接端子4,壳体1内设有集成PCB板,集成PCB板上设有电压模块和通讯模块,电压外接端子2与电压模块相连接,网络通讯接口3和通讯模块相连接,电流外接端子4的固定插件41设置在壳体1内,电流外接端子4的移动插件42与电流外接端子4的固定插件41可拆卸连接。
[0024]壳体1为矩体结构,壳体1的顶面为操作面,电压外接端子2、网络通讯接口3和电流外接端子4的接线端设置在操作面上。
[0025]移动插件42上设有插入端421和外接接头端422,插入端421和外接接头端422固定连接,插入端421可拆卸设置在固定插件41的壳体内,固定插件41的壳体内设有端子连接结构,端子连接结构与插入端421匹配设置。
[0026]端子连接结构包括金属片411和弹性件412,金属片411对应设置在相应端子的连接腔体内,金属片411成对称倾斜结构设置,金属片411一端与固定插件41的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412与固定插件41的壳体相连接。
[0027]金属片411为黄铜钢片,金属片411的倾斜角度为45
°

[0028]电流外接端子4包括端子Ia*、端子Ia、端子Ib*、端子Ib、端子Ic*和端子Ic,端子Ia*和端子Ia短接连接,端子Ib*和端子Ib短接连接,端子Ic*和端子Ic短接连接。
[0029]电压外接端子2为插拔式结构。
[0030]电压模块的输入接入8P端子包括端子3、4、5、6、7、8、9、10,输出接入10P端子包括端子3、4、5、6、7、8、9、10,电压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端子间采用电气绝缘隔离结构。
[0031]网络通讯接口3接入10P端子包括端子1、2,网络通讯接口3接入端子与集成PCB板其他端子间设有电气绝缘隔离结构。
[0032]本方案的使用过程具体如下,如图1

3所示,在使用中,需先将待检测设备原电流的端子断开,再接入本装置的电流外接端子4,保证在插拔的同时防止电流回路开路,通过
电压外接端子2将原电压回路与此装置进行并列运行,电压回路接入装置后,保证在插拔的同时防止电压回路短路。通过网络通讯接口3与综合保护器的端口对接,满足提取数据要求。
[0033]如图4

5所示,电流外接端子的固定插件上设有弹性结构,在Ia*和Ia端子、Ib*和Ib端子、Ic*和端子Ic均有45
°
黄铜钢片,其黄铜钢片均有弹簧结构,弹簧固定在壳体中,在自有弹簧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可实现黄铜钢片端子间的自闭合。当移动插件插入固定插件时,压缩弹簧使黄铜钢片分离,实现端子分离。
[0034]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带电插拔多用途组合二次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压外接端子、网络通讯接口和电流外接端子,壳体内设有集成PCB板,集成PCB板上设有电压模块和通讯模块,电压外接端子与电压模块相连接,网络通讯接口和通讯模块相连接,电流外接端子的固定插件设置在壳体内,电流外接端子的移动插件与电流外接端子的固定插件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带电插拔多用途组合二次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矩体结构,所述壳体的顶面为操作面,电压外接端子、网络通讯接口和电流外接端子的接线端设置在操作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带电插拔多用途组合二次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插件上设有插入端和外接接头端,插入端和外接接头端固定连接,插入端可拆卸设置在固定插件的壳体内,固定插件的壳体内设有端子连接结构,端子连接结构与插入端匹配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带电插拔多用途组合二次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连接结构包括金属片和弹性件,金属片对应设置在相应端子的连接腔体内,金属片成对称倾斜结构设置,金属片一端与固定插件的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固定插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民张占斌牛卧虎王菁坤苏保中陈玉光胡喆王贵生范正豪郝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