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转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498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一种电压转换系统包含多相电压转换器以及控制器。多相电压转换器耦接负载且包含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第三相电路以及至少一驱动电路。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以及第三相电路于第一周期依序具有充电状态。至少一驱动电路耦接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以及第三相电路。控制器耦接至少一驱动电路。控制器根据触发事件输出至少一驱动信号至至少一驱动电路以使至少一驱动电路于第一周期后的第二周期调整第二相电路或第三相电路为最前工作项。如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相电压转换器的可靠度可有效地被提高。效地被提高。效地被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压转换系统


[0001]本技术是与切相(phase

shedding)相关的技术,特别关于一种可自动切相(auto phase

shedding)的电压转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集成电路已被发展出来。举例而言,电压转换器可提供电流至输出端以对后端的负载进行供电,其中多相电压转换器包含多组功率开关组,以适应性地对后端的负载进行供电。然而,如何提高多相电压转换器的可靠度(reliability)为本领域重要的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是关于一种电压转换系统。电压转换系统包含多相电压转换器以及控制器。多相电压转换器耦接负载且包含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第三相电路以及至少一驱动电路。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以及第三相电路于第一周期依序具有充电状态。至少一驱动电路耦接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以及第三相电路。控制器耦接至少一驱动电路。控制器根据触发事件输出至少一驱动信号至至少一驱动电路以使至少一驱动电路于第一周期后的第二周期调整第二相电路或第三相电路为最前工作项。
[000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触发事件为非省电模式下总电流下降且第二相电路具有最大电流或最高温度时,控制器输出至少一驱动信号至至少一驱动电路以使至少一驱动电路于第一周期后的第二周期调整第三相电路为最前工作项且控制第三相电路以及第一相电路依序具有充电状态且第二相电路保持于放电状态。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以及第三相电路中的各者包含上桥开关以及下桥开关。当第二相电路具有充电状态时,第二相电路的上桥开关被导通且第二相电路的下桥开关被关断。当第二相电路具有放电状态时,第二相电路的上桥开关被关断且第二相电路的下桥开关被导通。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于第二周期后的第三周期控制第三相电路具有充电状态、第一相电路保持于放电状态且第二相电路保持于关闭状态。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以及第三相电路中的各者包含上桥开关以及下桥开关。当第二相电路具有关闭状态时,第二相电路的上桥开关以及第二相电路的下桥开关被关断。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触发事件为省电模式时,控制器于第一周期后的第一省电期间,依据第一周期中的充电顺序控制第二相电路具有充电状态,且第一相电路以及第三相电路保持于关闭状态,并依据充电顺序调整第二相电路为最前工作项且第一相电路为最后工作项。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于省电模式下,控制器于第一省电期间后的第二省电期间控制第三相电路具有充电状态且第一相电路以及第二相电路保持于关闭状态。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触发事件为省电模式时,若第二相电路为省电模式命令转为高逻辑值时的当前工作相电路,控制器于第一省电期间,控制第二相电路具有充电状态,且第一相电路以及第三相电路保持于关闭状态,并调整第二相电路为最前工作项且第一相电路为最后工作项。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相电压转换器还包含第四相电路。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第三相电路以及第四相电路于第一周期依序具有充电状态。于省电模式下,若第四相电路为省电模式命令再次转为高逻辑值时的当前工作相电路,控制器于第二省电期间,控制第四相电路具有充电状态,且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以及第三相电路保持于关闭状态。
附图说明
[0012]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够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0013]图1是依照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压转换系统的示意图;
[0014]图2是依照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绘示的控制器的运作示意图;
[0015]图3是依照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绘示的非省电模式的时序图;
[0016]图4是依照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绘示的省电模式的依序定义方式的时序图;
[0017]图5是依照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绘示的省电模式的随机定义方式的时序图;以及
[0018]图6是依照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绘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耦接”亦可指“电性耦接”,且用词“连接”亦可指“电性连接”。“耦接”及“连接”亦可指两个或多个元件相互配合或相互互动。
[0020]参考图1。图1是依照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压转换系统100的示意图。
[0021]电压转换系统100包含多相电压转换器110、控制器120以及侦测电路130。多相电压转换器110耦接于输入电压VIN、控制器120与负载LD之间。在这个例子中,多相电压转换器110为多相降压(buck)转换器,多相电压转换器110可提供总电流IOUT_TOTAL予负载LD。
[0022]多相电压转换器110包含多个驱动电路D1~D8以及多个相电路111~118。驱动电路D1~D8分别耦接相电路111~118。相电路111~118耦接负载LD。各个相电路111~118包含上桥开关HS、下桥开关LS、电感L以及电容CO。
[0023]以相电路111为例,上桥开关HS的第一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VIN。上桥开关HS的第二端耦接下桥开关LS的第一端且耦接电感L的第一端。下桥开关LS的第二端耦接地端。上桥开关HS的控制端以及下桥开关LS的控制端耦接驱动电路D1。驱动电路D1可导通或关断上桥开关HS或下桥开关LS。电感L的第二端耦接电容CO的第一端以及负载LD。电容CO的第二端耦接地端。由于其他相电路112~118具有相似的电路架构,故于此不再赘述。换个方式解释,相电路111~118为并联耦接。
[0024]控制器120可依据设置信号SET发出驱动信号PWM1~PWM8且将该些驱动信号PWM1~PWM8分别传至驱动电路D1~D8。驱动信号PWM1~PWM8为脉冲宽度调变(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
[0025]以驱动电路D1为例,驱动电路D1可接收来自控制器120的驱动信号PWM1且依据驱动信号PWM1导通或关断相电路111中的上桥开关HS以及下桥开关LS。举例而言,当驱动信号PWM1具有高逻辑值(例如:高电位或逻辑值1)时,驱动电路D1导通相电路111中的上桥开关HS且关断相电路111中的下桥开关LS。当驱动信号PWM1具有低逻辑值(例如:低电位或逻辑值0)时,驱动电路D1关断相电路111中的上桥开关HS且导通相电路111中的下桥开关LS。当驱动信号PWM1具有中逻辑值(例如:介于高电位与低电位之间的中电位)时,驱动电路D1关断相电路111中的上桥开关HS以及相电路111中的下桥开关LS。通过驱动电路D1控制相电路111运作,相电路111可提供电流(例如:图2中的侦测电流I1)至负载LD。由于其他驱动电路D2~D8具有相似的电路运作,故于此不再赘述。通过驱动电路D1~D8控制相电路111~118协同运作可提供总电流IOUT_TOTAL至负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多相电压转换器,耦接负载且包含: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第三相电路,其中该第一相电路、该第二相电路以及该第三相电路于第一周期依序具有充电状态;以及至少一驱动电路,耦接该第一相电路、该第二相电路以及该第三相电路;以及控制器,耦接该至少一驱动电路,根据触发事件输出至少一驱动信号至该至少一驱动电路以使该至少一驱动电路于该第一周期后的第二周期调整该第二相电路或该第三相电路为最前工作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触发事件为非省电模式下总电流下降且该第二相电路具有最大电流或最高温度时,该控制器输出该至少一驱动信号至该至少一驱动电路以使该至少一驱动电路于该第一周期后的第二周期调整该第三相电路为该最前工作项且控制该第三相电路以及该第一相电路依序具有该充电状态且该第二相电路保持于放电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相电路、该第二相电路以及该第三相电路中的各者包含上桥开关以及下桥开关,其中当该第二相电路具有该充电状态时,该第二相电路的该上桥开关被导通且该第二相电路的该下桥开关被关断,其中当该第二相电路具有该放电状态时,该第二相电路的该上桥开关被关断且该第二相电路的该下桥开关被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器于该第二周期后的第三周期控制该第三相电路具有该充电状态、该第一相电路保持于该放电状态且该第二相电路保持于关闭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相电路、该第二相电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创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