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张力控制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张力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张力控制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磁线圈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这也对电磁线圈绕制时的张力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传统电磁线圈绕制时的张力控制方式是通过张力控制器控制单股绕线的绕制张力,进而实现单股绕线的电磁线圈的绕制,这种张力控制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当较多匝数的电磁线圈使用单股绕线绕制时,存在制成周期较长问题,因此急需一种可以降低电磁线圈的制成周期的张力控制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张力控制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如何降低电磁线圈的制成周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张力控制系统,所述张力控制系统包括张力控制器、传感器、弹簧横杆结构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
[0006]所述张力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系统包括张力控制器、传感器、弹簧横杆结构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张力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信连接,第一待绕制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所连接的输线轮和所述弹簧横杆结构之后与待绕线主轴连接,第二待绕制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所连接的输线轮和所述弹簧横杆结构之后与所述待绕线主轴连接;其中,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弹簧横杆结构内的传感器信息,所述张力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传感器信息确定张力控制指令,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用于根据所述张力控制指令对所述第一待绕制线进行张力控制;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用于根据所述张力控制指令对所述第二待绕制线进行张力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张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横杆结构包括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第一弹簧、平衡结构和第一球铰链;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摆杆限位于水平面中转动;所述第二摆杆远离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球铰链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二摆杆、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平衡结构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摆杆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线孔和第二线孔,所述第一线孔供所述第一待绕制线穿过,所述第二线孔供所述第二待绕制线穿过。3.如权利要求2所述张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结构包括第三摆杆、第二球铰链、第二弹簧和第三球铰链,所述第三摆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球铰链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摆杆的中部和所述第三球铰链的活动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张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角度传感器、第二角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摆杆的第一旋转角度;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二摆杆的第二旋转角度;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变形量,并将所述第一旋转角度、所述第二旋转角度和所述弹簧变形量汇总作为所述传感器信息。5.一种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张力控制系统,所述张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传感器采集的弹簧横杆结构内的传感器信息;基于所述传感器信息确定张力控制指令;基于所述张力控制指令控制伺服电机进行张力控制。6.如权利要求5所述张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传感器信息确定张力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传感器信息中第一摆杆的第一旋转角度、第二摆杆的第二旋转角度和第一弹簧的弹簧变形量;基于所述第一旋转角度、第二旋转角度、弹簧变形量、预设的旋转公式计算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敏,王晨虎,窦军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