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和制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和制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数据中心环境冷却所采用的热管技术,不适用于数据中心局部过热的微环境热点问题。针对该问题,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和冷却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制冷组件、导冷格栅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制冷组件的第一面通过导热介质与所述导冷格栅组件连接;所述制冷组件的第二面通过导热介质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
[0006]所述导冷格栅组件设置于服务器的进风口处,用于与所述服务器进风口处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得到热量交换后的冷空气;将所述冷空气输入至所述服务器;
[0007]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服务器的周围,用于传导所述第二面的热量,将所述热量与所述服务器周围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组件、导冷格栅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制冷组件的第一面通过导热介质与所述导冷格栅组件连接;所述制冷组件的第二面通过导热介质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所述导冷格栅组件设置于服务器的进风口处,用于与所述服务器进风口处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得到热量交换后的冷空气;将所述冷空气输入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服务器的周围,用于传导所述第二面的热量,将所述热量与所述服务器周围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得到热量交换后的热空气;将所述热空气输入至所述服务器的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导冷格栅组件的前方;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的后方;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冷空气输入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热空气输入至所述服务器的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导冷格栅组件周围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服务器进风口处的空气对应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经过所述导冷格栅组件后的空气对应的第二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导冷格栅组件表面对应的第三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三温度传感传感器周围的空气对应的湿度;得到第四温度;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和/或,所述第二温度、和/或,所述第三温度,和/或,所述第三温度和所述第四温度控制所述制冷组件的功率和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的风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周围设置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用于隔开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服务器,防止所述热量进入所述服务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铜板、U型组件和翅片组件;所述铜板的一面通过导热介质与所述制冷组件的第二面连接,另一面与所述U型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翅片组件与所述U型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铜板,用于吸收所述制冷组件的第二面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传递给所述U型组件;所述U型组件,用于将所述热量转换为气体,并将所述气体传递给所述翅片组件;所述翅片组件,用于将所述气体与所述服务器周围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得到热量交换后的热空气;将所述热空气输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勇,赵若岚,周志华,马博洋,董冰艳,王成,赵谦,谌莹,路洁,王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