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82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牵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包括挂接机构,其包括第一挂钩,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挂钩上的第一防脱组件和第二防脱组件;牵引机构,其包括拉线,以及与所述拉线连接的第二挂钩,且所述拉线与第一挂钩通过滑轮连接,所述第一挂钩由两个S型单体组成,第一挂钩内通过固定块连接,且所述固定块侧壁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第一挂钩内连接有两对滑轮,且所述拉线穿过滑轮之间,所述第一防脱组件,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第一挂钩铰接,且所述挡板另一端与钩尖内侧搭接,所述挡板与第一挂钩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二防脱组件,其包括叶轮,所述叶轮的两端沿其轴向设置有短管。其轴向设置有短管。其轴向设置有短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牵引设备
,特别是一种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配电网设备运行中,混凝土电杆因长期运行或受运行环境影响,会出现安全隐患(如电杆纵向、横向裂纹、倾斜严重、杆塔基础垮塌等),电杆隐患问题在配电网较为普遍,控制措施需要加辅助拉线对电杆进行加固;
[0003]对电线杆进行加固,工作人员需登杆作业挂接钢丝绳,作业前需对电杆做好临时拉线,目前安装临时拉线的方法同样需要登杆才能实施,但是因为电杆存在断裂、倾倒的可能,致使作业人员存在较高的高坠风险,显然,在作业过程中,其目的和实现手段存在自相矛盾,因此需要一种免登高的牵引设备来替代作业人员实现临时拉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老化混凝土电线杆拉线加固时,需要作业人员登杆牵引拉线,致使作业人员存在较高的高坠风险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包括挂接机构,其包括第一挂钩,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挂钩上的第一防脱组件和第二防脱组件;牵引机构,其包括拉线,以及与所述拉线连接的第二挂钩,且所述拉线与第一挂钩通过滑轮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挂钩由两个S型单体组成,第一挂钩内通过固定块连接,且所述固定块侧壁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第一挂钩内连接有两对滑轮,且所述拉线穿过滑轮之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防脱组件,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第一挂钩铰接,且所述挡板另一端与钩尖内侧搭接,所述挡板与第一挂钩之间设置有扭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防脱组件,其包括叶轮,所述叶轮的两端沿其轴向设置有短管,且两所述短管外壁分别套接有单向轴承和普通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外环外壁、内环内壁和短管外壁匹配开设有键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位于所述叶轮一侧,所述第一挂钩沿其轴向插接有插杆,且所述插杆的两端均连接有端盖,所述单向轴承与短管之间键槽连接有方键,且所述方键一端与一个端盖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叶轮另一侧,所述短管连接有螺口,且一个所述端盖与螺口螺纹匹配,所述插杆位于该端盖与螺口之间套接有
弹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叶轮内开设有空腔,且所述空腔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插杆位于第一腔室内套接有活塞环,且所述活塞环与第二腔室呈密封滑动匹配套接,所述插杆侧壁与第二腔室内壁之间填充有海绵,所述叶轮侧壁开设有出油孔和回流孔,且所述出油孔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回流孔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叶轮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套接短管、出油孔和回流孔。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叶轮与第一挂钩的钩尖套接,所述单向轴承和普通轴承套接于第一挂钩内,且所述插杆贯穿第一挂钩的钩尖。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挂钩呈Y型,且所述第二挂钩挂接有T型的卡头,所述卡头底端挂接有钢丝绳。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头外壁,位于中部开设有环形槽,且所述第二挂钩与环形槽匹配套接,所述卡头的两端均连接有导块,且所述导块呈锥台形,所述第二挂钩背面设置有压块,且所述拉线固定夹接于第二挂钩和压块之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块的燕尾槽匹配套接有插块,所述插块固定插接有绝缘杆。
[0017]本专利技术的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底面操作第一挂钩与横担扣接、地面牵引钢丝绳将其卡头与第一挂钩卡接,实现了通过钢丝绳、第一挂钩和横担牵制电线杆的拉固作业,能够免登杆实现钢丝绳与电线杆的横担连接,免除了人工登杆进行临时拉固存在的高坠风险。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完成绝缘杆向横担挂接第一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完成卡头与第一挂钩挂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完成钢丝绳挂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图2中虚线框处的挂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图5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第一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图7中虚线框处的第二防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第二防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第二防脱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0029]图11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第二防脱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0030]图12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牵引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0031]图13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卡头的结构分解图。
[0032]图14为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的绝缘杆、插块和固定块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5]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6]实施例1,参照图1~图6和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杆拉线201安装辅助装置,能实现免登高,替代作业人员实现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挂接机构(100),其包括第一挂钩(101),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挂钩(101)上的第一防脱组件(103)和第二防脱组件(104);牵引机构(200),其包括拉线(201),以及与所述拉线(201)连接的第二挂钩(202),且所述拉线(201)与第一挂钩(101)通过滑轮(101a)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101)由两个S型单体组成,所述第一挂钩(101)内通过固定块(102)连接,且所述固定块(102)侧壁开设有燕尾槽(102a),所述第一挂钩(101)内连接有两对滑轮(101a),且所述拉线(201)穿过滑轮(101a)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脱组件(103),其包括挡板(103a),所述挡板(103a)一端与第一挂钩(101)铰接,且所述挡板(103a)另一端与钩尖内侧搭接,所述挡板(103a)与第一挂钩(101)之间设置有扭簧(103b)。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脱组件(104),其包括叶轮(104a),所述叶轮(104a)的两端沿其轴向设置有短管(104a

1),且两所述短管(104a

1)外壁分别套接有单向轴承(104b)和普通轴承(104c),所述单向轴承(104b)外环外壁、内环内壁和短管(104a

1)外壁匹配开设有键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杆拉线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叶轮(104a)一侧,所述第一挂钩(101)沿其轴向插接有插杆(104d),且所述插杆(104d)的两端均连接有端盖(104e

1),所述单向轴承(104b)与短管(104a

1)之间键槽连接有方键(104e

3),且所述方键(104e

3)一端与一个端盖(104e

1)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叶轮(104a)另一侧,所述短管(104a

1)连接有螺口(104a

2),且一个所述端盖(104e

1)与螺口(104a

2)螺纹匹配,所述插杆(104d)位于该端盖(104e

1)与螺口(104a

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军闪李巍杨忠李华鹏黄志清郑友卓王峰张泰玮刘一飞吴敌李成边龙威州补敏张峻王鑫杨瑞景徐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