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系统和热泵热水空调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480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换热系统和热泵热水空调。其中,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排气管、换热件和热水箱。压缩机包括排气口。排气管与排气口相连通。换热件包括换热腔,换热腔与排气管进行换热。热水箱包括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换热腔相连通,以形成换热流路。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换热系统,利用排气管内高温高压的冷媒实现对换热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以实现对热水箱的液体进行加热,以用于生活用水。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公开提供的换热系统对热水箱内的水的加热方式,利用排气管内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的热量,提升了对热水箱的热水的持续加热,以满足生活用水需求,又不需要四通阀换向,能够满足室内的制冷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系统和热泵热水空调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
,例如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和热泵热水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热泵热水空调采用板式换热器进行冷媒对水加热和降温。热水箱与风机盘管是并联在板式换热器上的,在冬天运行制热工况时,板式换热器对水加热,此时风机盘管与热水箱均接受热水,满足用户房间制热和使用热水的要求。在夏天,风机盘管需要冷水对房间降温,而热水箱仍然需要制热。此时热水需求和房间内的制冷需求,存在冲突。
[0003]相关技术中,为解决热水需求和房间内的制冷需求的冲突问题,采用分时制冷制热的模式。在风机盘管水路上和热水箱上均设置水阀,先运行一段时间制冷,此时风机盘管水阀开,热水箱水阀关,对房间降温。然后关闭风机盘管水阀,打开热水箱水阀,空调转制热运行对热水箱加热一段时间。通过一段时间制冷一段时间制热的切换,实现房间制冷和水箱制热。
[0004]在已公开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5]系统的四通阀频繁切换,压缩机容易出现液击,对压缩机损害加剧。房间制冷时断时续,制冷效果不好。
[0006]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和热泵热水空调,提升了室内的制冷效果,降低了对压缩机的损害。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包括排气口;排气管,与排气口相连通;换热件,包括换热腔,换热腔与排气管进行换热;热水箱,包括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换热腔相连通,以形成换热流路。
[0010]可选的,换热件还包括:换热箱体,包括所述换热腔,排气管穿设于换热腔,换热腔用于容纳液体。
[0011]可选的,换热件为套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换热腔,排气管与内管相连通。
[0012]可选的,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泵体,设置于换热流路,用于驱动换热流路内的液体流动。
[0013]可选的,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管体,两端分别与第一进口和换热腔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体,两端分别与第一出口和换热腔的入口相连通;其中,第一管体、热水箱、第二
管体和换热腔形成换热流路,第一泵体设置于第一管体或第二管体。
[0014]可选的,换热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一接口与排气管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接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通;冷凝器,一端与第三接口相连通;板式换热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第一流路的一端与第四接口相连通,第一流路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的另一端相连通;风机盘管,与第二流路并联设置。
[0015]可选的,热水箱还包括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第二进口与第二流路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出口与第二流路的另一端相连通。
[0016]可选的,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水泵,设置于第二流路与热水箱之间的管路上,用于驱动热水箱和第二流路内的液体的循环流动。
[0017]可选的,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泵体,设置于风机盘管与第二流路之间的管路上,用于驱动风机盘管和第二流路形成的循环流路内的液体的循环流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热水空调包括:室外机;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压缩机和换热件设置于室外机。
[001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和热泵热水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20]本公开提供的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排气管、换热件和热水箱。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排气管。换热件包括换热腔,换热腔用于容纳液体。换热件与排气管进行换热,排气管内流动有高温高压的冷媒,换热腔内的液体通过与排气管内的高温高压的冷媒进行换热,以实现对液体进行加热。热水箱的第一进口与换热腔的出口相连通,热水箱的第一出口与换热腔的入口相连通。这样,热水箱和换热腔之间形成了换热流路,换热腔内与排气管换热后的液体流入热水箱内,用于生活用水。
[0021]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换热系统,利用排气管内高温高压的冷媒实现对换热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以实现对热水箱的液体进行加热,以用于生活用水。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通过四通阀换向以实现对热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的方式,本公开提供的换热系统对热水箱内的水的加热方式,并不需要对四通阀进行换向,利用排气管内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的热量。这样,既提升了对热水箱的热水的持续加热,以满足生活用水需求,又不需要四通阀换向,能够满足室内的制冷需求。同时,降低了压缩机和四通阀的消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0022]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3]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4]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公开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相关技术中水温变化示意图;
[0028]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水温变化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00换热系统;
[0031]110压缩机;111排气管;112四通阀;113冷凝器;114板式换热器;115风机盘管;116节流件;
[0032]120换热件;121换热箱体;122换热腔;123套管换热器;1232外管;1234内管;
[0033]130热水箱;131进水口;132出水口;
[0034]140第一泵体;150第一管体;160第二管体;
[0035]170第二水泵;180第三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0037]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包括排气口;排气管,与排气口相连通;换热件,包括换热腔,换热腔与排气管进行换热;热水箱,包括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换热腔相连通,以形成换热流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件还包括:换热箱体,包括所述换热腔,排气管穿设于换热腔,换热腔用于容纳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件为套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换热腔,排气管与内管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泵体,设置于换热流路,用于驱动换热流路内的液体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体,两端分别与第一进口和换热腔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体,两端分别与第一出口和换热腔的入口相连通;其中,第一管体、热水箱、第二管体和换热腔形成换热流路,第一泵体设置于第一管体或第二管体。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玉军周小光张乃伟吕福俊张立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