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智能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785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智能廊道,涉及生态廊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生态廊道不具备雨水定量收集结构,从而当需要对廊道内部生态植物进行浇灌时依然需要从外部人工引水浇灌,比较麻烦的问题,包括封堵块,所述封堵块插接在雨水管的内部。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实现对雨水定量收集以及排水功能,从而将雨水定量的收集在集水箱的内部,并通过散水棉条实现对生态座顶部的生态植物进行浇灌使用,自动化程度高,简化了生态植物的浇灌流程,同时该装置雨水的收集量能够自由调节,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季节降水量的改变,保障集水箱内部的水体不会出现变质发臭等现象,智能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智能廊道


[0001]本技术属于生态廊道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智能廊道。

技术介绍

[0002]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廊道是线性的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景观单元,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目前人们会在廊道的两侧种植生态植物,供在廊道内通行、散布或者小憩的人们观赏,使得人们心情愉悦。
[0003]现有的生态廊道在使用时,其不具备雨水定量收集结构,从而当需要对廊道内部生态植物进行浇灌时依然需要从外部人工引水浇灌,比较麻烦,灵活性较差,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智能廊道,以解决现有生态廊道不具备雨水定量收集结构,从而当需要对廊道内部生态植物进行浇灌时依然需要从外部人工引水浇灌,比较麻烦的问题。
[0005]本技术生态智能廊道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生态智能廊道,包括建筑组件,所述建筑组件包括有廊顶、支撑柱和生态座,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廊顶的底部,且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廊道地面内部,所述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智能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组件(1),所述建筑组件(1)包括有廊顶(101)、支撑柱(102)和生态座(103),所述支撑柱(102)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廊顶(101)的底部,且支撑柱(10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廊道地面内部,所述生态座(103)固定安装在支撑柱(102)的侧面,且生态座(103)的顶部设有生态种植槽;收集组件(2),所述收集组件(2)包括有雨水管(201)、集水箱(202)和散水棉条(203),所述雨水管(201)固定安装在支撑柱(102)的内部,且集水箱(202)固定安装在生态座(103)的内部,所述散水棉条(203)的底部插接在集水箱(202)的内部,且散水棉条(203)的顶部插接在生态座(103)的生态种植槽的内部,所述雨水管(201)的顶部穿过廊顶(101)的内部;分水组件(3),所述分水组件(3)包括有封堵块(301)、驱动浮块(302)、调节杆(303)和调节电机(304),所述封堵块(301)插接在雨水管(201)的内部,且驱动浮块(302)插接在封堵块(301)的底部,所述调节杆(303)转动连接在封堵块(301)的底部,所述调节电机(304)固定安装在封堵块(301)的底部,且调节电机(304)的转轴与调节杆(303)的底端传动连接。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腾高远管超赖卓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