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聚酯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456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防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污聚酯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对聚酯面料进行碱减量处理的步骤和利用功能性整理液对聚酯面料进行充分振荡浸轧整理的步骤,浸轧整理所用的功能性整理液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含氟整理剂80~100份,功能性增粘树脂15~20份,钛硅分子筛6~9份,聚萘甲醛磺酸钠盐0.3~0.6份,5040分散剂1.0~1.6份,水950~1000份;所述功能性增粘树脂为水油两用液体增粘树脂08S、加氢C9石油树脂、增粘树脂TK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污聚酯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防污
,具体涉及一种防污聚酯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普通的纺织面料由于分子结构存在着分子间的空隙,极易沾染污物,并且沾染污物后很难去除,影响穿着或使用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功能性纺织面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着装,具有防污效果的面料就是发展较快的功能性面料之一。面料经过防水、防油、防污整理,通常是通过在织物上施加一种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整理剂,牢固附着于纤维表面或与纤维化学结合,改变纤维表面层的组成、降低织物表面能,使水、油等不易在织物表面展开,从而使面料长期保持清洁、干净,面料经过防污处理,可以减少洗涤次数,比较耐用易打理,因此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
[0003]聚酯纤维在中国的商品名为涤纶,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为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制作的面料抗皱免烫、不粘毛,有较好的使用前景,尤其是在体育用品行业。但聚酯面料在拒水、拒油、耐污方面的性能较差,对聚酯面料进行防水、阻燃、抗静电、拒油等功能性整理,可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0004]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作为织物整理剂,具有优异的防水性、防油性、耐候性、耐腐蚀性、抗氧化性,能在不影响织物卫生透气性的同时赋予织物理想的拒水拒油性,因而多年来已经成为染整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由于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较低的机械强度,不耐高、低温,与其他材料的不相容性,经其整理后的织物虽然具有较好的原始防污效果,但经穿着和洗涤多次后,由于拒油层经摩擦、揉搓以及漂洗的作用,拒油等级明显下降,影响后续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污聚酯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经过本专利技术处理的聚酯面料不仅具有很好的耐沾污性能,且耐水洗性能也得到大大提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污聚酯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对聚酯面料进行碱减量处理的步骤和利用功能性整理液对聚酯面料进行充分振荡浸轧整理的步骤,具体要求如下:所述功能性整理液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含氟整理剂80~100份,功能性增粘树脂15~20份,钛硅分子筛6~9份,聚萘甲醛磺酸钠盐0.3~0.6份,5040分散剂1.0~1.6份,水950~1000份;所述功能性增粘树脂为水油两用液体增粘树脂08S、加氢C9石油树脂、增粘树脂TKM

M和有机溶剂按照质量比为3:8~10:1:3~5的比例复配而成;整理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为:浸轧

预烘

焙烘,其中,浸轧整理的轧余率为80%~85%;烘干的温度为75~90℃,处理3~6分钟;焙烘的温度为160~170℃,处理2~4
分钟。
[0007]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含氟整理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六氟丁酯25~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份、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6~1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2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6份、乳化剂4~6份、引发剂0.6~0.8份、碳酸氢钠0.3~0.5份、水60~75份。
[0008]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碱减量处理的步骤为,将聚酯面料浸入碱减量处理液中进行处理;所述碱减量处理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5~10g/L,所述碱减量处理液还有浓度为0.5~1.5g/L的十八烷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促进剂;所述碱减量处理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30~50min,浴比为1:20~40。
[0009]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功能性增粘树脂的复配方法为,先将加氢C9石油树脂和增粘树脂TKM

M进行破碎,将有机溶剂二氯乙烷和破碎的增粘树脂加入反应器中进行搅拌,加热至40~50℃使其溶解;然后在常温时加入所述水油两用液体增粘树脂08S,搅拌均匀即可。
[0010]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钛硅分子筛的粒径为30~80nm。
[0011]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含氟整理剂的制备步骤为:(1)按重量份将4~6份乳化剂加入到20~30份去离子水中,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高速剪切搅拌乳化5~10min,然后加入25~35份丙烯酸六氟丁酯、15~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10份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15~2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4~6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0.3~0.5份碳酸氢钠混合均匀,制得预乳液;(2)取0.2~0.6份引发剂溶解于剩余去离子水中,混合搅拌得到引发剂溶液,在氮气的保护下,将预乳液温度加热至65~75℃,持续搅拌10~15min,然后将引发剂溶液在45~60min内滴加完成,随后再将温度提高至80~90℃,持续搅拌25~35min,冷却后调节pH至6~7,制得含氟整理剂。
[0012]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质量比为1:1的OP
ꢀ‑ꢀ
9和乳化剂OP

20;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0013]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污聚酯面料。
[0014]本专利技术中的含氟整理剂,是由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共聚形成,其中丙烯酸六氟丁酯和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加入能有效降低共聚物涂层的表面张力,使得涂层具有较好的拒油和抗润湿性能,在提高防污能力性能中起到主要作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加入可以提高聚合物的成膜性能,且其成本相对较低,能保持含氟丙烯酸酯的高拒水拒油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有机硅加入,对含氟丙烯酸共聚物进行改性,获得的共聚物具有分子链柔性大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共聚物的交联成膜性和改善含氟丙烯酸整理后面料的手感、柔软度下降等问题,且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有机氟单体向膜表面有迁移良好的促进作用,使聚合物膜的疏水性能进一步提高。
[0015]本专利技术中的含氟整理剂用来对聚酯面料进行浸轧整理,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水拒油防污的效果,但织物制作成的衣物经过10次洗涤后,防水拒油防污均会明显下降,影响消费者的穿着效果。本专利技术经过研究发现将含氟整理剂与钛硅分子筛和增粘树脂进一步复配,能够进一步改善防污性能,并提高其耐水洗性能。其中钛硅分子筛混入到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
的含氟整理剂中,可以在纤维表面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微纳米形貌,达到荷叶效应,从而将降低纤维的表面能和在纤维表面产生微观结构的粗糙度结合起来,使面料的拒水、拒油性能进一步提高,并使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0016]增粘树脂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粘接强度,能够更好更快地与不同类型的材料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功能性增粘树脂是由水油两用液体增粘树脂08S、加氢C9石油树脂、增粘树脂TKM

M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的,其中水油两用液体增粘树脂08S是高分子材料和松香树脂经特殊工艺改性制成的水油两用透明液态树脂,可以与本专利技术中的丙烯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聚酯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对聚酯面料进行碱减量处理的步骤和利用功能性整理液对聚酯面料进行充分振荡浸轧整理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整理液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含氟整理剂80~100份,功能性增粘树脂15~20份,钛硅分子筛6~9份,聚萘甲醛磺酸钠盐0.3~0.6份,5040分散剂1.0~1.6份,水950~1000份;所述功能性增粘树脂为水油两用液体增粘树脂08S、加氢C9石油树脂、增粘树脂TKM

M和有机溶剂按照质量比为3:8~10:1:3~5的比例复配而成;所述浸轧整理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为:浸轧

预烘

焙烘,其中,浸轧整理的轧余率为80%~85%;烘干的温度为75~90℃,处理3~6分钟;焙烘的温度为160~170℃,处理2~4分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整理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六氟丁酯25~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份、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6~1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2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6份、乳化剂4~6份、引发剂0.6~0.8份、碳酸氢钠0.3~0.5份、水60~7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减量处理的步骤为,将聚酯面料浸入碱减量处理液中进行处理;所述碱减量处理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5~10g/L,所述碱减量处理液还有浓度为0.5~1.5g/L的十八烷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促进剂;所述碱减量处理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30~50min,浴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建雄杨刚秀黄梦琴熊亭苹阳青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