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56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包括主体和通过多个螺栓固定于主体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接线孔,所述主体的内部为中空式设计,所述主体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均设有与主体焊接的导热框架,所述导热框架封闭安装槽,两个所述导热框架相向的一侧壁均焊接有均热板,且两个所述导热框架的内腔设于二者相背的一侧,两个所述导热框架内腔中均焊接有多个沿水平方向等间距分布的散热片,两个所述导热框架上均焊接有多个进风管,多个所述进风管均与导热框架内腔相通,且每个所述进风管内均安装有风扇。该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实现快速散热的同时也不会使灰尘进入主体内。快速散热的同时也不会使灰尘进入主体内。快速散热的同时也不会使灰尘进入主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
,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电池可分为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包括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三元锂电池;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包括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000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都需要安装在相应的壳体内,并将壳体固定于汽车内。但目前的电池壳体,其为了满足散热的需求,通常会开设散热孔,导致外界的灰尘进入壳体内,对电池造成影响。
[0004]为此,我们提出来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实现快速散热的同时也不会使灰尘进入主体内,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包括主体和通过多个螺栓固定于主体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接线孔,所述主体的内部为中空式设计;
[0008]所述主体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均设有与主体焊接的导热框架,所述导热框架封闭安装槽,两个所述导热框架相向的一侧壁均焊接有均热板,且两个所述导热框架的内腔设于二者相背的一侧,两个所述导热框架内腔中均焊接有多个沿水平方向等间距分布的散热片,两个所述导热框架上均焊接有多个进风管,多个所述进风管均与导热框架内腔相通,且每个所述进风管内均安装有风扇。
[000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两个所述均热板相向的一侧壁均贴合有导热贴;导热贴可选莱尔德,用于与电池直接接触,从而起到快速导热的效果。
[001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风扇的风向为由下至上,且所述进风管内腔的顶部安装有格栅板;通过格栅板起到一定的防异物作用。
[001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主体内腔的两侧均安装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主体内的环境温度,实际设计时,也可使温度传感器与电池直接接触,从而更好地检测电池温度。
[00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主体的外侧配套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显示屏、控制器和LED闪光灯,其中所述显示屏、LED闪光灯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耦合连接;实际设计时,安装座可固定于汽车驾驶室,从而便于司机查看温度数值并确定电池温度是否过高。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该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通过使主体内侧的两块均热板实时吸收电池释放的热量,热量通过两个均热板相背一侧的导热框架和若干散热片将热量快速排出,配合多个风扇运行将热量快速抽出,实现快速散热的同时也不会使灰尘进入主体内;
[0015]该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通过温度传感器对主体内部环境实时检测,并通过控制器将温度数值展示在显示屏上,显示屏可安装于汽车驾驶室内,从而便于人员实时了解到电池的温度,并在温度较高时使LED闪光灯运行提醒人员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9]图中:1、主体;2、盖板;3、接线孔;4、导热贴;5、均热板;6、导热框架;7、散热片;8、进风管;9、风扇;10、格栅板;11、安装座;12、显示屏;13、控制器;14、LED闪光灯;15、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图3,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包括主体1和通过多个螺栓固定于主体1上的盖板2,在盖板2上开设有接线孔3,用于使线材穿过,主体1的内部为中空式设计,当盖板2与主体1通过螺栓固定后,主体1内腔的环境与外界隔离,从而使得外界灰尘几乎不可能进入主体1内;
[0022]在主体1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安装槽,在两个安装槽内均设有与主体1焊接的导热框架6,导热框架6材质可选铜,且导热框架6刚好封闭安装槽,在两个导热框架6相向的一侧壁均焊接有均热板5,在两个均热板5相向的一侧壁均贴合有导热贴4,导热贴4可选莱尔德90000,用于与电池直接接触,从而起到快速导热的效果,且两个导热框架6的内腔设于二者相背的一侧,在两个导热框架6内腔中均焊接有多个沿水平方向等间距分布的散热片7,散热片7材质可选铝,通过多个散热片7可增大散热面积,从而使散热效率更高,在两个导热框架6上均焊接有多个进风管8,多个进风管8均与导热框架6内腔相通,且每个进风管8内均安装有风扇9,风扇9的风向为由下至上,且进风管8内腔的顶部安装有格栅板10,通过格栅板10起到一定的防异物作用;
[0023]在主体1内腔的两侧均安装有多个温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5可参考pt100型号,用于检测主体1内的环境温度,实际设计时,也可使温度传感器15与电池直接接触,从而更好地检测电池温度,在主体1的外侧配套设有安装座11,在安装座11上安装有显示屏12、控制器13和LED闪光灯14,其中显示屏12、LED闪光灯14和温度传感器15均与控制器13耦合连接,控制器13型号可选OHR

PR10,实际设计时,安装座11可固定于汽车驾驶室,从而便于司机查看温度数值并确定电池温度是否过高。
[0024]该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在安装时,首先将新能源汽车电池放入主体1内,使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导热贴4贴合,使得后续新能源汽车电池工作时释放的热量可以通过两个导热贴4快速传递至两个均热板5,继而通过两个导热框架6散热至两组散热片7上,之后配合多个风扇9的工作,将导热框架6内的热量抽出,并通过进风管8顶部的开口排出,从而实现热量的快速散热,相比于现有的被动散热效果更好;
[0025]温度传感器15会实时检测主体1内的温度,并传输电信号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传输电信号至显示屏12,从而显示温度的数值,安装座11可固定于驾驶室,从而便于司机查看,当温度传感器15检测到的温度过高时(例如达到35℃),控制器13驱动LED闪光灯14亮起,从而提醒司机。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散热电池防尘散热壳体,包括主体(1)和通过多个螺栓固定于主体(1)上的盖板(2),所述盖板(2)上开设有接线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为中空式设计;所述主体(1)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均设有与主体(1)焊接的导热框架(6),所述导热框架(6)封闭安装槽,两个所述导热框架(6)相向的一侧壁均焊接有均热板(5),且两个所述导热框架(6)的内腔设于二者相背的一侧,两个所述导热框架(6)内腔中均焊接有多个沿水平方向等间距分布的散热片(7),两个所述导热框架(6)上均焊接有多个进风管(8),多个所述进风管(8)均与导热框架(6)内腔相通,且每个所述进风管(8)内均安装有风扇(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忠吴岩王文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顿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