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49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胶垫,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箱体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铰链,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气囊、弹性绳、固定块、滑槽、箱盖、阀门、圆块与密封环,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均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箱盖的侧内壁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箱盖的下表面与密封环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上述结构,通过在运输样本之前在气囊中加入干冰,干冰升华快速吸热从而导致箱体中的温度快速降低,达到冷藏样本的作用,而置于箱盖中的气囊在箱子闭合后向下挤压试管从而保证试管无法上下移动,从而稳固试管。固试管。固试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样本转运
,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为了在医学领域里有更为突出地成就建树以造福人类,现代医学家们开始在实验室里进行越来越多的医学实验,其主要涉及在生物学

免疫学、遗传学、细胞学等方面,实验中需要的有关样本是从一些专业医学收集检验机构中通过试管转运过来的,而现有的转运装置大多数采用通过上下两端设置挡板来抵住试管,而在指板上设置冷源以达到降温冷藏的目的,但是由于试管放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低不均的情况,所以在运送过程中经常出现试管晃动不稳定从而导致样本受损,影响到实验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通过在运输样本之前在气囊中加入干冰,干冰升华快速吸热从而导致箱体中的温度快速降低,达到冷藏样本的作用,而置于箱盖中的气囊在箱子闭合后向下挤压试管从而保证试管无法上下移动,从而稳固试管。
[0004]本技术还提供具有上述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箱体,所述箱体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胶垫,用于稳固试管架,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箱体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铰链,用于组合箱体与箱盖闭合;
[0005]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气囊、弹性绳、固定块、滑槽、箱盖、阀门、圆块与密封环,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均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箱盖的侧内壁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箱盖的下表面与密封环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用于向气囊中填充气态二氧化碳;
[0006]容纳装置,所述容纳装置包括试管架、气孔、凹槽、管槽与脚架,所述试管架的下表面与脚架固定连接,所述气孔位于试管架的上表面且延伸至下表面,用于箱体内部冷藏更充分,所述管槽位于试管架的上表面且延伸至下表面,所述凹槽设置于试管架的侧表面,用于方便取出试管。
[0007]根据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所述气囊的侧表面与圆块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内部填充有干冰,所述圆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用以对气囊进行水平限位。
[0008]根据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所述箱盖的前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密封环与密封槽尺寸相同,用于最大程度密封试管,使其冷藏充分均匀。
[0009]根据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所述箱体的侧表面设置有托槽,所述托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分布,用于方便搬运箱子。
[0010]根据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箱体与箱盖均由双层不锈钢构成。
[0011]根据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所述试管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分布,所
述试管架与箱体的内壁滑动连接,用于防止试管架在箱体内部左右晃动。
[0012]根据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所述弹性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性绳呈X形分布,用于对气囊进行垂直方向限位。
[0013]根据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所述铰链与箱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脚架的两端与试管架固定连接,用于支撑试管架,使得冷藏更均匀。
[00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的箱盖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的箱体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的试管架结构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的气囊结构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的顶部结构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箱体;2、托槽;3、试管架;4、凹槽;5、底座;6、管槽;7、气孔;8、弹性绳;9、卡扣;10、气囊;11、铰链;12、箱盖;13、固定块;14、滑槽;15、胶垫;16、脚架;17、阀门;18、圆块;19、密封环;20、密封槽;2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5]参照图1

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其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胶垫15,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槽20,箱体1的侧表面设置有托槽2,托槽2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分布,用于方便搬运箱体1,箱体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铰链11,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5,箱盖12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21,密封环19与密封槽20尺寸相同,使其冷藏充分均匀,铰链11与箱盖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脚架16的两端与试管架3固定连接,用于支撑试管架3,使得冷藏更均匀。
[0026]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气囊10、弹性绳8、固定块13、滑槽14、箱盖12、阀门17、圆块18与密封环19,弹性绳8的数量为两个,弹性绳8呈X形分布,用于对气囊10进行垂直方向限位,弹性绳8的两端均与固定块13固定连接,箱盖12的侧内壁与固定块13固定连接,箱盖12的下表面与密封环19固定连接,箱盖12的前表面设置有卡扣9,气囊10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17,气囊10内部填充有干冰,圆块18与滑槽14滑动连接,用以对气囊10进行水平限位,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5,箱盖12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21,箱体1与箱盖12均由双层不锈钢构成。
[0027]容纳装置,容纳装置包括试管架3、气孔7、凹槽4、管槽6与脚架16,试管架3的下表面与脚架16固定连接,试管架3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分布,试管架3与箱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用于防止试管架3在箱体1内部左右晃动,气孔7位于试管架3的上表面且延伸至下表面,管槽6位于试管架3的上表面且延伸至下表面,凹槽4设置于试管架3的侧表面。
[0028]工作原理:运送试管样本之前,先通过阀门17往气囊10中充一定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水,接着将气囊10放入到低温

80℃左右环境中,冷却加压后内部的气态二氧化碳会凝固呈固态干冰,内部的水会结成冰,在运送试管样本时,将此气囊10先拿出放入箱盖12中,然后将试管逐个放入至管槽6中,接着闭合装置,将装置闲置几分钟后,气囊10中的干冰会在常温下升华吸热,而气囊10中的冰会逐渐融化并持续与箱内交换热量,所以能防止箱内与外界环境换热,从而快速持续冷藏,而气囊10中干冰升华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时,气囊10会逐渐充盈并开始向下挤压试管,而试管下端也会受到来自箱体1底端的反作用力,等试管受到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胶垫(15),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槽(20),所述箱体(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铰链(11);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气囊(10)、弹性绳(8)、固定块(13)、滑槽(14)、箱盖(12)、阀门(17)、圆块(18)与密封环(19),所述弹性绳(8)的两端均与固定块(13)固定连接,所述箱盖(12)的侧内壁与固定块(13)固定连接,所述箱盖(12)的下表面与密封环(19)固定连接,所述气囊(10)的外表面设置有阀门(17);容纳装置,所述容纳装置包括试管架(3)、气孔(7)、凹槽(4)、管槽(6)与脚架(16),所述试管架(3)的下表面与脚架(16)固定连接,所述气孔(7)位于试管架(3)的上表面且延伸至下表面,所述管槽(6)位于试管架(3)的上表面且延伸至下表面,所述凹槽(4)设置于试管架(3)的侧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耗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0)的侧表面与圆块(18)固定连接,所述气囊(10)内部填充有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华岁黄来荣陈明銮瞿述莺余银凤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