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445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粉尘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工作场所中任一待测区域的总尘浓度值;利用液体重力沉降法确定总尘中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全颗粒质量分布;在全颗粒质量分布中确定粒径小于或等于呼吸性粉尘粒径阈值的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确定总尘浓度值与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之积为待测区域的呼吸性粉尘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确定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和总尘浓度值确定呼吸性粉尘浓度,能够提高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检测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尘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标准,所有可进入人体呼吸道(包括鼻、咽、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等部位)的粉尘为总尘,总尘中能进入人体肺泡区的颗粒物(粒径在5μm以下)为呼吸性粉尘。近年来,学者普遍认为作业场所的呼吸性粉尘浓度远比总粉尘浓度更能客观反映工人接触粉尘的实际危害程度。呼吸性粉尘具有分散度高、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和不易沉降的特点,在作业岗位环境气流的扰动下长期悬浮于空气环境中,作业人员长时间处于这种生产环境中,可能引发尘肺病。目前,开展职业行尘肺病预防工作刻不容缓;其中,作业场所的粉尘(尤其是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与分析是预防尘肺病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0003]目前,呼吸性粉尘的测定需配备具有分离效能的预分离器,这种预分离器可以通过设置已知质量的滤膜将总尘中易进入肺泡的部分粉尘分离出来,通过确定采样后的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因此,预分离器的分离效能直接影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检测结果。现有预分离器的设计要求是对呼吸性粉尘的采集率达到50%以上,也就是说呼吸性粉尘采样器本身对呼吸性粉尘的分离效果并不理想,采用呼吸性粉尘采样器采样时,呼吸性粉尘无法从总粉尘中被完全分离出来,采集到滤膜上的呼吸性粉尘浓度并不是作业场所真实的呼吸性粉尘浓度。同时,呼吸性粉尘的采样还易受采样流量、采样时间、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浓度和环境气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性质的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的占比各不一样,无法预测浓度值。如果作业场所的呼吸性粉尘浓度较大,当采样流量或采样时间过大时,会导致滤膜过载造成粉尘脱落;如果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浓度较小,当采样流量或采样时间过小时,滤膜上会采集不到呼吸性粉尘。同时,此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m3(以感量为0.01mg天平,采集500L空气样品计),当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浓度低于0.2mg/m3时无法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检测精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包括:
[0007]确定工作场所中任一待测区域的总尘浓度值;
[0008]利用液体重力沉降法确定总尘中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全颗粒质量分布;
[0009]在所述全颗粒质量分布中确定粒径小于或等于呼吸性粉尘粒径阈值的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
[0010]确定所述总尘浓度值与所述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之积为待测区域的呼吸性粉尘
浓度。
[0011]可选的,根据GBZ/T 192.1

2007确定所述总尘浓度值。
[0012]可选的,根据GBZ/T 26645.4

2018确定所述全颗粒质量分布。
[0013]可选的,在确定所述总尘浓度值与所述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之积为待测区域的呼吸性粉尘浓度之后,还包括:
[0014]确定所述工作场所中多个待测区域的呼吸性粉尘浓度的均值为所述工作场所的呼吸性粉尘浓度。
[0015]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系统,包括:
[0016]总尘浓度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工作场所中任一待测区域的总尘浓度值;
[0017]全颗粒质量分布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液体重力沉降法确定总尘中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全颗粒质量分布;
[0018]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全颗粒质量分布中确定粒径小于或等于呼吸性粉尘粒径阈值的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
[0019]呼吸性粉尘浓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总尘浓度值与所述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之积为待测区域的呼吸性粉尘浓度。
[002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的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0021]可选的,所述存储器为可读存储介质。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确定工作场所中任一待测区域的总尘浓度值;利用液体重力沉降法确定总尘中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全颗粒质量分布;在全颗粒质量分布中确定粒径小于或等于呼吸性粉尘粒径阈值的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确定总尘浓度值与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之积为待测区域的呼吸性粉尘浓度。本专利技术通过确定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和总尘浓度值确定呼吸性粉尘浓度,能够提高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能够提
高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检测精度。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包括:
[0031]步骤101:确定工作场所中任一待测区域的总尘浓度值。根据GBZ/T 192.1

2007,采用已知质量的滤膜采集总尘,根据滤膜的增量和气流采集量,确定所述总尘浓度值。
[0032]步骤102:利用液体重力沉降法确定总尘中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全颗粒质量分布。根据GBZ/T 192.3

2007,利用粉尘在液相中按粒径大小顺序沉降,用光透法在一定的沉降高度位置测定光柱中不同粒径的粉尘浓度,进而确定所述全颗粒质量分布。
[0033]步骤103:在全颗粒质量分布中确定粒径小于或等于呼吸性粉尘粒径阈值的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
[0034]步骤104:确定总尘浓度值与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之积为待测区域的呼吸性粉尘浓度。
[0035]步骤105:确定工作场所中多个待测区域的呼吸性粉尘浓度的均值为工作场所的呼吸性粉尘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工作场所中任一待测区域的总尘浓度值;利用液体重力沉降法确定总尘中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全颗粒质量分布;在所述全颗粒质量分布中确定粒径小于或等于呼吸性粉尘粒径阈值的粉尘颗粒的质量分布为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确定所述总尘浓度值与所述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之积为待测区域的呼吸性粉尘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GBZ/T 192.1

2007确定所述总尘浓度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GBZ/T 192.1

2007确定所述全颗粒质量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总尘浓度值与所述呼吸性粉尘质量分布之积为待测区域的呼吸性粉尘浓度之后,还包括:确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胡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