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提高增材制造CuCrZr合金强度和电导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4430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同时提高增材制造CuCrZr合金强度和电导率的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无缺陷高致密度CuCrZr合金;步骤S2,将马弗炉或真空热处理炉升温至460~700℃,将无缺陷高致密度CuCrZr合金置于炉中,保温时间为0.5~12h,热处理气氛为空气、真空或者氩气;步骤S3,待到额定保温时间后,将热处理后的无缺陷高致密度CuCrZr合金冷却,得到高强度和电导率的CuCrZr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热处理方法仅采用一次热处理,目的在于保证试样具有胞状位错结构的同时,析出更高数量的细小颗粒,进而保证试样具有最佳强度和电导率组合。试样具有最佳强度和电导率组合。试样具有最佳强度和电导率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时提高增材制造CuCrZr合金强度和电导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增材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同时提高增材制造CuCrZr合金强度和电导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也被称为3D打印,是一种以近净成形方式制备复杂结构件的工艺体系。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其特征为高能量热源直接作用于材料,并按照特定策略逐层熔化凝固成形。LPBF制备试样的主要流程为:1)构建预设构件和/或支撑结构的CAD模型,将构件CAD模型切片成一定厚度和数量的平面层,导出模型的每一层数据;2)根据预先指定的金属材料确定LPBF工艺参数、扫描策略和特定的机器配置,并构建打印文件;3)通过铺粉部件将金属粉末按照平面层的厚度均匀地铺在基板上;4)激光依据设定的扫描策略作用于第一层特定区域的金属粉末,使其熔化和凝固;5)基板按照一层平面层的厚度向下移动,再进行铺粉形成第二层粉末层;6)循环激光打印、铺粉和打印过程以实现构件的制备。激光提供的能量和温度足以穿透单层粉末层,所以每一层粉末间均能实现熔合,从而确保构件的制备。
[0003]铜合金由于具有导电性高、导热率优异、耐磨性强、力学性能良好和机械加工性优异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电气、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机械制造等领域。随着工业高质发展和科技高效创新,铜合金的性能要求也愈加严苛,具体而言,在保持铜合金高导电率的同时需要提高其力学性能,这是目前铜合金的主要研究方向。CuCrZr合金是一种常见的固溶时效强化型高强高导铜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高、导热性能优良和耐辐照性良好等性能,可用作铁路轨道接触线、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结晶器内衬和电阻焊电极。一般而言,铜合金的强度和导电率间存在矛盾,即提高合金强度的代价是牺牲其电导率。与传统熔炼铸造工艺特点不同,LPBF技术具有高冷却速率和局部熔化凝固等特征,这必然使得LPBF制备CuCrZr合金具有独特微观组织和性能。高冷却速率对LPBF制备CuCrZr合金具有类似于固溶淬火的效应,使其呈现过饱和固溶状态,进而导致试样具有低电导率。此外,LPBF制备CuCrZr合金中也会具有激光增材制造合金常见的微观组织特征,如位错缠绕边界的胞状亚晶结构。LPBF制备合金的相对密度为97.65~99.8%,强度为210~305MPa,硬度为70~120HV,电导率为15~20%IACS(International Annealed Copper Standard,IACS)。LPBF制备CuCrZr合金的导电和机械性能远低于传统工艺制备的铜合金,其中电导率没有达到20%IACS的行业使用标准。综上,LPBF制备CuCrZr合金具有较低的强度和电导率。并且在相关专利中并没有提及如何同时提高增材制造无缺陷CuCrZr合金强度和电导率的热处理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发和优化相关热处理工艺以综合提升CuCrZr合金性能。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开发的增材制造CuCrZr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有效填补了这一空白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增材制造CuCrZr合金低强度和低电导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同时提高增材制造CuCrZr合金强度和电导率的方法,可以保证试样中胞状亚晶结构稳定存在,避免基体晶粒粗化,且实现细小析出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进而同时提高增材制造CuCrZr合金的强度和电导率,实现强度和电导率的良好匹配。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同时提高增材制造CuCrZr合金强度和电导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S1,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无缺陷高致密度CuCrZr合金;
[0007]步骤S2,将马弗炉或真空热处理炉升温至460~700℃,将步骤S1中得到的无缺陷高致密度CuCrZr合金置于炉中,保温时间为0.5~12h,热处理气氛为空气、真空或者氩气;
[0008]步骤S3,待到额定保温时间后,将步骤S2热处理后的无缺陷高致密度CuCrZr合金冷却,得到高强度和电导率的CuCrZr合金,冷却方式为炉冷或者空冷。
[0009]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增材制造技术为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
[0010]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的工艺参数为激光体能量密度范围为200~1000J/mm3,制备出致密度高于99.3%的无缺陷高致密度CuCrZr合金的合金块。缺陷指的是未熔粉、孔洞或者裂纹等缺陷。
[0011]进一步地,步骤S2中,将无缺陷高致密度CuCrZr合金放入马弗炉或真空热处理炉中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并及时关闭炉门。
[0012]进一步地,步骤S2中,将马弗炉或真空热处理炉升温至500~550℃,保温时间为0.5~4h。
[0013]进一步地,步骤S3中,冷却速度为20~120℃/s。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热处理方法仅采用一次热处理,目的在于保证试样具有胞状位错结构的同时,析出更高数量的细小颗粒,进而保证试样具有最佳强度和电导率组合。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微观结构上保持胞状亚晶结构的稳定存在,避免基体晶粒组织和析出颗粒的粗化,还促使大量细小颗粒的析出。上述微观组织的改善一方面能够减弱基体对电子的散射效应,从而提升试样的电导率;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析出颗粒强化机制和保证位错强化机制,从而提升试样的强度。本专利技术能够同时提高增材制造CuCrZr合金的强度和电导率,为实现高强高导CuCrZr铜合金的增材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制备的CuCrZr合金的SEM图(a)、高倍SEM图(b)、透射电子显微镜图(c)和拉伸曲线图(d);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制备的CuCrZr合金的SEM图(a)、高倍SEM图(b)、透射电子显微镜图(c)和拉伸曲线图(d);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CuCrZr合金的SEM图(a)、高倍SEM图(b)、透射电子显微镜图(c)和拉伸曲线图(d);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CuCrZr合金的SEM图(a)、高倍SEM图(b)、透射电子显微镜图(c)和拉伸曲线图(d);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CuCrZr合金的SEM图(a)、高倍SEM图(b)、透射电子显微镜图(c);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备的CuCrZr合金的高倍SEM图(a)、透射电子显微镜图(b);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制备的CuCrZr合金的高倍SEM图(a)、透射电子显微镜图(b)。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0023]对比例1
[0024]本专利技术的对比例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来制备CuCrZr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同时提高增材制造CuCrZr合金强度和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无缺陷高致密度CuCrZr合金;步骤S2,将马弗炉或真空热处理炉升温至460~700℃,将步骤S1中得到的无缺陷高致密度CuCrZr合金置于炉中,保温时间为0.5~12h,热处理气氛为空气、真空或者氩气;步骤S3,待到额定保温时间后,将步骤S2热处理后的无缺陷高致密度CuCrZr合金冷却,得到高强度和电导率的CuCrZr合金,冷却方式为炉冷或者空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提高增材制造CuCrZr合金强度和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增材制造技术为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提高增材制造CuCrZr合金强度和电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宗青胡章平姜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众金增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