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氨挥发气体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37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氨挥发气体收集装置,涉及农田土壤气体收集技术领域,包括收集桶,收集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叉针,所述收集桶上固定安装有恒压管,所述收集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部密封板,顶部密封板上固定安装有吸气管,吸气管上设置有进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过滤环中设置磷酸甘油,可以吸收更多的氨气,从而解决需要定期对浸泡了磷酸甘油的盖面进行更换的问题;可将外部的风能转化为驱动收集桶内部空气流动的动能,并且任意风向均可驱动;可以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收集桶中,同时可以防止飞虫进入收集桶中。以防止飞虫进入收集桶中。以防止飞虫进入收集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氨挥发气体收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土壤气体收集
,具体为一种小型氨挥发气体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氨挥发,是指氨自土壤表面(旱地)、田面水表面(水田)或植物表面逸散至大气中的过程。它是农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当土表、田面水表面或植物外体空间的氨分压大于其上方空气中的氨分压时,这一过程即可发生。氨挥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土壤性质、环境因素、肥料种类以及管理措施等。
[0003]为此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21914239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收集作物根系重叠区土壤温室气体和氨挥发的装置,但是该技术方案需要定期的对海绵继续更换,并且顶部的海绵还容易积累灰尘,从而影响透气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氨挥发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收集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叉针,所述收集桶上固定安装有恒压管,所述收集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部密封板,顶部密封板上固定安装有吸气管,吸气管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收集桶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环,过滤环内设置有均匀板,均匀板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过滤环上还固定安装有密封板,密封板上固定安装有排气管,排气管内设置有过滤棉塞,所述顶部密封板上固定安装有气泵,气泵的输入端与吸气管相连接,气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排入气管,排入气管延伸至过滤环内壁的底部;所述收集桶的顶端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外壳,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进气窗和第二进气窗,所述顶部密封板上固定安装有动力罩支架,动力罩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底部动力罩和顶部动力罩,底部动力罩和顶部动力罩内分别转动安装有底部动力扇和顶部动力扇;所述顶部密封板上通过转动架转动安装有自动切换部,所述自动切换部包括两个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棘轮组件和第二棘轮组件,所述第一棘轮组件的内棘轮上固定安装有切换齿轮,切换齿轮与气泵的输入轴通过转向齿轮齿轮传动,所述第二棘轮组件的内棘轮通过带传动组件与气泵的输入轴传动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恒压管位于收集桶内部的一端垂直朝上,恒压管位于收集桶外部的一端垂直朝下,且恒压管的内部同样设置有过滤棉塞。
[0006]优选地,所述底部动力罩和顶部动力罩的轴线空间垂直,所述顶部动力扇的侧方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侧齿轮,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盖板,顶部盖板上转动安装有两个顶部驱动带轮,顶部驱动带轮的侧方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与侧齿轮相啮合。
[0007]优选地,所述底部动力扇的侧方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两个底部驱动带轮。
[0008]优选地,所述转向齿轮固定安装在气泵的输入轴上。
[0009]优选地,其中一个切换组件中第一棘轮组件和第二棘轮组件的外棘轮与两个底部
驱动带轮通过两个底部传动带传动连接。
[0010]优选地,另一个切换组件中第一棘轮组件和第二棘轮组件的外棘轮与两个顶部驱动带轮通过两个顶部传动带传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棘轮组件内棘轮的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所述第二棘轮组件内棘轮的运动方向为逆时针。
[0012]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过滤环中设置磷酸甘油,可以吸收更多的氨气,从而解决需要定期对浸泡了磷酸甘油的盖面进行更换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可将外部的风能转化为驱动收集桶内部空气流动的动能,并且任意风向均可驱动;(3)本专利技术可以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收集桶中,同时可以防止飞虫进入收集桶中。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恒压管安装位置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环处结构拆分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动力罩安装结构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切换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切换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1

收集桶;102

过滤环;103

均匀板;1031

透气孔;104

密封板;105

排气管;106

顶部密封板;107

吸气管;1071

进气口;108

气泵;109

排入气管;110

过滤棉塞;111

恒压管;112

固定叉针;201

外壳;2011

第一进气窗;2012

第二进气窗;202

顶部盖板;203

动力罩支架;204

底部动力罩;205

顶部动力罩;206

顶部动力扇;207

底部动力扇;208

侧齿轮;209

被动齿轮;210

顶部驱动带轮;211

顶部传动带;212

底部传动带;213

底部驱动带轮;301

转向齿轮;302

切换齿轮;303

第一棘轮组件;304

第二棘轮组件;305

带传动组件;4

转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4]如图1

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氨挥发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101,收集桶1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叉针112,收集桶101上固定安装有恒压管111,收集桶1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部密封板106,顶部密封板106上固定安装有吸气管107,吸气管107上设置有进气口1071,收集桶101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环102,过滤环102内设置有均匀板103,均匀板103上开设有透气孔1031,过滤环102上还固定安装有密封板104,密封板104上固定安装有排气管105,排气管105内设置有过滤棉塞110,顶部密封板106上固定安装有气泵108,气泵108的输入端与吸气管107相连接,气泵10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排入气管109,排入气管109延伸至过滤环102内壁的底部;恒压管111位于收集桶101内部的一端垂直朝上,恒压管111位于收集桶101外部的一端垂直朝下,且恒压管111的内部同样设置有过滤棉塞
110。
[0025]收集桶101的顶端还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外壳201,外壳201上开设有第一进气窗2011和第二进气窗2012,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氨挥发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101),收集桶(1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叉针(1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101)上固定安装有恒压管(111),所述收集桶(1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部密封板(106),顶部密封板(106)上固定安装有吸气管(107),吸气管(107)上设置有进气口(1071),所述收集桶(101)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环(102),过滤环(102)内设置有均匀板(103),均匀板(103)上开设有透气孔(1031),所述过滤环(102)上还固定安装有密封板(104),密封板(104)上固定安装有排气管(105),排气管(105)内设置有过滤棉塞(110),所述顶部密封板(106)上固定安装有气泵(108),气泵(108)的输入端与吸气管(107)相连接,气泵(10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排入气管(109),排入气管(109)延伸至过滤环(102)内壁的底部;所述收集桶(101)的顶端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外壳(201),外壳(201)上开设有第一进气窗(2011)和第二进气窗(2012),所述顶部密封板(106)上固定安装有动力罩支架(203),动力罩支架(203)上固定安装有底部动力罩(204)和顶部动力罩(205),底部动力罩(204)和顶部动力罩(205)内分别转动安装有底部动力扇(207)和顶部动力扇(206);所述顶部密封板(106)上通过转动架(4)转动安装有自动切换部,所述自动切换部包括两个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棘轮组件(303)和第二棘轮组件(304),所述第一棘轮组件(303)的内棘轮上固定安装有切换齿轮(302),切换齿轮(302)与气泵(108)的输入轴通过转向齿轮(301)齿轮传动,所述第二棘轮组件(304)的内棘轮通过带传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震徐玉鹏王茹芳曹平平赵晓龙郭雪蕊卢相义滕霄刘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