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组件及包括其的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32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及包括其的电芯,电芯组件包括多个极耳多个极耳沿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且相互焊接形成极耳组,极耳组具有第一预焊区和第二预焊区,极耳组位于第一预焊区内的第一极耳部用于与压紧装置配合,第一极耳部在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两端沿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朝向第一极耳部的中心压紧;极耳组位于第二预焊区内的第二极耳部中的多个极耳相互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紧装置对第一极耳部进行加压操作,对极耳组中的多个极耳进行收束,方便后续对第二预焊区内的多个极耳进行焊接,还能够减少第一极耳部的紧绷程度,降低第一极耳部弯折时受到的应力,降低焊接处开裂的可能性,提高电芯的质量。提高电芯的质量。提高电芯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组件及包括其的电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组件及包括其的电芯。

技术介绍

[0002]电芯包括电芯组件、壳体、盖板和极柱,电芯组件容纳于壳体内部,盖板覆盖在壳体的开口处,通过与壳体的配合实现对电芯组件的密封,极柱设置在盖板上,极柱与电芯组件中的极耳组电连接,用于实现电流的传输。
[0003]对于电芯而言,无论是卷绕式的电芯组件还是叠片式的电芯组件,极耳组与盖板上极柱的连接效果都会极大影响电芯的品质。例如,当极耳组与极柱的接触面积较小时,会导致过流面积不足,难以维持大倍率充放电,电芯的温升加剧,影响电芯性能;当极耳组与极柱焊接拉力不够时,会造成虚焊,降低焊接效果;此外,极耳组与极柱焊接区域容易开裂等原因,都会造成一系列电芯的品质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实现极耳组和极柱连接的方式是在极耳组和极柱之间增加转接片,具体地,先采用超声焊将极耳组焊接到转接片上,再将转接片通过激光焊接到极柱上。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转接片的存在增加了生产工序,增大了生产成本;其二,超声焊接极耳组的焊印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组件,包括多个极耳和多个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的极片,所述极耳和所述极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极耳在第一方向上外露于所述极片,多个所述极耳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且相互焊接形成极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具有第一预焊区和第二预焊区,所述第一预焊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预焊区朝向所述极片的一侧;所述极耳组位于所述第一预焊区内的部分为第一极耳部,所述第一极耳部用于与压紧装置配合,所述第一极耳部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两端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极耳部的中心压紧;所述极耳组位于所述第二预焊区内的部分为第二极耳部,所述第二极耳部中的多个所述极耳相互焊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芯组件的长度方向或所述电芯组件的高度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部采用弧形压紧的方式进行压紧,所述第一极耳部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两端面均为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极耳部中心弯曲的曲面;或者,所述第一极耳部采用斜面压紧的方式进行压紧,所述第一极耳部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两端面均为自远离所述第二极耳部的一端到靠近所述第二极耳部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极耳部中心倾斜的斜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还包括第三预焊区,所述第三预焊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预焊区远离所述极片的一侧;所述极耳组位于所述第三预焊区内的部分为第三极耳部,所述第三极耳部用于与所述压紧装置配合,所述第三极耳部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两端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三极耳部的中心压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极耳部采用弧形压紧的方式进行压紧,所述第三极耳部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两端面均为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三极耳部中心弯曲的曲面;或者,所述第三极耳部采用斜面压紧的方式进行压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伟张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