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及其制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408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及其制配方法,涉及阻垢缓蚀剂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成分制成:风化煤、淀粉、马来酸酐、尿素、蒸馏水、氨水、二水氯化钙、接枝壳聚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阻垢缓蚀剂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其抗垢作用明显优于常规的阻垢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阻垢缓蚀剂对于垢晶坯的所需的晶核起到一定的封闭作用,使垢晶难以生成,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阻垢性能。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阻垢性能。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阻垢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及其制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阻垢缓蚀剂
,特别是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及其制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地对水的需求在日益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水的中水回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0003]“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0004]在针对中水回用的过程中,需要用反渗透膜去除杂质,但由于中水中含有磷等元素,使得反渗透膜的表面容易积攒无机盐污垢,若不及时加以处理,则会出现反渗透膜表面结垢现象,进而影响反渗透膜的正常使用,造成后续水处理出现问题。
[0005]针对反渗透膜结垢的处理方法是使用阻垢缓蚀剂,现有技术中的阻垢缓蚀剂在使用时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传统阻垢缓蚀剂的发展经历了铬酸盐、聚磷酸盐、有机磷酸盐等阶段,而这些阻垢剂会对环境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破坏。
[0006]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及其制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制成:
[0010]风化煤70

80份、淀粉7

8份、马来酸酐10

12份、尿素6

8份、蒸馏水80

90份、氨水25

30份、二水氯化钙1

1.5份、接枝壳聚糖4

6份。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风化煤中腐殖酸含量大于72%。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淀粉为大豆淀粉与玉米淀粉混合而成;
[0013]其中大豆淀粉与玉米淀粉混合质量比为1:5

6。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淀粉经过改性处理:
[0015]首先,将100g的淀粉添加到搅拌机中,然后再添加300mL的水,搅拌均匀,得到淀粉浆液;
[0016]加热淀粉浆液温度至85℃,保温搅拌40min,然后再向淀粉浆液中添加3

5g的丙烯酸,以500r/min转速搅拌30min,再添加1

1.8g的亚磷酸,继续搅拌1小时;
[0017]然后再进行保温静置4小时后,进行干燥,即可。
[00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中搅拌的转速为800r/min。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速率为1℃/s;
[0020]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
[00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风化煤与淀粉混合重量份比为10:1。
[002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氨水质量分数为10

12%;
[0023]所述接枝壳聚糖制备方法为:
[0024]首先,进行称取1.5g的壳聚糖缓慢添加到100mL的浓度为0.2mo l/L的盐酸溶液中;
[0025]采用浓度为2mo l/L氢氧化钠溶液对上述体系进行调节pH至5.0,然后再进行搅拌5min;
[0026]再向上述体系中添加50mL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15min,得到壳聚糖混合溶液;
[0027]称取0.2g的2

苯乙基苯甲酸并进行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同时以100r/min转速搅拌混合10min;
[0028]然后再向上述体系中进行添加上述制备得到的壳聚糖溶液,在常温温度下进行搅拌30min,搅拌转速为200r/min,然后再调节体系pH至5.0,继续保持2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10小时,得到混合液;
[0029]最后对上述制备得到的混合液采用用去离子水进行透析处理48h,在对得到的混合液进行透析处理后,得到透析液,再对透析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接枝壳聚糖。
[0030]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的制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1)按各重量份称取风化煤、淀粉、马来酸酐、尿素、蒸馏水、氨水、二水氯化钙;
[0032](2)将蒸馏水平均分成两份;
[0033](3)将马来酸酐添加到一份蒸馏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再依次添加淀粉、尿素,搅拌混合均匀,在60℃下保温搅拌1小时,得到中间料;
[0034](4)将二水氯化钙添加到另一份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再添加风化煤,继续搅拌30min,再添加氨水,调节温度至45℃,保温搅拌1小时,然后再添加中间料,调节温度至60℃,保温搅拌4小时,经过高速离心1小时,然后静置,过滤,得到过滤液;
[0035](5)对过滤液进行干燥,得到阻垢缓蚀剂。
[003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干燥为喷雾干燥的方式。
[0037]有益效果: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阻垢缓蚀剂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其抗垢作用明显优于常规的阻垢剂。
[0039]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阻垢缓蚀剂对于垢晶坯的所需的晶核起到一定的封闭作用,使垢晶难以生成,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阻垢性能,并且,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阻垢缓蚀剂还具有优异的分散性能,能够均匀分散在水体中,均匀稳定的保持着阻垢缓蚀功能,这主要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阻垢缓蚀剂均匀分散在水体后,其活性基团还能够紧紧的吸附在垢晶表面,当活性基团吸附在垢晶表面后,能够促使垢晶表面发生畸变,同时活性基团上连接的其它基团会依附在垢晶表面,能够极大程度上阻碍垢晶表面聚集、长大,从而达到的优异的阻垢效果。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实施例与对比例阻垢率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实施例1
[0043]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制成:
[0044]风化煤70份、淀粉7份、马来酸酐10份、尿素6份、蒸馏水80份、氨水25份、二水氯化钙1份、接枝壳聚糖4份;风化煤中腐殖酸含量大于72%;淀粉为大豆淀粉与玉米淀粉混合而成;
[0045]其中大豆淀粉与玉米淀粉混合质量比为1:5;所述淀粉经过改性处理:
[0046]首先,将100g的淀粉添加到搅拌机中,然后再添加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制成:风化煤70

80份、淀粉7

8份、马来酸酐10

12份、尿素6

8份、蒸馏水80

90份、氨水25

30份、二水氯化钙1

1.5份、接枝壳聚糖4

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化煤中腐殖酸含量大于7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大豆淀粉与玉米淀粉混合而成;其中大豆淀粉与玉米淀粉混合质量比为1:5

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经过改性处理:首先,将100g的淀粉添加到搅拌机中,然后再添加300mL的水,搅拌均匀,得到淀粉浆液;加热淀粉浆液温度至85℃,保温搅拌40min,然后再向淀粉浆液中添加3

5g的丙烯酸,以500r/min转速搅拌30min,再添加1

1.8g的亚磷酸,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再进行保温静置4小时后,进行干燥,即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中搅拌的转速为800r/min。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速率为1℃/s;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阻垢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化煤与淀粉混合重量份比为10: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中水回用于反渗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平郭茹辉闫美芳高玉华郑玉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