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张阳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一体化登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385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登杆作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一体化登杆装置,包括坐式登杆、脚踏登杆以及登杆控制系统,所述坐式登杆经两根伸缩带与脚踏登杆连接,所述坐式登杆和脚踏登杆均包括支撑杆、防滑橡胶块、机械按钮等零部件,所述登杆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伸缩电机、信号收发器、压力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缓解了检修人员的疲劳尤其是脚部疲劳,减少了检修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操作简单方便,操作人员无需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上杆技术经验才能使用,亦无需进行长时间专业训练,适用范围广,降低了运维成本。降低了运维成本。降低了运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一体化登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登杆作业工具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一体化登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脚扣式登杆器和踏板式登高板爬杆是目前电力行业最常见的两种登杆作业工具。登杆器虽然结构简单但对使用者的技术经验有极高要求,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者将卡钩从电线杆上短时脱离,仅凭一只脚受力容易发生危险,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而如果长时间使用的话,重力主要集中在使用者的其中一只脚上,极易造成使用者的脚部疲劳,使脚扣在检修时容易脱落,造成一定安全隐患。
[0003]登高板爬杆则需要使用者经长时间的练习、训练并拥有较强的身体素质才能支撑身体完成上杆,容易因检修人员的体力不支而影响了检修进度。同时登高板常年使用后绳子或连接处容易出现线磨损,造成安全隐患。
[0004]当前配电线路规模越来越大,支线也越来越多,在供电服务的压力下,停电机会越来越少,导致一次运维工作量陡增。运维人员无论是使用脚扣式登杆器还是登高板爬杆都会因重复攀爬而消耗大量体力,加大了发生事故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一体化登杆装置,通过设置坐式登杆和脚踏登杆并由单片机、信号收发器、压力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组成控制系统对这两组登杆进行控制,使得检修人员通过控制坐式登杆和脚踏登杆上下配合移动来完成登杆检修工作。本装置操作简单,无需操作人员进行长时间专业训练后才能使用,亦无需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上杆经验才能完成上杆,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一体化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式登杆(1)、脚踏登杆(2)以及登杆控制系统,所述坐式登杆(1)的左侧经第一伸缩带(3)与脚踏登杆(2)的左侧连接,所述坐式登杆(1)的右侧经第二伸缩带(4)与脚踏登杆(2)的右侧连接;所述坐式登杆(1)包括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顶端经第一合页(30)与第一半圆环(23)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23)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块(26),所述第一连接块(2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横向螺纹孔(27),所述第一连接块(26)与第一半圆环(23)焊接的那一端还焊接有第一挂环(24),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卡槽(8),所述第一卡槽(8)上安装有第一机械按钮(9),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卡槽(10),所述第二卡槽(10)上安装有第二机械按钮(11),所述第一卡槽(8)与第二卡槽(10)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杆(7),所述第一横杆(7)的两端分别被第一机械按钮(9)、第二机械按钮(11)卡住,所述第一支撑杆(5)上还安装有第一伸缩电机(18),所述第一伸缩电机(18)的输出轴经第一万向节联轴器(19)与第一弹性铁丝(2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铁丝(2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钩子(25),所述第一钩子(25)钩住第一挂环(24),所述第一弹性
铁丝(20)上设置有三块第一方形防滑橡胶块(21),每一块所述方形防滑橡胶块(21)均通过N根第一连接杆(22)与第一弹性铁丝(20)连接,其中任意两块方形防滑橡胶块(21)上各设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顶端为开口设计,开口下方设置有第二横向螺纹孔(28),当第一连接块(26)经顶端开口插入第二支撑杆(6)时,所述第一横向螺纹孔(27)的圆心与第二横向螺纹孔(28)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螺纹孔的直径大小一致,此时第一螺栓(31)穿过第一横向螺纹孔(27)、第二横向螺纹孔(28)将第一半圆环(23)与第二支撑杆(6)锁紧,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还连接有网兜(29);同时按下第一机械按钮和第二机械按钮,第一横杆跳出卡槽,这时工作人员双手将第一机械按钮和第二机械按钮向前推或向后拉,就会带动第一横杆向前或向后移动即贴近电线杆或远离电线杆。
[0007]所述脚踏登杆(2)包括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4),所述第三支撑杆(33)的顶端经第二合页(58)与第二半圆环(52)连接,所述第二半圆环(52)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连接块(53),所述第二连接块(5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横向螺纹孔(54),所述第二连接块(53)与第二半圆环(52)焊接的那一端还焊接有第二挂环(55),所述第三支撑杆(33)上安装有第二伸缩电机(45),所述第二伸缩电机(45)的输出轴经第二万向节联轴器(46)与第二弹性铁丝(51)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铁丝(5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钩子(56),所述第二钩子(56)钩住第二挂环(55),所述第二弹性铁丝(51)上设置有三块第二方形防滑橡胶块(68),每一块所述方形防滑橡胶块(68)均通过N根第二连接杆(69)与第二弹性铁丝(51)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34)的顶端为开口设计,开口下方设置有第四横向螺纹孔(57),当第二连接块(53)经顶端开口插入第四支撑杆(34)时,所述第三横向螺纹孔(54)的圆心与第四横向螺纹孔(57)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螺纹孔的直径大小一致,此时第二螺栓(59)穿过第三横向螺纹孔(54)、第四横向螺纹孔(57)将第二半圆环(52)与第四支撑杆(34)锁紧;所述第三支撑杆(33)中部设置有第一滑轨(36),所述第一滑轨(36)上安装有第一滑块(37),所述第四支撑杆(34)中部设置有第二滑轨(39),所述第二滑轨(39)上安装有第二滑块(38),所述第一滑块(37)与第二滑块(38)位于同一水平线且两块滑块之间焊接有第二横杆(35),所述第三支撑杆(33)上还安装有第三伸缩电机(47),所述第三伸缩电机(47)的输出轴经第三万向节联轴器(48)与第一推杆(16)连接,所述第一推杆(16)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7)焊接,所述第四支撑杆(34)上安装有第四伸缩电机(49),所述第四伸缩电机(49)的输出轴经第四万向节联轴器(50)与第二推杆(17)连接,所述第二推杆(17)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38)焊接,所述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4)之间还焊接有第三横杆(43)和第四横杆(44),所述第三横杆(43)和第四横杆(44)焊接有左脚踏板(40)和右脚踏板(41),每一块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两根固定绳(42);滑块下面安装有滑轮,使得滑块可以在滑轨上滑动。
[0008]所述登杆控制系统包括坐式登杆控制系统和脚踏登杆控制系统,所述坐式登杆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模块U1,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U1的5V电源端与第一直流电源V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U1的第2引脚D2经第三机械开关B3接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U1的第3引脚D3与第一伸缩电机M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IN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电机M1的电源正输入端V+与第一直流电源V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电机M1的电源负输入端V

接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U1的第6引脚D6PWM与第一信号收发器Q1的数字信号端Data
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Q1的电源端VCC与第一直流电源V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一体化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式登杆(1)、脚踏登杆(2)以及登杆控制系统,所述坐式登杆(1)的左侧经第一伸缩带(3)与脚踏登杆(2)的左侧连接,所述坐式登杆(1)的右侧经第二伸缩带(4)与脚踏登杆(2)的右侧连接;所述坐式登杆(1)包括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顶端经第一合页(30)与第一半圆环(23)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23)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块(26),所述第一连接块(2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横向螺纹孔(27),所述第一连接块(26)与第一半圆环(23)焊接的那一端还焊接有第一挂环(24),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卡槽(8),所述第一卡槽(8)上安装有第一机械按钮(9),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卡槽(10),所述第二卡槽(10)上安装有第二机械按钮(11),所述第一卡槽(8)与第二卡槽(10)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杆(7),所述第一横杆(7)的两端分别被第一机械按钮(9)、第二机械按钮(11)卡住,所述第一支撑杆(5)上还安装有第一伸缩电机(18),所述第一伸缩电机(18)的输出轴经第一万向节联轴器(19)与第一弹性铁丝(2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铁丝(2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钩子(25),所述第一钩子(25)钩住第一挂环(24),所述第一弹性铁丝(20)上设置有三块第一方形防滑橡胶块(21),每一块所述方形防滑橡胶块(21)均通过N根第一连接杆(22)与第一弹性铁丝(20)连接,其中任意两块方形防滑橡胶块(21)上各设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顶端为开口设计,开口下方设置有第二横向螺纹孔(28),当第一连接块(26)经顶端开口插入第二支撑杆(6)时,所述第一横向螺纹孔(27)的圆心与第二横向螺纹孔(28)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螺纹孔的直径大小一致,此时第一螺栓(31)穿过第一横向螺纹孔(27)、第二横向螺纹孔(28)将第一半圆环(23)与第二支撑杆(6)锁紧,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还连接有网兜(29);所述脚踏登杆(2)包括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4),所述第三支撑杆(33)的顶端经第二合页(58)与第二半圆环(52)连接,所述第二半圆环(52)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连接块(53),所述第二连接块(5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横向螺纹孔(54),所述第二连接块(53)与第二半圆环(52)焊接的那一端还焊接有第二挂环(55),所述第三支撑杆(33)上安装有第二伸缩电机(45),所述第二伸缩电机(45)的输出轴经第二万向节联轴器(46)与第二弹性铁丝(51)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铁丝(5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钩子(56),所述第二钩子(56)钩住第二挂环(55),所述第二弹性铁丝(51)上设置有三块第二方形防滑橡胶块(68),每一块所述方形防滑橡胶块(68)均通过N根第二连接杆(69)与第二弹性铁丝(51)连接,其中任意两块方形防滑橡胶块(68)上各设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第四支撑杆(34)的顶端为开口设计,开口下方设置有第四横向螺纹孔(57),当第二连接块(53)经顶端开口插入第四支撑杆(34)时,所述第三横向螺纹孔(54)的圆心与第四横向螺纹孔(57)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螺纹孔的直径大小一致,此时第二螺栓(59)穿过第三横向螺纹孔(54)、第四横向螺纹孔(57)将第二半圆环(52)与第四支撑杆(34)锁紧;所述第三支撑杆(33)中部设置有第一滑轨(36),所述第一滑轨(36)上安装有第一滑块(37),所述第四支撑杆(34)中部设置有第二滑轨(39),所述第二滑轨(39)上安装有第二滑块(38),所述第一滑块(37)与第二滑块(38)位于同一水平线且两块滑块之间焊接有第二横杆(35),所述第三支撑杆(33)上还安装有第三伸缩电机(47),所述第三伸缩电机(47)的输出轴经第三万向节联轴器(48)与第一推杆(16)连接,所述第一推杆(16)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7)焊接,所述第四支撑杆(34)上安装有第四伸缩电机(49),所述第四伸缩电机(49)的
输出轴经第四万向节联轴器(50)与第二推杆(17)连接,所述第二推杆(17)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38)焊接,所述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4)之间还焊接有第三横杆(43)和第四横杆(44),所述第三横杆(43)和第四横杆(44)焊接有左脚踏板(40)和右脚踏板(41),每一块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两根固定绳(42);所述登杆控制系统包括坐式登杆控制系统和脚踏登杆控制系统,所述坐式登杆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模块U1,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U1的5V电源端与第一直流电源V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U1的第2引脚D2经第三机械开关B3接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U1的第3引脚D3与第一伸缩电机M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IN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电机M1的电源正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张阳岑斌彭情张籍文韦业至石坤霖周文能陈树宁韦良恒韦慧语陈皓哲蓝旭全韦慧梅
申请(专利权)人:李张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