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73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桥结构,其包括:第一腹板、第二腹板、顶板、支撑板、底板;支撑板的上端与顶板连接,支撑板的下端与底板连接;其中,底板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的宽度小于顶板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宽度;第一水平直线方向与第二水平直线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腹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镂空窗;所述第二腹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镂空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改变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的斜率来限制底板的宽度,同时将底板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小于顶板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宽度,从而降低底板的材料用料,其次,第一镂空窗和第二镂空窗的设置能够减轻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的自重,使整体自重更轻,使本申请的天桥结构更加节省材料。加节省材料。加节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天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人行天桥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行交通功能的基础上,逐渐向结构轻巧、造型独特、跨度较大、承载力高、安装便利的综合性要求迈进。
[0003]现有大多的天桥使用混凝土制作,并且结构如图1所示,底板较宽,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的斜率较陡,但由于在天桥结构中底板对整体结构抗弯承载能力贡献小,因此,底板过宽会导致底板的材料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大多混凝土天桥腹板较陡,底板较宽,整体较厚重,而底板混凝土对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贡献小,底板的材料利用效果较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天桥结构,其包括:第一腹板、第二腹板、沿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延伸的顶板、沿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沿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延伸的底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腹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第二腹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
[0006]其中,所述底板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的宽度小于所述顶板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具有相平行的第一直线侧边和第二直线侧边,所述第一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直线侧边连接,所述第二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直线侧边连接;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腹板上沿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镂空窗;所述第二腹板上沿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镂空窗。
[0007]可选的,所述顶板为超高性能混凝土顶板;所述支撑板为超高性能混凝土支撑板;底板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底板;所述第一腹板为第一超高性能混凝土腹板;所述第二腹板为第二超高性能混凝土腹板。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腹板的斜率小于0.7;所述第二腹板的斜率小于0.7。
[0009]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镂空窗在所述第一腹板上沿第一水平直线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镂空窗的截面呈长方形;相邻的两个第一镂空窗之间的距离为F2;所述第一镂空窗在第一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宽度为F1;所述F1/F2≥6。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h;所述顶板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宽度为c;c/h≥3。
[0011]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二镂空窗在所述第二腹板上沿第一水平直线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镂空窗的截面呈长方形;相邻的两个第二镂空窗之间的距离为F4;所述第二镂空窗在第一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宽度为F3;F3/F4≥6。
[0012]可选的,所述顶板在第一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具有第一端端部和第二端端部;在所述第一端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预留灌浆孔;在所述第二端端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预留灌浆孔。
[0013]可选的,所述底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关于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板的凹陷部朝向所述顶板;所述弧形板在所述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具有相平行的第一直线侧边和第二直线侧边;所述第一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直线侧边连接;所述第二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直线侧边连接。
[001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天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改变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的斜率来限制底板的宽度,同时将底板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小于顶板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宽度,从而降低底板的材料用料,其次,第一镂空窗和第二镂空窗的设置能够减轻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的自重,使整体自重更轻,使本申请的天桥结构更加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技术中天桥结构;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天桥结构的侧视图;
[0018]图3是图2中A

A的剖视图;
[0019]图4是图2中B

B的剖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天桥结构的侧视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天桥结构与预制墩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2]图7是图6中C

C的剖视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天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第一腹板;11、第一镂空窗;2、第二腹板;21、第二镂空窗;3、顶板;31、第一预留灌浆孔;32、第二预留灌浆孔;4、支撑板;5、底板;6、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6]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0027]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0028]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
[0029]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30]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0031]如图2

图5、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天桥结构,其包括:沿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延伸的顶板3、沿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延伸的支撑板4、沿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延伸的底板5、第一腹板1、第二腹板2;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与所述顶板3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5连接。所述第一腹板1的上端与所述顶板3连接,所述第一腹板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5连接。所第二腹板2的上端与所述顶板3连接,所述第二腹板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5连接。所述第一腹板1和所述第二腹板2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4的相对两侧。
[0032]其中,所述底板5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的宽度小于所述顶板3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底板5在所述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具有相平行的第一直线侧边和第二直线侧边,所述第一腹板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直线侧边连接,所述第二腹板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直线侧边连接;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腹板1的斜率小于0.7;所述第二腹板2的斜率小于0.7;所述第一腹板上沿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镂空窗;所述第二腹板上沿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腹板、第二腹板、沿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延伸的顶板、沿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沿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延伸的底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腹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第二腹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底板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的宽度小于所述顶板在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水平直线方向上具有相平行的第一直线侧边和第二直线侧边,所述第一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直线侧边连接,所述第二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直线侧边连接;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直线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腹板上沿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镂空窗;所述第二腹板上沿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镂空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为超高性能混凝土顶板;所述支撑板为超高性能混凝土支撑板;底板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底板;所述第一腹板为第一超高性能混凝土腹板;所述第二腹板为第二超高性能混凝土腹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的斜率小于0.7;所述第二腹板的斜率小于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浩淼徐家慧曾奔孙全利何杨许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