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63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包括重力热管本体,所述重力热管本体一端的外壁设置有卡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重力热管本体的一端与另一重力热管本体对接,然后将连接套通过卡接组件套接在重力热管本体一端的外壁,然后滑动定位套,使定位套的一端套接在连接套的外壁,并通过连接组件将两个定位套对接,即可达到稳固定位套位置的作用,从而使定位套达到稳固连接套位置的作用,以完成重力热管本体的对接工作,不仅在将重力热管本体对接时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可有效提升重力热管本体对接处的稳定,避免对重力热管本体对接处的密封性造成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地热换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热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清洁、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可分为水热型地热能和干热岩型地热能,随着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地热能的分类,通常分为以供暖、温泉、洗浴和大棚种植为代表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利用地热资源直接发电的干热岩资源。
[0003]干热岩地热供暖技术的关键是对深层地下干热岩层地热的提取,目前主要采取超长重力热管技术实现对干热岩层地热的利用,例如申请号为CN202221506896.7的一种超长重力热管供热装置,将蒸汽管设于绝热段中,冷凝水进入蒸发段后吸收高温热量变为蒸汽后上升进入蒸汽管中,通过绝热段后进入换热器中,蒸汽释放热量变为冷凝水通过冷水管道进入回流座中,然后进入冷凝水回流区中落下,最终进入蒸发段,进行蒸发冷凝的重复循环,实现了对地热的利用。
[0004]但是重力热管往往需要伸入地下1.5~2km,因此需要将大量的重力热管相连接,传统的连接方式多为焊接或将重力热管直接插接在另一重力热管中,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在使用时,直接插接连接容易出现重力热管脱落分离的情况,而焊接则容易在焊接位置出现孔洞等情况,以对重力热管连接处的密封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热换热用的重力热管以传统方式进行连接,不仅容易出现重力热管分离的情况,而且容易对重力热管连接处的密封性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包括重力热管本体,所述重力热管本体一端的外壁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重力热管本体的一端的外壁通过卡接组件套接有连接套,所述重力热管本体的一端通过连接套连接有另一重力热管本体,所述重力热管本体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一端套接在连接套的外壁,所述定位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定位套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另一定位套对接。
[000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连接块与连接槽,所述连接块安装在重力热管本体一端的外壁,所述连接槽开设在连接套的内壁,所述连接块插接在连接槽的内部。
[000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安装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的内壁与连接块的外壁贴合。
[00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的侧壁安装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
封垫与另一连接套的侧壁贴合。
[0011]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杆与螺纹槽,所述螺杆转动连接在定位套的一端,所述螺纹槽开设在另一定位套的一端,所述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槽的内部。
[00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套的一端开设有转槽,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通过定位组件转动连接在转槽的内部。
[0013]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与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安装在螺杆的另一端,所述定位槽开设在转槽的内壁,所述定位块转动连接在定位槽的内部。
[001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一侧与另一定位套贴合。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第一、在将重力热管本体对接时,将重力热管本体的一端与另一重力热管本体对接,然后将连接套通过卡接组件套接在重力热管本体一端的外壁,即可通过连接套将两个重力热管本体对接,然后滑动定位套,使定位套的一端套接在连接套的外壁,并通过连接组件将两个定位套对接,即可达到稳固定位套位置的作用,从而使定位套达到稳固连接套位置的作用,以完成重力热管本体的对接工作,不仅在将重力热管本体对接时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可有效提升重力热管本体对接处的稳定,避免对重力热管本体对接处的密封性造成影响;
[0017]第二、在将定位套的一端套接在连接套的外壁后,转动螺杆,并通过定位组件将螺杆稳固在转槽的内部,避免螺杆与定位套分离,即可使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槽与另一定位套相连接,随后转动螺帽,使螺帽与另一定位套贴合,即可使螺帽达到锁死螺杆的作用,以避免螺杆出现回转的情况,从而使连接组件达到将定位套对接的作用,以使定位套达到稳固连接套位置的作用,避免连接套脱落而影响重力热管本体的对接位置。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1、重力热管本体,2、卡接组件,21、连接块,22、连接槽,23、第一密封垫,3、连接套,31、第二密封垫,4、定位套,5、连接组件,51、转槽,52、螺杆,53、螺纹槽,54、定位组件,541、定位块,542、定位槽,56、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参考图1

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包括重力热管本体1,重力热管本体1一端的外壁设置有卡接组件2,重力热管本体1的一端的外壁通过卡接组件2套接有连接套3,重力热管本体1的一端通过连接套3连接有另一重力热管本体1,重力热管本体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定位套4,定位套4的一端套接在连接套3的外壁,定位套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5,定位套4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5与另一定位套4对接;
[0024]通过将重力热管本体1的一端与另一重力热管本体1对接,然后将连接套3通过卡接组件2套接在重力热管本体1一端的外壁,即可通过连接套3将两个重力热管本体1对接,然后滑动定位套4,使定位套4的一端套接在连接套3的外壁,并通过连接组件5将两个定位套4对接,即可达到稳固定位套4位置的作用,从而使定位套4达到稳固连接套3位置的作用,从而完成重力热管本体1的对接工作。
[0025]实施例2
[0026]参考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将连接套3与重力热管本体1对接的目的,本实施例对卡接组件2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卡接组件2包括连接块21与连接槽22,连接块21安装在重力热管本体1一端的外壁,连接槽22开设在连接套3的内壁,连接块21插接在连接槽22的内部;通过将连接套3的内壁与重力热管本体1一端的外壁贴合,并使连接块21插接在连接槽22的内部,即可使连接套3通过卡接组件2限制重力热管本体1的位置,以达到将重力热管本体1对接的作用。
[0027]参考图3,为了达到密封连接槽22与连接块21对接处的目的,本实施例的连接槽22的内壁安装有第一密封垫23,第一密封垫23的内壁与连接块21的外壁贴合;通过在连接槽22的内壁安装第一密封垫23,并使第一密封垫23的内壁与连接块21的外壁贴合,即可达到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热管本体(1),所述重力热管本体(1)一端的外壁设置有卡接组件(2),所述重力热管本体(1)的一端的外壁通过卡接组件(2)套接有连接套(3),所述重力热管本体(1)的一端通过连接套(3)连接有另一重力热管本体(1),所述重力热管本体(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定位套(4),所述定位套(4)的一端套接在连接套(3)的外壁,所述定位套(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5),所述定位套(4)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5)与另一定位套(4)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2)包括连接块(21)与连接槽(22),所述连接块(21)安装在重力热管本体(1)一端的外壁,所述连接槽(22)开设在连接套(3)的内壁,所述连接块(21)插接在连接槽(2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22)的内壁安装有第一密封垫(23),所述第一密封垫(23)的内壁与连接块(21)的外壁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换热的超长重力热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3)的侧壁安装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玲珑张心勇李秀海张旭临左稷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