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610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控制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包括控制柜和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连接于控制柜的下表面四角,所述控制柜的内部后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升降单元,所述升降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吹风单元和加热单元。该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通过设置吹风单元来产生风力,对控制柜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除湿降温,当湿度过大时,启动加热单元来加热空气,配合吹风单元形成热风,从而加速对控制柜内部进行除湿,通过设置升降装置来带动除湿装置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除湿装置均匀的对整个控制柜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吹风除湿,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柜
,具体为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

技术介绍

[0002]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设备,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目前大多数控制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未设置除湿结构,尤其是在潮湿天气,潮气易进入控制柜内部,易造成电路老化,而进入柜体内部的潮气只能从散热口排出,大大降低了控制柜的除湿性能。
[0003]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5681490U所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在使用时,首先通过风扇向柜体内送风,继而在柜体内部形成气流风道,柜体内的潮气随着气流穿过导气开口并进入柜体两侧设置的罩体中,由于内置限位板上开凿有长条形开口,确保进入罩体内的气流能够在内置限位板两侧的区间自由流通,使活性炭颗粒能够对气流中的潮气进行充分吸收,若活性炭颗粒使用一段时间后达到吸附饱和,工作人员向两侧拉动封盖即可将吸潮组件从罩体中抽出,转动封盖并让其与漏网筒脱离连接,便于对漏网筒内的活性炭颗粒进行更换,确保吸潮组件能够持续有效的对潮气进行吸收,大部分潮气被活性炭颗粒吸收后,少量潮气跟随气流从散热网处向外排出,能够最大化去除柜体内部的潮气,避免潮气聚集在柜体内部造成电路老化。
[0004]但是上述申请中的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其利用活性炭来对控制柜内部的潮气进行吸收,需要人员来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更换,操作较为繁琐,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0005]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其利用活性炭来对控制柜内部的潮气进行吸收,需要人员来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更换,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包括控制柜和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连接于控制柜的下表面四角,所述控制柜的内部后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除湿装置。
[0008]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升降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控制柜的内部后端,所述升降单元设置于驱动单元之上。
[0009]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往复丝杆、限位环、限位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控制柜的内部后端左侧,所述往复丝杆的底部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限位环固定连接于往复丝杆的外表面顶部,限位环的设置避免升降单元上升过度,造成脱离往复丝杆的情况发生,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于控制柜的内部后端右侧。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滑台和安装板,两个所述滑台分别滑动连接于往复丝杆和限位杆的外表面,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滑台的内侧外表面,通过往复丝杆的原位转动,进而带动滑台和安装板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带动安装板上的除湿单元进行升降,更好更全面的对控制柜的内部进行除湿。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吹风单元和加热单元,所述吹风单元设置于安装板的上表面中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吹风单元的前端。
[0012]所述吹风单元包括风扇电机、旋转轴、转台、风扇叶,所述风扇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的上表面中心,所述旋转轴的后端连接于风扇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台固定连接于旋转轴的前端,五根所述风扇叶呈环形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台的外表面,通过风扇叶的旋转产生风力,从而对控制柜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除湿降温。
[00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支撑杆、加热盘、电加热丝,两根所述支撑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正面左右两侧,所述加热盘固定连接于两根支撑杆的内端,若干个所述电加热丝等距固定安装于加热盘的内部,通过电加热丝来加热空气,配合吹风单元吹出热风,加速对控制柜内部进行除湿。
[00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柜的左右两侧外表面顶部分别开设有通风孔,两个所述通风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防尘网,通过通风孔实现控制柜内部与外界的气流交互,防尘网的设置,则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控制柜的内部。
[00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柜的左侧内壁顶部后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柜的左侧内壁顶部前端安装有湿度传感器,从而实时监测控制柜内部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当湿度过低时,通过外界控制器启动升降装置和除湿装置运转进行除湿。
[00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柜的正面安装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正面安装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来控制该装置运转。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该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通过设置吹风单元来产生风力,对控制柜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除湿降温,当湿度过大时,启动加热单元来加热空气,配合吹风单元形成热风,从而加速对控制柜内部进行除湿。
[0019]2.该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通过设置升降装置来带动除湿装置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除湿装置均匀的对整个控制柜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吹风除湿,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除湿装置后视俯瞰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控制柜;2、万向轮;301、驱动电机;302、往复丝杆;303、限位环;304、限位杆;305、滑台;306、安装板;401、风扇电机;402、旋转轴;403、转台;404、风扇叶;405、支撑杆;406、加热盘;407、电加热丝;5、防尘网;6、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密封门;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7]实施例一:
[0028]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包括控制柜1和万向轮2,四个万向轮2分别固定连接于控制柜1的下表面四角,控制柜1的内部后端中心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06,安装板306的上表面设置有除湿装置。
[0029]除湿装置包括吹风单元和加热单元,吹风单元设置于安装板306的上表面中心,加热单元设置于吹风单元的前端。
[0030]吹风单元包括风扇电机401、旋转轴402、转台403、风扇叶404,风扇电机401固定安装于安装板306的上表面中心,旋转轴402的后端连接于风扇电机401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包括控制柜(1)和万向轮(2),四个所述万向轮(2)分别固定连接于控制柜(1)的下表面四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1)的内部后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除湿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升降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控制柜(1)的内部后端,所述升降单元设置于驱动单元之上;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301)、往复丝杆(302)、限位环(303)、限位杆(304),所述驱动电机(301)固定安装于控制柜(1)的内部后端左侧,所述往复丝杆(302)的底部连接于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所述限位环(303)固定连接于往复丝杆(302)的外表面顶部,所述限位杆(304)固定连接于控制柜(1)的内部后端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滑台(305)和安装板(306),两个所述滑台(305)分别滑动连接于往复丝杆(302)和限位杆(304)的外表面,所述安装板(30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滑台(305)的内侧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吹风单元和加热单元,所述吹风单元设置于安装板(306)的上表面中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吹风单元的前端;所述吹风单元包括风扇电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