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53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包括承载托板,还包括通风管,其设置在承载托板的内壁,所述承载托板的顶部分别固定有多组管箍,多组所述管箍缠绕于通风管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多组锚钉六角头使得锚钉下移从而与地基连接,然后分别转动多组旋钮使得转杆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顺时针棘轮转动,从而带动曲柄与沉降板之间角度逐渐平行,从而带动沉降板在滑轨上进行移动最终沉降板移动出贯穿槽与地基接触,从而实现膨胀状态从而提高地柱与地基之间的接触面积,当停止转动转杆时弹性棘爪卡入棘轮的棘牙中进行固定避免其棘轮逆时针回转。轮逆时针回转。轮逆时针回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具体是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筑工程专业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一般称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0003]如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213742104U的专利申请,其通过在金属螺旋风管四周支设模板并浇筑填充混凝土,使得金属螺旋风管与填充混凝土共同构成内壁光滑又有良好封闭内腔的通风管道;较现有土建通风管道节省材料和人工,且施工速度快;由于采用金属螺旋风管做内衬,通风系统内壁光滑且密闭性好,间接节省了风机能耗;但是该种技术在使用中,其混凝土底座在使用中其因地质影响易发生沉降,从而导致通风管道产生形变进而导致其产生裂口,影响通风功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包括承载托板,还包括;
[0006]通风管,其设置在承载托板的内壁,所述承载托板的顶部分别固定有多组管箍,多组所述管箍缠绕于通风管的外表面,所述承载托板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多组锚钉;
[0007]锚固机构,用于承载托板与地面的固定,所述锚固机构包括固定在承载托板底部外壁的多组地柱,多组所述地柱的内部均构造有空腔,多组所述地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多组沉降板。
[0008]优选的,多组所述地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驱动多组沉降板相互远离的驱动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地柱内底壁的转杆,且转杆圆周外壁底部套接有棘轮,所述转杆顶部分别延伸至承载托板的顶部,且转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
[0010]优选的,所述棘轮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曲柄,且曲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沉降板顶部外壁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地柱底部内壁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滑轨,且滑轨与相对应的沉降板内壁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地柱圆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贯穿槽,且贯穿槽与沉降板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地柱底部内壁安装有弹性棘爪,所述弹性棘爪分别与相对应的棘轮适配。
[0013]优选的,所述承载托板的顶部分别构造有多组凹槽,多组所述锚钉的顶部分别延
伸至多组凹槽内且固定连接有锚钉六角头,多组所述锚钉六角头分别与多组凹槽适配。
[001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5]本技术通过转动多组锚钉六角头使得锚钉下移从而与地基连接,然后分别转动多组旋钮使得转杆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顺时针棘轮转动,从而带动曲柄与沉降板之间角度逐渐平行,从而带动沉降板在滑轨上进行移动最终沉降板移动出贯穿槽与地基接触,从而实现膨胀状态从而提高地柱与地基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顺时针棘轮转动时其外表面棘牙与弹性棘爪抵触从而推动弹性棘爪远离棘轮,当停止转动转杆时弹性棘爪卡入棘轮的棘牙中进行固定避免其棘轮逆时针回转,通过设置有驱动组件便于对多组沉降板进行驱动,通过设置有多组沉降板便于实现地柱的膨胀效果从而提高地柱的支撑力以提高承载托板的稳定性,减少其因沉降从而造成通风管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承载托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承载托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地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承载托板;101、管箍;2、锚钉;201、锚钉六角头;3、地柱;301、贯穿槽;302、转杆;303、棘轮;304、曲柄;305、沉降板;306、滑轨;307、弹性棘爪;308、旋钮;4、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25]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包括承载托板1,还包括;
[0026]通风管4,其设置在承载托板1的内壁,承载托板1的顶部分别固定有多组管箍101,多组管箍101缠绕于通风管4的外表面,承载托板1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多组锚钉2,通过设置有承载托板1便于对通风管4进行支撑固定,减少其受外部碰撞导致其受损坏从而产生通风管4泄露,通过设置有管箍101便于对通风管4进行固定限位;
[0027]锚固机构,用于承载托板1与地面的固定,锚固机构包括固定在承载托板1底部外壁的多组地柱3,多组地柱3的内部均构造有空腔,多组地柱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多组沉降板305。
[0028]进一步的,多组地柱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驱动多组沉降板305相互远离的驱动组
件。
[0029]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地柱3内底壁的转杆302,且转杆302圆周外壁底部套接有棘轮303,转杆302顶部分别延伸至承载托板1的顶部,且转杆302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308。
[0030]进一步的,棘轮303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曲柄304,且曲柄304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沉降板305顶部外壁转动连接。
[0031]进一步的,地柱3底部内壁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滑轨306,且滑轨306与相对应的沉降板305内壁滑动连接,滑轨306的设置是为了沉降板305移动的稳定性,达到了限位效果。
[0032]进一步的,地柱3圆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贯穿槽301,且贯穿槽301与沉降板305外壁滑动连接,地柱3底部内壁安装有弹性棘爪307,弹性棘爪307分别与相对应的棘轮303适配,通过顺时针棘轮303转动时其外表面棘牙与弹性棘爪307抵触从而推动弹性棘爪307远离棘轮303,当停止转动转杆302时弹性棘爪307卡入棘轮303的棘牙中进行固定避免其棘轮303逆时针回转。
[0033]进一步的,承载托板1的顶部分别构造有多组凹槽,多组锚钉2的顶部分别延伸至多组凹槽内且固定连接有锚钉六角头201,多组锚钉六角头201分别与多组凹槽适配,通过转动多组锚钉六角头201使得锚钉2下移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包括承载托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管(4),其设置在承载托板(1)的内壁,所述承载托板(1)的顶部分别固定有多组管箍(101),多组所述管箍(101)缠绕于通风管(4)的外表面,所述承载托板(1)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多组锚钉(2);锚固机构,用于承载托板(1)与地面的固定,所述锚固机构包括固定在承载托板(1)底部外壁的多组地柱(3),多组所述地柱(3)的内部均构造有空腔,多组所述地柱(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多组沉降板(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地柱(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驱动多组沉降板(305)相互远离的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通风管道直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地柱(3)内底壁的转杆(302),且转杆(302)圆周外壁底部套接有棘轮(303),所述转杆(302)顶部分别延伸至承载托板(1)的顶部,且转杆(302)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308)。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柏李云单良罗春浪崔佳龙高明金闫勇昊孙启臣胡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