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切割的荧光分析检测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光切割的荧光分析检测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在生产储存等过程中如果保存不当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尤其易发生霉变农作物中如玉米、大豆等或其制品。黄曲霉毒素毒性和致癌性极强,特别是黄曲霉毒素B1(AFB1),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质。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如何采取相关检测技术检测食品毒素AFB1一直以来都是被探讨的话题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中AFB1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表面等离子共振法、新型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等,但目前大多数带有靶标识别单元的生物传感器是“被动型”的,即目标探针“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一旦与靶标分子AFB1反应即输出特异性信号,很难实现该过程的可控调控和精准控制。对于实际检测样品,由于样品的复杂性,如组分多、丰度低、结构复杂等特点,需要在追求高灵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切割的荧光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荧光探针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荧光探针Aptamer和PC
‑
strand;所述Aptame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FAM基团标记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3
’
端;所述PC
‑
strand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TAMRA基团标记于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5
’
端,PC基团标记于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10bp和11bp处碱基之间;所述PC基团的结构式如下: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组合在制备基于光切割的荧光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试剂盒中的应用。3.一种基于光切割的荧光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组合。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组合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在检测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中的应用。5.一种基于光切割的荧光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Aptamer溶液、PC
‑
strand溶液和Tris缓冲溶液混合反应后进行紫外光照射,得到混合反应体系溶液;(2)取相同体积的步骤(1)得到的混合反应体系溶液,分别加入体积相同但浓度不同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溶液,反应后分别检测荧光强度,之后绘制得到关于黄曲霉毒素B1浓度和荧光强度的标准曲线;(3)取步骤(1)得到的混合反应体系溶液,加入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梅,周国华,刘陪炼,陈益丽,李志果,刘玉革,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