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30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衣物干燥机,其将燃烧室(5)配设于在风扇壳体(4)与主体壳体(11)后方的周壁(110)之间形成的空间(S),在燃烧室(5)以多个火焰孔列(91)在前后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并列的方式配置有燃烧器(9),在燃烧室(5)的构成壁(51)~(56)开设空气导入用开口部(58),在空气导入用开口部(58)的燃烧排气的流路的下游侧的开口缘(58a),形成朝向燃烧排气的流路的上游侧并且朝向燃烧室(5)的外方突出的突出片(59)。出片(59)。出片(5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干燥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存在如下的衣物干燥机:在旋转滚筒的后方配设有供排气风扇,在旋转滚筒的侧方下方配设有容纳燃烧器的燃烧室,并且燃烧室与设置于旋转滚筒的前方的暖风吹出口通过供气管道连接(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5

277292号)。
[0003]然而,根据每种产品决定了衣物干燥机的外廓整体的大小。因此,如专利文献1那样,若在旋转滚筒的侧方下方配设以火焰孔朝向左右方向外方(外侧)的方式横向地容纳燃烧器的燃烧室,则需要使旋转滚筒的直径减小燃烧室的宽度的量。另外,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由供排气风扇导入到燃烧室内的空气被加热,从前方的暖风吹出口向旋转滚筒供给暖风的情况下,需要在燃烧室中使暖风的流路方向从左右方向偏向前后方向。因此,燃烧室的宽度进一步变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减小旋转滚筒的直径。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衣物干燥机中,也考虑以燃烧器的火焰孔的开口方向与燃烧室内的燃烧排气的流路方向一致的方式将燃烧器容纳于狭小的燃烧室。然而,若多个燃烧器容纳于燃烧室,则因从形成于燃烧室的构成壁的空气孔导入燃烧室内的空气而使形成于相邻的火焰孔的燃烧火焰容易产生干涉,存在容易产生燃烧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不增大衣物干燥机的尺寸,尽量增大容纳于主体壳体内的旋转滚筒的容量,并且即使在为了增大上述旋转滚筒的容量而在狭窄的空间配设燃烧室的情况下,也会防止燃烧器的燃烧不良。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
[0007]一种衣物干燥机,具有:在前方具有衣物取出口的大致矩形箱状的主体壳体;以及对所述衣物取出口进行开闭的开闭门,
[0008]在所述主体壳体内,具有:
[0009]旋转滚筒,所述旋转滚筒容纳衣物;
[0010]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容纳生成燃烧排气的燃烧器;以及
[0011]风扇壳体,所述风扇壳体容纳供排气风扇,所述供排气风扇将空气导入到所述燃烧室,将由所述燃烧器加热的空气作为暖风供给到所述旋转滚筒内,并将暖风从所述旋转滚筒内排出到外部,所述风扇壳体设置在所述旋转滚筒的后方,
[0012]所述燃烧室配设在形成于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主体壳体后方的上下左右的周壁之间的空间,
[0013]所述燃烧器具有以规定的间隔并列设置有多个火焰孔的火焰孔列,
[0014]在所述燃烧室中,以所述多个火焰孔列在前后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并列的方式配置所述燃烧器,
[0015]在所述燃烧室的构成壁上,开设有使空气导入所述燃烧室的空气导入用开口部,
[0016]在所述空气导入用开口部的所述燃烧排气的流路的下游侧的开口缘,形成有朝向所述燃烧排气的流路的上游侧并且朝向所述燃烧室的外方突出的突出片。
[0017]专利技术效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增大衣物干燥机的尺寸的情况下增大容纳于主体壳体内的旋转滚筒的容量。另外,即使在燃烧室内多个火焰孔列在前后方向上并列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形成于相邻的火焰孔的燃烧火焰的干涉,能够防止燃烧器的燃烧不良。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衣物干燥机的概略纵截面图。
[0020]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衣物干燥机的概略后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衣物干燥机的主要部分概略分解立体图。
[0022]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衣物干燥机的燃烧室附近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
[0023]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器以及燃烧器箱的概略立体图。
[0024]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室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衣物干燥机进行说明。
[0026]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衣物干燥机的概略纵截面图,图2是省略了主体壳体的后壁的概略后视图,图3是配设在旋转滚筒的前后的构成部件的主要部分概略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衣物干燥机1由大致矩形箱状的主体壳体11和从其正面侧覆盖在主体壳体11的正面开设的衣物取出口100的开闭门12构成其外廓。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衣物干燥机1的开闭门12侧称为正面侧,将从正面侧观察衣物干燥机1时的进深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横向称为左右方向,将高度方向称为上下方向。
[0027]主体壳体11具有周壁110,其由衣物取出口100所开口的前壁11a、在前后方向上与前壁11a相向的后壁11b、连结前壁11a和后壁11b的上下左右侧边的上下壁11c、11d和左右壁11e、11f构成。
[0028]在主体壳体11内,以横向姿势容纳有在其正面侧具有圆形状的开口部130的圆筒形状的旋转滚筒3。在旋转滚筒3的开口部130的前方的外周缘,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圆环状的前环31。另外,在衣物取出口100的旋转滚筒3侧的外周,形成有圆环状的前滚筒支撑件(前滚筒支架)14。另外,在前滚筒支撑件14的外周部分,向后方突出设置有圆环状的前支撑部140。在前滚筒支撑件14的前支撑部140的外周,环设有环状的前密封部件201。
[0029]设置于旋转滚筒3的开口部130的前环31的内周面与前滚筒支撑件14的前支撑部140的外周面相向,并抵接支撑于前密封部件201的外周。由此,防止旋转滚筒3内的前方的暖风从上述开口部130向主体壳体11的内部漏出。
[0030]在圆筒形状的衣物取出口100的下方部分的一定区域,开设有半圆弧形状的开口部121(以下称为“暖风排出口121”)。在暖风排出口121安装有能够拆卸的网眼状的空气过滤器19。在旋转滚筒3内的暖风经由暖风排出口121以及后述的连接管道120向排气管道20
内送出时,通过该空气过滤器19将浮游在旋转滚筒3内的垃圾或线头除去。
[0031]在旋转滚筒3的躯干部131的后端连接有后壁133。在后壁133的外周部分形成有向后方膨出的圆形状的凹部。在旋转滚筒3的后壁133的中央部插通有圆筒形状的支轴15。
[0032]支轴15在旋转滚筒3的后壁133的后方插通于在主体壳体11内竖立设置的后滚筒支撑件111。后滚筒支撑件111通过将一张金属板成型为规定形状,形成为具有平板部和在平板部的左右两端部向后方弯折的弯折部的大致

字状。在后滚筒支撑件111的平板部的外周部分,形成有向前方膨出的圆形状的凸部。凸部在与形成于后述的供气管道17的前表面的管道连接口171相向的环状区域具有一定宽度的开口部112。另外,旋转滚筒3的后壁133经由轴承与支轴15的中间部外周连结。在后滚筒支撑件111的凸部的外周部分,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圆环状的后支撑部113。
[0033]形成旋转滚筒3内的里侧的凹部的后壁133向后方膨出。该膨出的圆环状的外周面经由环状的后密封部件202与后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前方具有衣物取出口的大致矩形箱状的主体壳体;以及对所述衣物取出口进行开闭的开闭门,在所述主体壳体内,具有:旋转滚筒,所述旋转滚筒容纳衣物;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容纳生成燃烧排气的燃烧器;以及风扇壳体,所述风扇壳体容纳供排气风扇,所述供排气风扇将空气导入到所述燃烧室,将由所述燃烧器加热的空气作为暖风供给到所述旋转滚筒内,并将暖风从所述旋转滚筒内排出到外部,所述风扇壳体设置在所述旋转滚筒的后方,所述燃烧室配设在形成于所述风扇壳体与所述主体壳体后方的上下左右的周壁之间的空间,所述燃烧器具有以规定的间隔并列设置有多个火焰孔的火焰孔列,在所述燃烧室中,以所述多个火焰孔列在前后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并列的方式配置所述燃烧器,在所述燃烧室的构成壁上,开设有使空气导入所述燃烧室的空气导入用开口部,在所述空气导入用开口部的所述燃烧排气的流路的下游侧的开口缘,形成有朝向所述燃烧排气的流路的上游侧并且朝向所述燃烧室的外方突出的突出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壳体内的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旋转滚筒之间,设置有使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山总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林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