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319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法,具体涉及零件检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目视检查,此方法容易受到操作员主观判断和疲劳程度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集检测零部件的图像信息,对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后构建该零部件的三维模型,通过该零部件的应用方向将其划分为焊接区域、涂装区域以及剩余区域,在各划分区域表面布设多个数据点,并对各数据点与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进行分析得到各划分区域的平整值,将各划分区域的平整值进行整合处理后得到该检测零件的合格程度值,通过得到的合格程度值可以反映该零部件的质量程度,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对于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制造也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检测,检测零部件在生产后是否存在尺寸以及外观缺陷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对汽车零部件质量进行检测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4]1、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目视检查,这种方法容易受到操作员主观判断和疲劳程度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的不一致和不准确;
[0005]2、在对零部件进行检测后,通常都是对合格的零部件进行输送至下一车间,不合格的进行废弃处理,不能根据对应零部件的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影响整体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目视检查,这种方法容易受到操作员主观判断和疲劳程度的影响,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一致和不准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模型构建模块获取该零件的编号以及各方位的图像信息,并基于得到的图像信息构建该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并将构建的模型发送至布点分析模块;布点分析模块基于构建的模型,设定一个参考基准面,根据零部件的应用方向将其表面划分多个布点区域,并在各布点区域设定多个数据点,对目标区域多个数据点与参考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进行分析得到该划分区域的平整值,将各划分区域的平整值进行整合处理得到该零部件的合格程度值,并发送至指令生成模块;指令生成模块接收目标零部件的合格程度值,并将合格程度值匹配对应的预设范围内,设定三个预设范围,且每个预设范围分别对应一个处理指令,并将生成的处理指令发送至处理执行模块,处理指令包括有预期达标指令、二次加工指令以及残次品回收指令;处理执行模块接收对应零部件的处理指令,并执行对应的操作,具体为:当匹配预设范围一则生成预期达标指令,则将该目标零部件进行输送至装配车间,进行下一步的工艺处理和装配;当匹配预设范围二则生成二次加工指令,获取该目标零部件的编号以及对应在输送带上的实时位置,对各打磨车间的工效值进行分析,选取工效值最大的打磨车间,将对应零部件的编号发送至目标打磨车间,调整该零部件的输送方向后,将该零部件输送至该打磨车间,同时该打磨车间当月总校正件数加一;当匹配预设范围三则生成残次品回收指令,获取各回收车间的待处理零部件总数,并将总数最小的回收车间标记为目标回收车间,将该零部件的编号发送至目标回收车间,同时该目标回收车间待处理零部件总数加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点分析模块对目标区域多个数据点与参考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进行分析得到该划分区域的平整值,具体为:步骤1:将目标零部件的平整值标记为J
cD
,其中C用于表示该零部件的编号;D用于表示划分区域的编号,D=1,2,3,且D1、D2以及D3分别表示焊接区域、涂装区域以及剩余区域,设定每个划分区域分别对应一个权重系数;步骤2:对目标区域内的各数据点与参数基准面的垂直距离进行获取,将各距离值与设定的阈值范围进行一一比对,对距离值小于阈值范围的数据点个数进行统计并标记为异常个数;计算目标区域内各异常个数距离值与阈值范围下限之间的差值并标记为凸起值,对所有凸起值之间进行相加并取均值得到凸起均值,统计高于或低于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磊李道源李伟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茂泰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