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15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屋面盖板,它包括硬板条(2),由此至少位于两个相对边缘(3-4,5-6)上的板条(2)带有与板条(2)形成为整体的联接装置(7),从而多个板条(2)可相互组装,由此联接装置(7)在垂直于屋面盖板(1)的平面的方向(R1)上起互锁作用,同时在垂直于所涉及的边缘(3-4,5-6),并平行于屋面盖板(1)的平面的方向(R2)上起互锁作用,由此上述联接装置(7)包括突舌(8)和凹槽(9),并且位于凹槽(9)底侧上的凸缘(11)长于位于顶侧上的凸缘(10),其特征在于带有突舌(8)的边缘(5)具有韧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面盖板本申请是专利技术名称为"屋面盖板"、申请日为2001年6月20日、 申请号为01811472.5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面盖板(floor covering),尤其涉及包括硬板 条的一类屋面盖板。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成为叠层板条的屋面盖板(档 层覆盖件),也称为叠层镶板。众所周知,这种叠层板条由不同的层构成。通常,板条形成为在 木质材料上,如在硬纸板或纤维板上,尤其在MDF或HDF上的木板, 至少在顶侧铺设有一层或多层包含装饰层的板层。该装饰层可为印刷 好的纸层,但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为木质材料层,尤其是胶合板。这 种板条也可由其它材料制成,如仅由合成材料制成,或者由在木质材 料,如硬纸板,MDF或HDF等上的板制成,在其上替代印刷好的纸 层或胶合板,也可使用其它材料,如软木或木质的薄板条等。在现有技术中,当将板条铺设好后,在其边缘用联接装置连接所 述板条,该连接可通过普通的突舌和凹槽连接,由此可将其粘接在一 起,也可使用无粘结剂的联接以提供板条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相互锁 定,如国际申请W097/47934中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板条的屋面盖板,尤其是层叠板条, 下面根据阐述其优点的不同方面提供新的实施例。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硬板条的屋面(或地面)盖 板,至少在所述板条的两个相对边缘带有与板条形成为一个整体的联 接装置,从而多个板条可相互装配,由此该联接装置在垂直于屋面盖 板的方向和垂直于所涉及的边缘且平行于屋面盖板平面的方向起互锁 作用,由此这些联接装置包括凸舌和凹槽,位于凹槽底侧的凸缘,以 下称下凸缘,长于顶侧的凸缘,以下称上凸缘,其特征在于带有凸舌的边缘是有韧性的。由于带有凸舌的边缘具有韧性,则在组装板条过程中增加的变形 可由该边缘吸收,结果由于 凸缘的弯折,不会造成材料的开裂。通过使下凸缘足够厚,它最好为刚性,从而可整体排除在此凸缘 处的任何弯折。根据第一可能性,通过使至少是突舌具有韧性而获得上述的韧性。 根据第二个可能性,最好与第一可能性结合,对于获得的所需韧性来 说,突舌位于通过局部收缩形状中的具有韧性的点连接到当前板条上 的部分上。根据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特殊优点,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做进一步 的阐述。联接装置最好使板条通过使它们彼此横向地相向推动而组装起来。根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硬板条的屋面盖板,这些板 条在至少两个相对的纵向边缘上具有联接装置,由此多个板条可相互 彼此联接,从而联接装置在垂直于屋面盖板平面的方向上,和在垂直 于所涉及的边缘并平行于屋面盖板平面的方向上起互锁作用,由此联 接装置包括突舌和凹槽,并且位于凹槽底侧的凸缘(下面称下凸缘) 长于位于顶侧的凸缘(下面称上凸缘),其特征在于联接装置至少包 括形成为彼此连接处的接触面的第一联接部分,该部分分别位于突舌的顶侧和上凸缘的底侧;该联接装置还包括形成为接触面的第二联接 部分,该部分分别位于下凸缘的顶侧和其它板条的相对的部分上;该 联接装置还包括用于水平互锁的第三联接部分,该部分位于下凸缘处, 突出于上凸缘的自由端,由此第三联接部分位于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结果,当踩在屋面盖板上时产生的竖向力分到两个地方,以使力 得到较好的分配。第三联接部分最好包括靠近下凸缘自由端处,并位于该凸缘上的朝内的接触面,和与其它板条上的面接触的接触面。第二联接部分最好包括形成于下凸缘自由端顶侧的接触面,和与其它板条底侧上的面接触的接触面。另外,自由间隔最好位于突舌之下,该突舌延伸直到突舌上的凸 缘抵到第三联接部分为止。结果,可更容易地将突舌推到凹槽中,而不用计算精确的允许误差。根据第三方面,本方面提供一种包括硬板条的屋面盖板,这些板 条在至少两个相对的纵向边缘上具有联接装置,由此多个板条可相互 彼此联接,从而联接装置在垂直于屋面盖板平面的方向上,和在垂直 于所涉及的边缘并平行于屋面盖板平面的方向上起互锁作用,由此联 接装置包括突舌和凹槽,并且位于凹槽底侧的凸缘(下面称下凸缘) 长于位于顶侧的凸缘(下面称上凸缘),其特征在于联接装置至少包 括形成彼此连接处接触面的第 一联接部分,该部分分别位于突舌的顶侧和上凸缘的底侧;该联接装置还包括形成为接触面的第二联接部分, 该部分分别位于下凸缘的顶侧和其它板条的相对的部分上;该联接装 置还包括用于水平互锁的第三联接部分,该部分位于下凸缘处,突出 于上凸缘的自由端,由此第二联接部分位于第一和第三部分之间,并 且该第二联接部分包括作为彼此连接处的接触面,并在中间区域,或 者尤其是在突舌的凸缘和第三联接部分之间的中间区域确定该处的接通过利用该处的接触点,在该接触点与突舌的凸缘之间保持有间 隔,并在突舌的底侧,当连接板条时保证使突舌可自由运动。根据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硬板条的屋面盖板,这些板 条在至少两个相对的纵向边缘上具有与板条形成为一个整体的联接装 置,由此多个板条可相互彼此联接,从而联接装置在垂直于屋面盖板 平面的方向上,和在垂直于所涉及的边缘并平行于屋面盖板平面的方 向上起互锁作用,由此联接装置包括突舌和凹槽,并且位于凹槽顶侧 的凸缘(下面称上凸缘)长于位于底侧的凸缘(下面称下凸缘),其 特征在于上述联接装置包含用于在水平方向进行互锁的联接部分,该 联接部分至少包括形成彼此连接处的接触面,该接触面分别位于突舌 的顶侧,下凸缘的末端外侧,和其它板条边缘相对的部分上。当在铺设板条时所进行的检测易于在下 凸缘上进行互锁时的检测。根据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硬板条的屋面盖板,这些板 条在至少两个相对的纵向边缘上具有与板条形成为一个整体的联接装 置,由此多个板条可相互彼此联接,从而联接装置在垂直于屋面盖板 平面的方向上,和在垂直于所涉及的边缘并平行于屋面盖板平面的方 向上起互锁作用,由此联接装置包括突舌和凹槽,并且位于凹槽顶侧 的凸缘(下面称上凸缘)长于位于底侧的凸缘(下面称下凸缘),其 特征在于上述联接装置包含用于在水平方向进行互锁的联接部分,由接。由于釆用联接装置,可通过向下旋转板条而解除板条的连接,最 好通过所述旋转运动而专门解除连接,联接装置可使板条紧密装配在 涉及的联接装置上,并当踩在板条上时可使板条彼此相向地推近。此处的板条最好为矩形,并在其两对边缘处带有联接装置,该联 接装置通过导致解锁的向上旋转使板条解除连接,由此,如上所述, 在其它对边缘上带有联接装置,该联接装置通过旋转装配好的板条, 使板条的底侧彼此相向移动,而仅能够解除连接。而且相对的旋转运 动可增加维持联接的保证系数。应注意,在使用细长板条的情况下,联接装置可通过向上旋转板 条而接触连接,该联接装置最好位于纵向侧边,由此通过向下旋转板 条解除连接的联接装置最好位于最短的侧边。根据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硬板条的屋面盖板,这些板 条在至少两个相对的纵向边缘上具有与板条形成为一个整体的联接装 置,由此多个板条可相互彼此联接,从而联接装置在垂直于屋面盖板 平面的方向上,和在垂直于所涉及的边缘并平行于屋面盖板平面的方 向上起互锁作用,由此联接装置包括突舌和凹槽,并且在水平方向上 的互锁至少以联接部分的方式形成为位于上述突舌顶侧局部突起的形 状,该突起与靠近凹槽顶侧的凸缘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形成屋面盖板的屋面板条,其中所述屋面板条(2)至少在两个相对边缘上带有与所述板条形成为整体的联接装置(7),从而多个所述板条能够相互联接,由此这些联接装置在与屋面盖板(1)的平面垂直的方向(R1)上起互锁作用,同时在与所涉及的边缘垂直并与所述屋面板条的平面平行的方向(R2)上起互锁作用,所述联接装置包括突舌(8)和凹槽(9),所述凹槽靠近上凸缘(10)和下凸缘(11),并且所述联接装置包括在水平方向起互锁作用的联接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凸缘延伸超过所述下凸缘;  在所述板条中的两个板条已经联接的情况下,所述上凸缘(10)和所述下凸缘(11)在竖直方向均作为所述突舌(8)的支座,由此将联接的板条保持在大致同一平面上,以及 所述联接装置构造成通过旋转所述板条(2)中的两个板条使其底侧彼此相 向移动,而使所述板条(2)中的两个板条相互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纳德PJ蒂尔斯马克GM卡佩勒
申请(专利权)人:地板材料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E[爱尔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