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307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涉及SP板技术领域,包括能够进行升降和平移的吊臂,还包括分别对SP板两侧进行夹持的夹持块,夹持块包括平板部以及安装在平板部上并与SP板侧壁上键槽配合的第一凸起部,平板部上还安装有与SP板端面相互配合的限位部;夹持块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组件与吊臂之间通过吊绳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块对SP板进行夹持,夹持块上的第一凸起部与SP板两侧的键槽配合,对SP板起到竖直方向的承托作用,夹持块上的限位部与SP板端面相互配合,对SP板起到水平方向的限位作用,从而保证了在快速移动的情况下,SP板也不会从吊装施工装置上脱落。板也不会从吊装施工装置上脱落。板也不会从吊装施工装置上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SP板
,具体为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SP板是一种砼预应力的空心板状构件,主要用作建筑中的楼层板、楼面板、墙板、隔音板和盖板。SP板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通过吊装机械将其吊起,然后放置到建筑横梁上,将多个SP板吊装并排放置好后进行调平和清缝并在板缝内灌浆,板缝内的混凝土凝固后多个SP板就形成一个整体。
[0003]由于SP板本身不含吊钩,对其进行吊装时需要通过吊绳将其固定,例如公开号为CN11232058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预制板吊装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滚动部、连接板、多个斜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滚动部通过第一升降部与第一端连接;连接板设置于第二端并与第二端连接;多个斜撑杆沿连接板的周长设置,斜撑杆与连接板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一端通过第二升降部与第一支撑杆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支撑部。又如公开号为CN21633611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房屋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吊装装置,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宽度小于壳体宽度,连接座一侧阵列设有连接孔,壳体内设有与吊绳连接的的连接组件。
[0004]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技术中的吊装装置,大多是通过吊绳直接对SP板进行捆绑吊装,即吊绳与SP板直接接触,而吊绳和SP板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小,吊装装置将吊起的SP板从存放位置移动到安装位置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变速和换向,容易出现SP板相对吊绳滑动的情况,从而导致SP板意外倾斜甚至是脱落,这显然是非常危险的;为了避免此类危险情况的出现,施工人员只能操控吊装设备尽可能缓慢移动,这无疑减缓了施工的进度,且对装置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此,如何在保证SP板吊装运输过程安全的情况下提高吊装的速度,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包括能够进行升降和平移的吊臂,还包括分别对SP板两侧进行夹持的夹持块,夹持块包括平板部以及安装在平板部上并与SP板侧壁上键槽配合的第一凸起部,平板部上还安装有与SP板端面相互配合的限位部;夹持块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组件与吊臂之间通过吊绳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块有两组,每组中夹持块的数量为二,每组中的两个夹持块布置在SP板两侧且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同一组中两个平板部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之间通过刚性杆连接;刚性杆上固定套设有与吊绳配合的绳套,吊绳底部套设在绳套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绳套的数量为二,且两个绳套与刚性杆中
间位置的距离相同。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板部上还安装有与SP板表面配合的第二凸起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为双向伸缩结构,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限位部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平板部上。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包括水平固定连接在同一组中两个平板部之间的方杆,方杆上滑动套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套;所述刚性杆固定连接在两个滑套之间;连接杆还包括用于对定位滑套的定位单元;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均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平板部上。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活动安装在滑套上的插销,方杆上开设有与插销配合的销孔。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平板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平板部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板配合的滑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为L形且滑动安装在平板部上,限位部上固定安装有方形块,平板部内部开设有与方形块配合的导向槽,方形块在导向槽内呈L形路径移动;连接板与平板部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连接板朝向限位部的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第一凸块,限位部朝向连接板的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第二凸块。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为方形板,弹簧的数量为四,四个弹簧分别连接在连接板的四个边角处。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通过夹持块对SP板进行夹持,夹持块上的第一凸起部与SP板两侧的键槽配合,对SP板起到竖直方向的承托作用,夹持块上的限位部与SP板端面相互配合,对SP板起到水平方向的限位作用,从而保证了在快速移动的情况下,SP板也不会从吊装施工装置上脱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实施例1中SP板吊装施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1中夹持块和SP板配合部分的剖视图;
[0020]图3为实施例2中SP板吊装施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2中吊绳与连接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实施例2中夹持块的第一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实施例2中夹持块的第二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实施例2中夹持块的第三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实施例3中夹持块的部分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实施例3中夹持块的部分内部结构俯视图;
[0027]图10为实施例4中SP板吊装施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图10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12为实施例4中两个圆杆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吊臂;101、T形架;102、挂钩;103、扭转弹簧;2、夹持块;201、平板部;202、第一凸起部;203、限位部;204、第二凸起部;205、连接板;206、滑槽;207、方形块;208、导向槽;209、弹簧;210、第一凸块;2101、上第一凸块;2102、下第一凸块;211、第二凸块;212、竖直板;213、水平杆;214、圆杆;3、连接组件;301、连接杆;3011、方杆;3012、滑套;3013、插销;3014、销孔;302、刚性杆;303、绳套;4、吊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包括能够进行升降和平移的吊臂1,还包括分别对SP板两侧进行夹持的夹持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包括能够进行升降和平移的吊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对SP板两侧进行夹持的夹持块(2),夹持块(2)包括平板部(201)以及安装在平板部(201)上并与SP板侧壁上键槽配合的第一凸起部(202),平板部(201)上还安装有与SP板端面相互配合的限位部(203);夹持块(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连接组件(3)与吊臂(1)之间通过吊绳(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2)有两组,每组中夹持块(2)的数量为二,每组中的两个夹持块(2)布置在SP板两侧且通过连接组件(3)固定连接;连接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同一组中两个平板部(201)的连接杆(301),两个连接杆(301)之间通过刚性杆(302)连接;刚性杆(302)上固定套设有与吊绳(4)配合的绳套(303),吊绳(4)底部套设在绳套(30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套(303)的数量为二,且两个绳套(303)与刚性杆(302)中间位置的距离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201)上还安装有与SP板表面配合的第二凸起部(2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1)为双向伸缩结构,第一凸起部(202)、第二凸起部(204)和限位部(203)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平板部(201)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SP板吊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1)包括水平固定连接在同一组中两个平板部(201)之间的方杆(3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亚东刘恩波张鹤张帅宋锐刘玉波张峻川孙昆鹏张新宇吴芳碧王博陶天福张海龙王章燕雷中镇杨林朱以塔周根树丁炬军董军杰王名文徐璐陈永清翟海涛钱朝马胡哲袁江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