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294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包括蒸发式冷气系统模块与气泵循环模块,该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融合压缩制冷、气泵制冷、蒸发式冷气系统于一体,很好的解决传统蒸发式冷气机高温制冷效果差,同时解决传统冰水制冷高能耗、不健康的制冷的问题,同时化解了大型集成冷站过度投资,冷量浪费的现象,系统构成的机组冷量可根据具体需要设定,灵活、机组可以制作成可移动形式,为现代化工业厂房低碳舒适冷却提供了新的思路。代化工业厂房低碳舒适冷却提供了新的思路。代化工业厂房低碳舒适冷却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领域用电量占比越来越大,传统的工业厂房为了给工人、厂房降温采用蒸发式冷气机+冰水混合物解决方案,或者采用集成式冷站冷水机组,其中蒸发式冷气机+冰水混合物解决方案由于夏季冰块制造、生产、购买途径难、运输成本高,同时冰块制备制作成本高、能效低,而夏季自来水温度偏高,无法产生较好的制冷效果,采用井水制冷又需要足够地域优势,并且冰水混合物+蒸发式冷气机出风温度很低,过大温差的舒适性空调对人体健康不利。而采用集成式冷站投资大、占地面积大,不可移动,并且厂房夏季热负荷巨大,需要配置很大的集成冷站冷水系统,这对于定点工位、移动人员的降暑不具备灵活制冷优势,并且传统集成冷站冷水系统出水温度低,效率低,过度制冷现象。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该气泵复合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制冷效率高、节能特点,实现了中小型厂房灵活供冷、节能供冷的需求。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包括蒸发式冷气系统模块与气泵循环模块;所述的气泵循环模块包括气泵、风冷换热器、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节流装置、视液镜、过滤器以及水侧换热器,所述气泵的排气口与风冷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风冷换热器的出口与节流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与视液镜的入口连接,所述视液镜的出口与过滤器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器出口连接到水侧换热器的制冷剂通道入口,所述水侧换热器的制冷剂通道出口与气泵吸气口连接,所述风冷换热器的进风侧设置有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所述的蒸发式冷气系统模块包括水泵、水箱以及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所述水侧换热器的水侧通道出口与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和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连接,所述水箱的出口与水侧换热器的水侧通道入口连接。
[0005]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水箱还安装有水位开关。
[0007]进一步的,所述节流装置为膨胀阀。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的结构与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的结构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包括换热芯体、喷淋机构、风机,所述喷淋机构与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水泵将冷却水喷出、滴落到换热芯体后流进水箱,所述风机将风鼓入换热芯体后吹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机构还包括雾化喷头与汇流管,所述汇流管与水泵的出口相连接,所述雾化喷头数量不少于2件,沿汇流管均匀布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分别运行不同模式,具体如下:
[0012]气泵蒸发冷模式:当温度高时,自来水温高,需要一定程度降温,系统运行在气泵制冷+蒸发冷模式下,此时气泵开启,通过风冷换热器冷凝,由于风冷换热器进风侧设置有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内的换热芯体在喷淋机构和风机的作用下冷凝效果非常高,经过节流装置适当节流降压,并在水侧换热器的制冷剂通道吸收喷淋后的温度较高的水,实现水温降低至目标温度,在水泵作用下分别通过喷淋机构喷淋到换热芯体上,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内的风机将风吹向换热芯体冷却后吹出,实现厂房降温目的;
[0013]中温常规蒸发冷模式:当温度较高时,自来水温较低,已经与目标水温接近时,系统运行在常规蒸发冷模式下,此时气泵循环模块不工作,气泵关闭,水直接在水泵作用下输入到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内的喷淋机构将冷水喷淋到换热芯体上,风机将风吹向换热芯体冷却后吹出,实现厂房降温目的;
[0014]低温常规蒸发冷模式:当温度较高时,不需要通过水蒸发制冷时,系统运行在干态制冷模式下,此时气泵循环模块不工作,水泵关闭,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内的风机将风吹向换热芯体冷却后吹出,实现厂房降温目的。
[0015]该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融合压缩制冷、气泵制冷、蒸发式冷气系统于一体,很好的解决传统蒸发式冷气机高温制冷效果差,同时解决传统冰水制冷高能耗、不健康的制冷的问题,同时化解了大型集成冷站过度投资,冷量浪费的现象,系统构成的机组冷量可根据具体需要设定,灵活、机组可以制作成可移动形式,为现代化工业厂房低碳舒适冷却提供了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0016]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
[0017]图中:气泵1、风冷换热器2、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3、节流装置4、视液镜5、过滤器6、水侧换热器7、水泵8、水箱9、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10、换热芯体301、喷淋机构302、风机30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一种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包括蒸发式冷气系统模块与气泵循环模块;所述的气泵循环模块包括气泵1、风冷换热器2、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3、节流装置4、视液镜5、过滤器6以及水侧换热器7,所述气泵1的排气口与风冷换热器2的进口连接,所述风冷换热器2的出口与节流装置4的入口连接,所述节流装置4的出口与视液镜5的入口连接,所述视液镜5的出口与过滤器6的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器6出口连接到水侧换热7器的制冷剂通道入口,所述水侧换热器7的制冷剂通道出口与气泵1吸气口连接,所述风冷换热器2的进风侧设置有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3;所述的蒸发式冷气系统模块包括水泵8、水箱9以及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10,所述水侧换热器7的水侧通道出口与水泵8的入口连接,所述水泵8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3和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10连接,所述水箱9的出口与水侧换热器7的水侧通道入口连接,所述水箱9还安装有水位开关,所述节流装置4为膨胀阀,所述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3的结构与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1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3包括换热芯体301、喷淋机构302、风机303,所述喷淋机构302与水泵8的出口
连接,所述水泵8将冷却水喷出、滴落到换热芯体301后流进水箱9,所述风机303将风鼓入换热芯体301后吹出,所述喷淋机构302还包括雾化喷头与汇流管,所述汇流管与水泵的出口相连接,所述雾化喷头数量不少于2件,沿汇流管均匀布置,该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分别运行不同模式,第一种气泵蒸发冷模式,当环境温度在30以上时,自来水水温处于25~30℃之间,此时冷凝温度位于35~45℃区间内,蒸发温度18~22℃,压缩比较小,气泵1驱动制冷剂在风冷换热器2和水侧换热器7中流动进行制冷循环,将自来水温通过气泵循环将温度降低至20~25℃,通过水泵8驱动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3和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10内的喷淋机构302将冷水喷淋到换热芯体301上,换热芯体301吸取热量后,少部分蒸发到空气中,绝大部分水通过换热芯体301流到水箱9中,其温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经过水泵8输送到水侧换热器7,再通过制冷循环将其温度降低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冷气泵循环的蒸发冷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式冷气系统模块与气泵循环模块;所述的气泵循环模块包括气泵、风冷换热器、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节流装置、视液镜、过滤器以及水侧换热器,所述气泵的排气口与风冷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风冷换热器的出口与节流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与视液镜的入口连接,所述视液镜的出口与过滤器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器出口连接到水侧换热器的制冷剂通道入口,所述水侧换热器的制冷剂通道出口与气泵吸气口连接,所述风冷换热器的进风侧设置有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所述的蒸发式冷气系统模块包括水泵、水箱以及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所述水侧换热器的水侧通道出口与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蒸发冷换热机构和第二蒸发冷换热机构连接,所述水箱的出口与水侧换热器的水侧通道入口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前进郭振江邹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度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