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777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器包括壳体和导风板。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内,导风板具有一外凸侧面,外凸侧面为弧形面,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的长度范围为51毫米至55毫米,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的中垂线与外凸侧面相交于第一交点,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的中点与第一交点的间距范围为12毫米至15毫米;导风板用于在空调器制冷时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以使外凸侧面的开口朝上设置,并使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2度至26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能够保证出风气流在制冷时完全掠过导风板的表面,以防止导风板上产生凝露的情况发生,避免引发吹水现象,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利用空调器对室内进行制冷的过程中,一般会通过导风板对空调器吹出的冷风进行导向,以防止冷风直吹人体。但是现在的导风板在制冷导风过程中由于形状尺寸和转动角度的限制,导致冷风无法完全掠过导风板的表面,而导风板上未经冷风吹过的区域容易在温差作用下产生凝露,从而引起吹水现象,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出风气流在制冷时完全掠过导风板的表面,以防止导风板上产生凝露的情况发生,避免引发吹水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和导风板,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内,导风板具有一外凸侧面,外凸侧面为弧形面,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的长度范围为51毫米至55毫米,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的中垂线与外凸侧面相交于第一交点,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的中点与第一交点的间距范围为12毫米至15毫米;导风板用于在空调器制冷时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以使外凸侧面的开口朝上设置,并使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2度至26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器由于采用了通过一定参数限定形状的外凸侧面以及在制冷时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的导风板,所以能够保证出风气流在制冷时完全掠过导风板的表面,以防止导风板上产生凝露的情况发生,避免引发吹水现象,提升用户体验。<br/>[0006]进一步地,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的长度为53毫米;和/或,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的中点与第一交点的间距为14毫米。合理的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的长度能够在保证导风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小出风气流贴合于外凸侧面流动的距离,从而保证出风气流能够完全掠过外凸侧面;合理的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的中点与第一交点的间距能够在保证导风板的导风面积的同时减小导风板的凹陷深度,从而在保证导风效果的同时提高导风板的利用率,降低风阻,增大送风距离,提升用户体验。
[0007]进一步地,在导风板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4度。导风板的外凸侧面能够对出风气流进行导向,以防止出风气流直吹人体,并且合理的外凸侧面所对应的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能够保证出风气流贴合于外凸侧面向外流动,从而保证出风气流在制冷时完全掠过外凸侧面,以防止导风板上产生凝露的情况发生,避免引发吹水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0008]进一步地,导风板还具有一内凹侧面,内凹侧面与外凸侧面相对设置于导风板的两侧,内凹侧面为弧形面,内凹侧面与外凸侧面同轴设置。以保证导风板壁厚均匀,从而增
强导风板的导风效果。
[0009]进一步地,内凹侧面所对应的弦的长度范围为48毫米至52毫米,内凹侧面所对应的弦的中垂线与内凹侧面相交于第二交点,内凹侧面所对应的弦的中点与第二交点的间距范围为9毫米至12毫米。合理的内凹侧面所对应的弦的长度能够在保证导风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小出风气流贴合于内凹侧面流动的距离,从而保证出风气流能够完全掠过内凹侧面;合理的内凹侧面所对应的弦的中点与第二交点的间距能够在保证导风板的导风面积的同时减小导风板的凹陷深度,从而在保证导风效果的同时提高导风板的利用率,降低风阻,增大送风距离,提升用户体验。
[0010]进一步地,导风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风板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设置,其中一个导风板的转动轴线设置于另一个导风板的斜上方。两个导风板的导风作用相辅相成,以进一步地增强导风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0011]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挡风板,挡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内,且间隔设置于导风板的上方。导风板和挡风板共同作用,以增强导风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0012]进一步地,挡风板呈弧形设置,挡风板用于在空调器制冷时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以使挡风板的开口朝靠近导风板的方向设置。挡风板能够将出风气流朝靠近导风板的方向压,以保证出风气流贴合于导风板的内凹侧面吹出,进一步地提高内凹侧面的导风效果,并且保证出风气流在制冷时能够完全掠过内凹侧面,防止导风板上产生凝露的情况发生。
[0013]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中框和安装架,安装架与中框可拆卸连接,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上。安装架用于对导风板进行承载,导风板能够相对于安装架转动。
[0014]进一步地,导风板远离外凸侧面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臂,连接臂与安装架转动连接。连接臂能够绕该转动轴线相对于安装架转动,安装架能够对连接臂进行限位,从而对整个导风板进行限位,保证导风板能够沿连接臂的转动轴线稳定转动,防止导风板发生倾斜或者偏转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在制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中导风板的数学模型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0

空调器;110

壳体;111

导风空间;112

出风口;113

中框;114

安装架;120

导风板;121

外凸侧面;122

内凹侧面;123

连接臂;130

挡风板;140

第一驱动电机;150

蜗壳风道;160

贯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2]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0,用于调控室内气温。其能够保证出风气流在制冷时完全掠过导风板120的表面,以防止导风板120上产生凝
露的情况发生,避免引发吹水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0023]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100为空调挂机,空调器100挂设于室内墙壁上,空调器100用于向室内吹出热风或者冷风,以实现制热或者制冷的功能,从而调控室内气温,满足用户需求。
[0024]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10、导风板120、挡风板130、第一驱动电机140和第二驱动电机(图未示)。其中,导风板120和挡风板130均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10内,挡风板130间隔设置于导风板120的上方,导风板120和挡风板130均能够相对于壳体110转动,以实现导风功能。具体地,壳体110设置有导风空间111以及与导风空间111连通的出风口112,出风口112设置于导风空间111的外侧,导风板120和挡风板130均设置于导风空间111内,导风空间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和导风板(120),所述导风板(12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10)内,所述导风板(120)具有一外凸侧面(121),所述外凸侧面(121)为弧形面,所述外凸侧面(121)所对应的弦的长度范围为51毫米至55毫米,所述外凸侧面(121)所对应的弦的中垂线与所述外凸侧面(121)相交于第一交点,所述外凸侧面(121)所对应的弦的中点与所述第一交点的间距范围为12毫米至15毫米;所述导风板(120)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制冷时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以使所述外凸侧面(121)的开口朝上设置,并使所述外凸侧面(121)所对应的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2度至26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侧面(121)所对应的弦的长度为53毫米;和/或,所述外凸侧面(121)所对应的弦的中点与所述第一交点的间距为14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风板(120)处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外凸侧面(121)所对应的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4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20)还具有一内凹侧面(122),所述内凹侧面(122)与所述外凸侧面(121)相对设置于所述导风板(120)的两侧,所述内凹侧面(122)为弧形面,所述内凹侧面(122)与所述外凸侧面(121)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引卢坤明李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