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272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中的机械通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包括人工气道,所述人工气道的接头与呼吸机连接,所述人工气道上有套囊,所述套囊与气压调节器连接,所述气压调节器和所述呼吸机分别与气压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气压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呼吸机的气压变化信号和套囊气压,并控制所述气压调节器动作,所述气压调节器用于调节套囊的压力,解决了原固定套囊气压模式下,套囊气压小,气道压力大时可造成漏气,或套囊气压大又易造成气管黏膜受缺血甚至造成气管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的问题。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的问题。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中的机械通气
,特别是涉及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套囊管理是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套囊压力管理不善,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按现行指南,套囊压力应当设置于25~30cmH2O,也有文献为20~30cmH2O,皆为固定套囊压力。当套囊压力小于下限(25cmH2O)时压力范围,在机械通气时可造成漏气,破坏通气管路的密闭性,进而不能保障各种通气模式的正常运转,而且咽喉及口腔分泌物可能进入气道,会导致患者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还会发生脱管,当套囊压力大于30cmH2O时,则可能造成气管黏膜受缺血,甚至造成气管穿孔,气管食管瘘及软骨软化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套囊压力的管理对防止气管黏膜受损,保证机械通气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0003]当肺处于病理状态,如ARDS等,肺的顺应性变小。肺进行小潮气量通气时,所需压力也有可能大于30cmH2O,特别是在进行肺复张时,设定的呼吸机送气压力,通常大于40cmH2O,为了保证呼吸机通气管路的密闭性,故套囊压力需大于30cmH2O,达到40cmH2O或更高,而长期的套囊高压则可能导致气管穿孔,气管食管瘘及软骨软化等严重的并发症。
[0004]但目前,套囊压力安全范围为25

30cmH2O与气道压力有时需要大于30cmH2O的要求存在矛盾,即套囊压力在安全范围,同时,气道压力设置大于30cmH2O,则会导致漏气,不能保持通气管路的密闭性,进而不能保障各种通气模式的正常运转。反之,将套囊压力提高至30cmH2O以上,保证了通气管路的密闭性,但可能导致气管粘膜损伤,气管食管瘘,软骨软化等。
[0005]为解决上述矛盾,曾经要求4

6小时放气一次,放气时间为5

10分钟,但因为放气与保持套囊气压的时间不匹配,放气时间过短,不能恢复局部毛细血管供血,且当患者病情危重时,不能耐受5

10分钟的非密闭条件下通气,故该方式逐渐被淘汰。人体组织压力性损伤的基本原理:正常毛细血管内压力为12~30mmHg(1.33cmH2O=1mmHg),当局部压力>16mmHg,即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灌流。当局部压力>30~35mmHg,连续2~4小时,即可引压力性损伤。本专利技术装置,随呼吸变化,套囊压力随之变化,即气管内壁组织受压由持续受固定压力,转变为套囊压力持续大于气道压力一个设定值,且随气道压力变化而变化。其低值为呼气末压加设定值,通常是(5+5)cmH2O,小于正常毛细血管内压力下限,高值为气道峰压加设定值,如(4O+5)cmH2O,大于正常毛细血管内压力上限,即为高压低压交替,且交替周期为一次呼吸的时间,按一分钟10次呼吸计算,6秒或者更短时间内交替一次,远小于连续2小时的持续受压时间,给气管粘膜软骨等组织灌注的时间,保护组织,防止组织损伤。而且,套囊压力持续大于气道压力,时刻保证了通气管路的密闭性,患者原呼吸模式不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解决了目前套囊压力与气道压力不匹配,导致气管损伤与通气管路的密闭性不能兼顾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包括人工气道,所述人工气道的接头与呼吸机的呼吸管路连通,所述人工气道上有套囊,所述套囊与气压调节器连接,所述气压调节器与气压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气压控制系统接收所述呼吸机呼吸管路内的气压信号和所述气压调节器内的气压信号,并控制所述气压调节器动作,调节套囊的压力。
[0008]优选的,所述气压调节器包括气压调节泵,所述气压调节泵与所述套囊通过导管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气压调节泵包括泵壳、活塞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泵壳是中空的柱体;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活塞单元行走的方向和距离。
[0010]优选的,所述活塞单元位于所述泵壳内,且所述活塞单元将中空的泵壳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活塞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在所述驱动单元的带动下,所述活塞单元在所述泵壳内部往返移动,从而改变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体积。
[0011]优选的,所述气压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设于所述呼吸机的Y形管道内及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气压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呼吸机的Y形管道内,且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位于所述呼吸机的Y形管道与人工气道连接处,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采用PLC模块。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呼吸机内的气压信号传递至气压控制系统,并控制所述气压调节器动作,气压调节器调节套囊内的气压为Y形管内监测所得气压值加适当设定值,如5cmH2O,确保通人工气道密闭性,因套囊压力持续大于气道压力一个设定值(5cmH2O),且随气道压力变化而变化,低值为呼气末压加设定值,通常是(5+5)cmH2O,小于正常毛细血管内压力下限,高值为气道峰压加设定值,如(4O+5)cmH2O,大于正常毛细血管内压力上限,即为高压低压交替,且交替周期为一次呼吸的时间,按一分钟10次呼吸计算,6秒或者更短时间内交替一次,其周期远小于两小时,对气道粘膜进行了有效保护。而且,通过套囊压力随呼吸机呼吸管路内压力变化而变化,时刻套囊压力均大于气道压力,确保通人工气道密闭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的结构框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气压调节器和气压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人工气道;2

Y形管道,3

呼吸机,4

套囊,5

气压调节器,51

气压调节泵,52

泵壳、521

第一空间,522

第二空间,53

活塞单元,54

驱动单元,6

气压控制系统、7

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针对无套囊上积液的情况。
[0022]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包括人工气道1,人工气道1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所述人工气道1的接头与呼吸机3呼吸管路连接,所述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包括人工气道(1),所述人工气道(1)的接头与呼吸机(3)的呼吸管路连通,所述人工气道(1)上有套囊(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囊(4)与气压调节器(5)连接,所述气压调节器(5)与气压控制系统(6)连接,所述气压控制系统(6)接收所述呼吸机(3)呼吸管路内的气压信号和所述气压调节器(5)内的气压信号,并控制所述气压调节器(5)动作,调节套囊(4)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调节器(5)包括气压调节泵(51),所述气压调节泵(51)与所述套囊(4)通过导管(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调节泵(51)包括泵壳(52)、活塞单元(53)和驱动单元(54);所述泵壳(52)是中空的柱体;所述驱动单元(54)驱动所述活塞单元(53)行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潮汐式套囊气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飞舸何雪琴刘婷婷陈礼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