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泄漏量调节阀叶片与阀座间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71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泄漏量调节阀叶片与阀座间的密封结构,包括阀体,侧阀座支架与阀体侧框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侧阀座支架和阀体侧框之间设置有侧阀座密封垫;侧阀座卡入侧阀座支架中;叶片与轴通过直销组件连接,轴一端穿过侧阀座及阀体侧框后与动力装置连接,轴另一端穿过侧阀座与阀体侧框转动连接;轴与侧阀座、叶片三者之间设置有挡块;上下阀座通过第二紧固件与阀体固定连接,阀门关闭时叶片两端的U型密封圈与上下阀座紧贴;阀座密封板固定于阀体上下框内侧,与叶片两端的U型密封圈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调节阀中叶片与上下阀座以及侧阀座之间密封性差,无法保证阀门低泄漏量的要求的问题。法保证阀门低泄漏量的要求的问题。法保证阀门低泄漏量的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泄漏量调节阀叶片与阀座间的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调节阀
,涉及一种低泄漏量调节阀叶片与阀座间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调节阀是核电厂通风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调节阀门叶片的开度,达到调节管道风量或压力的作用,起到通风系统的调节功能。在不同的通风系统中要求调节阀达到的内泄漏等级不同,有些不要求内泄漏,有些内泄漏相对来说较小,对阀门内泄漏要求较高。但是随着核电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对内泄漏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核级风阀的内泄漏量要求比常规产品的内泄漏量要求稍微高一点,达到了≤160Nm3/h/m2,但是如果仅仅为满足这种较低泄漏的要求就采用更复杂的零泄漏结构产品,结构升级就代表着成本陡然增加,且生产工艺和工序复杂很多。所以在现有产品的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微小改进其结构就能满足其低泄漏要求的需求迫在眉睫。
[0003]现有的满足低泄漏要求的成熟软密封调节阀结构为:侧阀座与阀体部分:侧阀座支架上设有塞焊孔,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侧阀座支架与阀体侧框连接,后续安装侧阀座和叶片,使其互相配合来保证阀门内泄漏要求;上下阀座与阀体部分:折弯形式的上下阀座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件与阀体上下框连接,后续安装的叶片上的橡胶部分与上下阀座搭接形成密封面保证阀门内泄漏要求。这种安装方式的侧阀座与阀体部分密封中侧阀座支架和阀体侧框贴合面的平面度本就有误差,并且在塞焊过程中侧阀座支架或侧框会产生变形,会使阀门结构中侧阀座部位的密封效果大打折扣;上下阀座与阀体部分密封中叶片上的橡胶部分受安装误差影响再加上实际在线使用中管道内压力、风量的大小及方向都可能会对其密封效果起到削减的作用,无法保证阀门更低的泄漏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低泄漏量调节阀叶片与阀座间的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调节阀中叶片与上下阀座以及侧阀座之间密封性差,无法保证阀门低泄漏量的要求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泄漏量调节阀叶片与阀座间的密封结构,包括阀体,侧阀座支架与阀体侧框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侧阀座支架和阀体侧框之间设置有侧阀座密封垫;侧阀座卡入侧阀座支架中;叶片与轴通过直销组件连接,轴一端穿过侧阀座及阀体侧框后与动力装置连接,轴另一端穿过侧阀座与阀体侧框转动连接;轴与侧阀座、叶片三者之间设置有挡块;上下阀座通过第三紧固件与阀体固定连接,阀门关闭时叶片两端的U型密封圈与上下阀座紧贴;阀座密封板固定于阀体上下框内侧,与叶片两端的U型密封圈相接触。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六角头螺栓、第二弹簧垫圈、第一锁紧螺母、第一紫铜垫,其中第一紫铜垫与第一六角头螺栓的螺栓头安装于侧阀座支架一侧,第二弹
簧垫圈和第一锁紧螺母位于阀体一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紧固件包括第二六角头螺栓、第三弹簧垫圈、第二锁紧螺母、第二紫铜垫以及平垫圈,其中第二六角头螺栓的螺栓头以及平垫圈位于阀体一侧,第三弹簧垫圈、第二锁紧螺母、第二紫铜垫位于上下阀座一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包括U型密封圈,垫板位于U型密封圈内部;U型密封圈位于侧板两端,侧板、 U型密封圈与垫板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下阀座为L型折弯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侧阀座支架为U型折弯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侧阀座密封垫以及挡块的材质为耐辐照硅橡胶。
[0012]进一步地,所述U型密封圈的材质为硅橡胶。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直销组件包括直销、非金属嵌件锁紧厚螺母以及第一弹簧垫圈。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在侧阀座支架和阀体侧框中间设置侧阀座密封垫,避免了已有结构的塞焊形式中的焊接变形或贴合平面度不合格造成的接触面的大量泄漏,同时侧阀座密封垫材质为耐辐射硅橡胶,在承受核电站内相应房间的耐辐照剂量的同时,可通过橡胶挤压来补偿侧阀座支架和阀体侧框接触面的不平整度,可保证侧阀座支架和阀体侧框接触面的内泄漏量大大降低,提高密封性。
[0016]2、通过在轴与侧阀座、叶片三者之间加入挡块,使得三者间紧密配合,以避免叶片与侧阀座之间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大量泄漏,同时也能补偿叶片与轴通过直销组件连接后的密封性。
[0017]3、叶片两端的U型密封圈与上下阀座的接触面为密封面,保证密封;并且U型密封圈的顶端与阀座密封板形成挤压接触面,从而保证上下阀座部分的泄漏量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叶片与侧阀座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A

A剖视图。
[0021]图3是图2中I处的放大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叶片与上下阀座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中II处的放大图。
[0024]图中,1. 轴,2. 阀体,3. 侧阀座密封垫,4. 侧阀座支架,5.侧阀座,6. 挡块,7.叶片,8. 直销,9. 非金属嵌件锁紧厚螺母,10. 第一弹簧垫圈,11. 第一六角头螺栓,12. 第二弹簧垫圈,13. 第一锁紧螺母,14. 第一紫铜垫,15. U型密封圈,16. 侧板,17. 垫板,18. 阀座密封板,19. 第二六角头螺栓,20. 第三弹簧垫圈,21. 第二锁紧螺母,22. 第二紫铜垫,23. 平垫圈,24. 上下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低泄漏量调节阀叶片与阀座间的密封结构,包括阀体2,阀体2是由折弯成型的上下框及侧框拼组焊而成;侧阀座支架4为U型折弯件,其上有等间距开孔,阀体2框架侧框上同样设有与侧阀座支架4上对应的等间距开孔,用于安装第一六角头螺栓11。侧阀座密封垫3,材质为耐辐照硅橡胶,可承受核电站内相应房间的耐辐照剂量,将其安装在阀体2侧框及侧阀座支架4之间,阀体2侧框与侧阀座支架4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0027]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六角头螺栓11、第二弹簧垫圈12、第一锁紧螺母13、第一紫铜垫14,其中,第一紫铜垫14需与第一六角头螺栓11螺栓头安装于侧阀座支架4侧,通过第一六角头螺栓11与第一锁紧螺母13拧紧的力量将第一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泄漏量调节阀叶片与阀座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2),侧阀座支架(4)与阀体(2)侧框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侧阀座支架(4)和阀体(2)侧框之间设置有侧阀座密封垫(3);侧阀座(5)卡入侧阀座支架(4)中;叶片(7)与轴(1)通过直销组件连接,轴(1)一端穿过侧阀座(5)及阀体(2)侧框后与动力装置连接,轴(1)另一端穿过侧阀座(5)与阀体(2)侧框转动连接;轴(1)与侧阀座(5)、叶片(7)三者之间设置有挡块(6);上下阀座(24)通过第三紧固件与阀体(2)固定连接,阀门关闭时叶片(7)两端的U型密封圈(15)与上下阀座(24)紧贴;阀座密封板(18)固定于阀体(2)上下框内侧,与叶片(7)两端的U型密封圈(15)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泄漏量调节阀叶片与阀座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六角头螺栓(11)、第二弹簧垫圈(12)、第一锁紧螺母(13)、第一紫铜垫(14),其中第一紫铜垫(14)与第一六角头螺栓(11)的螺栓头安装于侧阀座支架(4)一侧,第二弹簧垫圈(12)和第一锁紧螺母(13)位于阀体(2)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泄漏量调节阀叶片与阀座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紧固件包括第二六角头螺栓(19)、第三弹簧垫圈(20)、第二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伟张庆涛许珂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先楚核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