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269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涉及外墙保温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对外墙体表面进行基层处理;步骤二、对外墙体进行测量放线;步骤三、配置聚合物胶粘剂;步骤四、涂刷胶粘剂,粘贴保温板;步骤五、安装锚固件;步骤六、防火处理和粘贴网格布;步骤七、补洞、修理。可以有效防止保温层被不同气候侵蚀,延长保温层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建筑保温功能的长久有效;另外,这种施工方式可以使保温板与墙体表面保持紧密连接,而不易发生脱离,防止了高空坠物风险,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墙保温
,具体为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认识以及落实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在建筑行业中大量采用节能材料,且在建筑外墙进行保温处理,从而保证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得以保持。
[0003]而外墙保温一直是施工时的重点和难点,在墙体主体施工完毕后,就需要对基层墙体进行外墙保温的施工,在外墙保温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保温板材及不同的施工方法与过程,都会对外墙的保温产生不同的影响,但针对不同保温材料,不同的施工方法与过程带来的保温效果不同,近些年来,如何通过优化施工方法来提高外墙的保温效果一直是外墙保温研究的重中之重;
[0004]同时,现有的墙体保温施工的工程在经过不同的天气影响,如高温和雨水侵蚀后,保温效果不佳、墙体保温层外饰面开裂的情况。不仅使墙体丧失了保温功能,还容易发生高空坠物风险。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对外墙体表面进行基层处理;
[0008]步骤二、对外墙体进行测量放线;
[0009]步骤三、配置聚合物胶粘剂;
[0010]步骤四、涂刷胶粘剂,粘贴保温板;
[0011]步骤五、安装锚固件;
[0012]步骤六、防火处理和粘贴网格布;
[0013]步骤七、补洞、修理。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基层处理包括外墙体表面脏污处理和平面度处理,在平面度处理中,当局部的墙体厚度偏差不超过4mm时,则对超过的部分进行剔凿,对凹陷的部分采用1:3质量比的砂浆修补平整。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步骤二中测量放线具体包括在门窗位置、外墙大角位置弹线并设置变形线和装饰线,在散水上方20~25mm位置设置控制水平线,外墙体每四层安装金属托架。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步骤四中根据选取的保温板的材质类型不同确定不同的胶粘剂涂刷方式,且粘贴保温板时采用自下而上、水平方向铺设的顺序进行贴装,在相邻行之间的竖缝错缝二分之一板长或间隔200mm以上。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保温板为匀质板、岩棉板和石墨聚苯板的一种:
[0018]匀质板采用满粘法,其涂胶面积为100%,涂胶厚度8~10mm;
[0019]岩棉板采用点框法,在其外边缘一周区域进行涂胶,涂胶厚度不少于20mm,中间位置的粘接点的区域为直径不小于150mm的圆形;
[0020]石墨聚苯板采用条框法,在水平方向均匀涂抹多个胶粘剂条,胶粘剂条宽10mm,厚度10mm,间距50mm。
[002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步骤五中,锚固件的安装数量根据楼层高度和基层的性质进行确定,每平方米的锚固件数量不少于6个;
[0022]锚固件的锚固深度距离混凝土基层不小于50mm,距离砌块基层不小于100mm。
[002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在阳角、门洞和窗洞位置,锚固件的数量相应增加个数,且两个锚固件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0mm,锚固深度混凝土基层不小于60mm。
[002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步骤六中防火处理具体为设置高度为25~35mm的厚岩棉双面复合板用作防火隔离带。
[002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步骤六中粘贴网格布时须对保温板侧边裸露处做网格布翻包处理,且在搭接时需上下错缝1000mm,搭接的宽度不小于100mm;阴阳角时两侧的网格布在转角部位保持连续,必须转过角部至另一侧200mm以上才能终止。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施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保温层被不同气候侵蚀,延长保温层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建筑保温功能的长久有效;另外,这种施工方式可以使保温板与墙体表面保持紧密连接,而不易发生脱离,防止了高空坠物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条框法施工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板排版施工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门窗洞口网格布贴装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35]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36]步骤一、对外墙体表面进行基层处理;
[0037]步骤二、对外墙体进行测量放线;
[0038]步骤三、配置聚合物胶粘剂;
[0039]步骤四、涂刷胶粘剂,粘贴保温板;
[0040]步骤五、安装锚固件;
[0041]步骤六、防火处理和粘贴网格布;
[0042]步骤七、补洞、修理;
[0043]具体地,在步骤一中,首先对外层墙体的表面浮灰、涂料油污、脱模剂以及霉菌藻类等会影响粘接强度的表面因素进行处理;
[0044]随后对墙体本身的厚度均匀情况进行检查,使用靠尺检查墙体是否存在凹陷或鼓包的现象;当局部的墙体厚度偏差不超过4mm时,则对超过的部分进行剔凿,对凹陷的部分采用1:3质量比的水泥砂浆修补平整;
[0045]需要说明的是,若局部找平层厚度较薄,使用普通水泥砂浆施工施工有难度时,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找平;
[0046]在步骤二中,根据建筑物外墙面设计,使用墨斗线在墙面上弹出外门窗的水平、垂直控制线以及伸缩缝线和装饰线;
[0047]在建筑外墙大角(阴角和阳角)处悬挂垂直基准线,且在每个楼层的设定位置挂水平线以控制后续保温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0048]在建筑外墙从第一层起每四层安装一道金属托架,金属托架安装膨胀螺丝间距≤50cm;具体地,用于固定金属托架的膨胀螺丝的规格为M10,且均必须固定在基层混凝土墙体上;
[0049]在距散水上方20~25mm位置用墨斗线弹出控制水平线,在距散水上600~700mm位置安装镀锌角钢托架,且该托架以下部位采用无机保温砂浆或石墨聚苯板进行保温处理;
[0050]伸缩缝为变形缝的一种,水平的变形缝每层设置一道,其位置与楼面标高位置处于同一高度;在墙面转折处或凹凸变化时则不进行设置,其变形缝宽20mm,且变形缝内背衬嵌设有聚乙烯泡沫棒,并采用耐候防水密封胶进行防水密封;
[0051]在步骤三中,聚合物胶粘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外墙体表面进行基层处理;步骤二、对外墙体进行测量放线;步骤三、配置聚合物胶粘剂;步骤四、涂刷胶粘剂,粘贴保温板;步骤五、安装锚固件;步骤六、防火处理和粘贴网格布;步骤七、补洞、修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基层处理包括外墙体表面脏污处理和平面度处理,在平面度处理中,当局部的墙体厚度偏差不超过4mm时,则对超过的部分进行剔凿,对凹陷的部分采用1:3质量比的砂浆修补平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测量放线具体包括在门窗位置、外墙大角位置弹线并设置变形线和装饰线,在散水上方20~25mm位置设置控制水平线,外墙体每四层安装金属托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根据选取的保温板的材质类型不同确定不同的胶粘剂涂刷方式,且粘贴保温板时采用自下而上、水平方向铺设的顺序进行贴装,在相邻行之间的竖缝错缝二分之一板长或间隔200mm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为匀质板、岩棉板和石墨聚苯板的一种:匀质板采用满粘法,其涂胶面积为100%,涂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峰李方平王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瑞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