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布线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261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布线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物联网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提取历史电缆布线作业时产生的人工操控记录,将所有操控指令基于实际操控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分为第一属性类别指令、第二属性类别指令;对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历史电缆布线作业时产生的操控记录进行操控指令信息梳理;将每一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进行拆分提取得到若干个调整指令节点;将每相邻的两个调整指令之间建立节点切换链,对呈现规律性的指令调整模式进行提取;当电缆布线移动平台识别到管理员离开作业现场时,开启自动模式,辅助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在离开人工操控监督进行自动作业时的故障事件规避。作业时的故障事件规避。作业时的故障事件规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布线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设备管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布线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供电系统扩容增建的需求以及城市管理对施工场地作业规范化的提升,对临时线路铺设施工的质量与施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实施质量下,需要进一步提升电缆铺设的速度了;传统人工收放,电机铰拉牵引等方式,开展线缆铺设工作,依赖人力结合部分机电设备进行反复作业,无法有效提高效率及线缆铺设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布线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布线自动控制方法,自动控制方法包括:
[0005]步骤S100:提取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在执行所有历史电缆布线作业时产生的人工操控记录,从人工操控记录中提取操控指令信息;将电缆布线移动平台的所有操控指令基于实际操控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分为第一属性类别指令、第二属性类别指令;
[0006]步骤S200:分别提取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在每一次历史电缆布线作业时产生的历史操控指令记录条;一条历史操控指令记录条对应一个历史操控指令序列;在历史操控指令序列中,存在若干个按照指令发布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操控指令;对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历史电缆布线作业时产生的操控记录进行操控指令信息梳理;
[0007]步骤S300:对每一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中的操控指令依次进行捕捉和信息提取,将每一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进行拆分提取得到若干个调整指令节点;其中,每个调整指令节点的形式如:Q={Y1,Y2},Y1表示在每一个指令节点中属于第一属性类别指令的操控指令,Y2表示在每一个指令节点中属于第二属性类别指令的操控指令;
[0008]步骤S400:分别将各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对应的全部调整指令节点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将每相邻的两个调整指令之间建立节点切换链,捕捉在每个节点切换链中出现的指令调整模式,对呈现规律性的指令调整模式进行提取,设指令调整模式为自动模式;
[0009]步骤S500:当电缆布线移动平台识别到管理员离开作业现场时,开启自动模式,辅助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在离开人工操控监督进行自动作业时的故障事件规避。
[0010]进一步的,步骤S100中的第一属性类别指令是指操控电缆布线移动平台移动状态的操控指令,第一属性类别指令包括前进指令、后退指令、停止指令;第二属性类别指令是指操控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布线状态的操控指令,第二属性类别指令包括收线指令、放线指令。
[0011]进一步的,步骤S200包括:
[0012]步骤S201:分别对每一历史操控指令序列中每一操控指令的指令持续时段进行捕捉;设置指令持续时段阈值,将指令持续时段小于指令持续时段阈值的操控指令,在对应的历史操控指令序列中剔除;
[0013]步骤S202:将由剔除后的操控指令构成的新操控指令序列作为对应的历史操控指令记录条的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
[0014]步骤S203:分别在所有历史操控指令记录条对应的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中,对属于第一属性类别指令的操控指令做区别标记s1,对属于第二属性类别指令的操控指令做区别标记s2;
[0015]上述步骤是考虑到人为在操控电缆布线移动平台执行电缆布线作业时,会因手误错发了指令,而这时候产生的指令变动,并非是基于实际作业时遇到的作业故障事件进行的规避性指令调整,会对后续挖掘出可以设置成自动模式的指令切换造成误导,通过上述步骤可实现对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前的数据过滤作用。
[0016]进一步的,步骤S300包括:
[0017]步骤S301:获取在每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中,所有操控指令的指令发布时间、指令持续时段、区别标记信息;其中,每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包括{P1,P2,

,P
n
};其中,P1,P2,

,P
n
分别表示第1、2、

、n个操控指令;以第1个操控指令P1为开端,记操控指令P1的区别标记为SP1,指令发布时间为指令持续时段为记与操控指令P1次序相邻的操控指令P2的区别标记为SP2,指令发布时间为指令持续时段为
[0018]步骤S302:若SP1≠SP2,对操控指令P1和操控指令P2之间的发布状态进行判断,发布状态包括连续发布、非连续发布;其中,两个操控指令之间的指令发布时间差小于时间差阈值的为满足连续发布状态的指令;两个操控指令之间的指令发布时间差大于或等于时间差阈值的为满足非连续发布状态的指令;若操控指令P1和操控指令P2为连续发布指令;将操控指令P1和操控指令P2组合生成在每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中的初始调整指令节点Q0,Q0={Y1,Y2};其中,若SP1=s1,SP2=s2,则Y1=SP1,Y2=SP2;若SP1=s2,SP2=s1,则Y2=SP1,Y1=SP2;
[0019]步骤S303:若SP1=SP2或者SP1≠SP2,且操控指令P1和操控指令P2为非连续状态时,将操控指令P1和0值组合生成在每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中的初始调整指令节点 Q0,Q0={Y1,Y2};其中,若SP1=s1,则Y1=SP1,Y2=0;若SP1=s2,则 Y1=0,Y2=SP1;
[0020]步骤S304:将每一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进行拆分提取得到若干个调整指令节点,包括{Q0,Q1,

,Q
m
};其中,Q0,Q1,

,Q
m
分别表示第0、1、

、m个调整指令节点;其中,第0个调整指令节点即为初始调整指令节点;其中,提取得到第i个调整指令节点 Q
i
时,是以第i

1个调整指令节点Q
i
‑1为基准进行提取分析的,其中,i∈[1,m];
[0021]上述对初始调整指令节点进行捕捉识别是为了后续步骤S400进行节点切换链的提取、进行指令调整模式的提取做必要的技术铺垫;且在指令分析的过程中,将操控电缆布线移动平台移动状态的操控指令和操控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布线状态的操控指令进行分类分析,是为了后续在指令调整模式识别提取时,更加的精确和多样性,使得最后得到的呈现规律性的指令调整模式,同时也是基于实际作业时遇到的作业故障事件进行的规避性指令调整模式。
[0022]进一步的,步骤S304包括:
[0023]步骤S311:设在提取第i个调整指令节点Q
i
时,依次序提取到的操控指令为P
j
;若操控指令P
j
与操控指令P
j+1
之间区别标记不同,且为连续发布状态,将操控指令P
j
与操控指令P
j+1
组合生成调整指令节点Q
i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布线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0:提取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在执行所有历史电缆布线作业时产生的人工操控记录,从所述人工操控记录中提取操控指令信息;将电缆布线移动平台的所有操控指令基于实际操控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分为第一属性类别指令、第二属性类别指令;步骤S200:分别提取所述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在每一次历史电缆布线作业时产生的历史操控指令记录条;一条所述历史操控指令记录条对应一个历史操控指令序列;在所述历史操控指令序列中,存在若干个按照指令发布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操控指令;对所述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历史电缆布线作业时产生的操控记录进行操控指令信息梳理;步骤S300:对每一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中的操控指令依次进行捕捉和信息提取,将每一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进行拆分提取得到若干个调整指令节点;其中,每个调整指令节点的形式如:Q={Y1,Y2},Y1表示在每一个指令节点中属于第一属性类别指令的操控指令,Y2表示在每一个指令节点中属于第二属性类别指令的操控指令;步骤S400:分别将各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对应的全部调整指令节点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将每相邻的两个调整指令之间建立节点切换链,捕捉在每个节点切换链中出现的指令调整模式,对呈现规律性的指令调整模式进行提取,设所述指令调整模式为自动模式;步骤S500:当所述电缆布线移动平台识别到管理员离开作业现场时,开启自动模式,辅助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在离开人工操控监督进行自动作业时的故障事件规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布线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的所述第一属性类别指令是指操控电缆布线移动平台移动状态的操控指令,所述第一属性类别指令包括前进指令、后退指令、停止指令;所述第二属性类别指令是指操控电缆布线移动平台布线状态的操控指令,所述第二属性类别指令包括收线指令、放线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布线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步骤S201:分别对每一历史操控指令序列中每一操控指令的指令持续时段进行捕捉;设置指令持续时段阈值,将指令持续时段小于所述指令持续时段阈值的操控指令,在对应的历史操控指令序列中剔除;步骤S202:将由剔除后的操控指令构成的新操控指令序列作为对应的历史操控指令记录条的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步骤S203:分别在所有历史操控指令记录条对应的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中,对属于第一属性类别指令的操控指令做区别标记s1,对属于第二属性类别指令的操控指令做区别标记s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布线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包括:步骤S301:获取在每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中,所有操控指令的指令发布时间、指令持续时段、区别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每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包括{P1,P2,

,P
n
};其中,P1,P2,

,P
n
分别表示第1、2、

、n个操控指令;以第1个操控指令P1为开端,记操控指令P1的区别标记为SP1,指令发布时间为指令持续时段为记与操控指令P1次序相邻的操控指令P2的区别标记为SP2,指令发布时间为指令持续时段为
步骤S302:若SP1≠SP2,对操控指令P1和操控指令P2之间的发布状态进行判断,所述发布状态包括连续发布、非连续发布;其中,两个操控指令之间的指令发布时间差小于时间差阈值的为满足连续发布状态的指令;两个操控指令之间的指令发布时间差大于或等于时间差阈值的为满足非连续发布状态的指令;若操控指令P1和操控指令P2为连续发布指令;将操控指令P1和操控指令P2组合生成在所述每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中的初始调整指令节点Q0,Q0={Y1,Y2};其中,若SP1=s1,SP2=s2,则Y1=SP1,Y2=SP2;若SP1=s2,SP2=s1,则Y2=SP1,Y1=SP2;步骤S303:若SP1=SP2或者SP1≠SP2,且操控指令P1和操控指令P2为非连续状态时,将操控指令P1和0值组合生成在所述每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中的初始调整指令节点Q0,Q0={Y1,Y2};其中,若SP1=s1,则Y1=SP1,Y2=0;若SP1=s2,则Y1=0,Y2=SP1;步骤S304:将每一个历史有效操控指令序列进行拆分提取得到若干个调整指令节点,包括{Q0,Q1,

,Q
m
};其中,Q0,Q1,

,Q
m
分别表示第0、1、

、m个调整指令节点;其中,第0个调整指令节点即为初始调整指令节点;其中,提取得到第i个调整指令节点Q
i
时,是以第i

1个调整指令节点Q
i
‑1为基准进行提取分析的,其中,i∈[1,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布线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4包括:步骤S311:设在提取第i个调整指令节点Q
i
时,依次序提取到的操控指令为P
j
;若操控指令P
j
与操控指令P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晓星孙明蔚孙帅徐皎周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广盈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