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合木端头植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57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合木端头植筋机构,涉及木制支承构件。包括:胶合木,端部设置有植筋孔;定位模板,与胶合木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定位模板上开设有与植筋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与植筋丝杆的直径相等;植筋丝杆,中部与所述定位孔套接;植筋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植筋孔内;植筋孔的直径大于植筋丝杆的直径,形成用于容纳植筋胶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植筋胶固化过程中对植筋丝杆进行有效的限位,保障后期的安装精度要求。保障后期的安装精度要求。保障后期的安装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合木端头植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木制支承构件,尤其涉及一种胶合木端头植筋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木结构中,节点连接通常用五金件连接,五金件会有全部或部分外露,且节点刚度较小。对于要求节点刚度比较大,或者要求五金不外露的节点,通常会采用植筋技术。木结构植筋通常在工厂预制完成,工厂必须保证植筋精度,否则影响现场安装。
[0003]胶合木端头在植筋前会沿着胶合木纵向开植筋孔,孔直径要比植筋丝杆大5mm左右,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植筋穿入植筋孔,另一方面是为了给植筋胶留够空间保证施胶量。植筋胶固化需要一定时间,在植筋丝杆固化前如不采取有效地限位措施,植筋杆位置将放生偏移,影响现场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合木端头植筋机构,能够在植筋胶固化过程中对植筋丝杆进行有效的限位,保障后期的安装精度要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胶合木端头植筋机构,包括:
[0007]胶合木,端部设置有植筋孔;
[0008]定位模板,与胶合木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定位模板上开设有与植筋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与植筋丝杆的直径相等;
[0009]植筋丝杆,中部与所述定位孔套接;植筋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植筋孔内;植筋孔的直径大于植筋丝杆的直径,形成用于容纳植筋胶的间隙。
[0010]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板和胶合木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防粘层。<br/>[0011]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粘层采用塑料薄膜。
[0012]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隙的宽度为2.5mm

5mm。
[0013]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隙的宽度为2.5mm。
[0014]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筋孔的深度大于植筋丝杆伸入植筋孔的长度。
[0015]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筋孔的深度比植筋丝杆伸入植筋孔的长度多8

12mm。
[0016]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筋孔的深度比植筋丝杆伸入植筋孔的长度多10mm。
[0017]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板和胶合木的端部经钉子或螺栓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在植筋胶固化过程中通过定位模板上的定位孔对植筋丝杆进行有效的限位,防止植筋丝杆在植筋胶固化过程中发生偏移,保证了植筋丝杆的安装精度,满足后期的安装要求。
[0020]2、本技术通过在定位模板和胶合木的端部之间设置防粘层,可以避免溢出的植筋胶将定位模板和胶合木粘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截面图。
[0024]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截面图。
[0028]图中:1、胶合木;11、植筋孔;2、定位模板;21、定位孔;3、植筋丝杆;4、防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合木端头植筋机构,包括:
[0032]胶合木1,端部设置有植筋孔11。
[0033]植筋孔11的具体加工如下:在胶合木1的端部将植筋孔圆心位置精准定位,开植筋孔过程中保持钻入方向和胶合木纵向平行。
[0034]定位模板2,与胶合木1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定位模板2上开设有与植筋孔11对应的定位孔21。
[0035]定位模板2采用9mm厚人造板,定位模板2外轮廓尺寸和胶合木1截面保持一致,定位模板2上定位孔21的直径和植筋丝杆3直径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定位模板2和植筋丝杆3的紧密安装。值得一提的是,定位模板加工采用CNC机床加工,确保精度。
[0036]植筋丝杆3,中部与所述定位孔21套接。植筋丝杆3的一端延伸至植筋孔11内;植筋孔11的直径大于植筋丝杆3的直径,形成用于容纳植筋胶3的间隙。
[0037]具体的,如图4所示,植筋孔11的直径比植筋丝杆大5

10mm,形成2.5mm

5mm的间隙,间隙的宽度优选为2.5mm。
[0038]在另一方面,所述植筋孔11的深度大于植筋丝杆3伸入植筋孔11的长度。所述植筋孔的深度比植筋丝杆伸入植筋孔的长度多8

12mm,优选为10mm。
[0039]采用胶枪往间隙中注入植筋胶,植筋胶施胶量按照产品说明施胶,植筋丝杆3旋转
进入植筋孔,禁止直塞入孔,这样可以避免植筋胶溢出,影响植筋质量。
[0040]然后采用钉子或螺栓连接定位模板2和胶合木1的端部,待植筋胶充分固化后,拆除定位模板2即可。
[0041]该实施例可以使植筋丝杆3在植筋胶固化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植筋丝杆3的安装精度。
[0042]实施例二:
[0043]在实施例一的方案实施过程中,植筋胶固化需要一定时间,且会有部分植筋胶溢出,为防止定位模板2和胶合木1粘接。
[0044]如图5至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改进:
[0045]所述定位模板2和胶合木1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防粘层4,所述防粘层采用塑料薄膜。待植筋胶充分固化后,可将定位模板2和防粘层4从胶合木1上一并拆除,可以保证溢出的植筋胶不会粘接到定位模板2上。
[004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合木端头植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合木,端部设置有植筋孔;定位模板,与胶合木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定位模板上开设有与植筋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与植筋丝杆的直径相等;植筋丝杆,中部与所述定位孔套接;植筋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植筋孔内;植筋孔的直径大于植筋丝杆的直径,形成用于容纳植筋胶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合木端头植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板和胶合木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防粘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合木端头植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层采用塑料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合木端头植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为2.5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利张仁杰徐陈佳陆铜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千年舟装配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