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脱模再顶出的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先脱模再顶出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内外饰总成塑料件或其他塑料件注塑模具中,存在结构特征多的产品,此类产品通过普通的左右常规开模是无法满足表面质量要求的。塑料件的结构特征多是指塑料件整体的凹凸起伏较多,在开模顶出时,容易出现塑料件粘附在顶针上不能自动脱落的情况,导致产品扭曲变形,甚至会造成模具零部件断裂。尤其是在设计有芯体结构插入至产品内部的情况下开模,在产品开模后在顶针的作用下无法自动脱落,而开模时产品表面温度高,人工取出方向倾斜的话会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费时费力,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脱模再顶出的模具,可避免产品由于内部特征复杂无法一次顶出的问题,让产品设计阶段可以充分考虑产品功能,布局所有需要的特征。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先脱模再顶出的模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脱模再顶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固定板(1)、合模A板(4)、合模B板(5)、顶出板(6)和下固定板(9),所述上固定板(1)与合模A板(4)连接,所述上固定板(1)设置通向合模A板(4)及合模B板(5)之间腔体的注塑口(2),所述合模A板(4)凸出设置尼龙件(20),所述合模B板(5)设置与尼龙件(20)配合的对接槽,尼龙件(20)与对接槽过盈配合;所述顶出板(6)与合模B板(5)之间设置多组限位组件,所述顶出板(6)的顶面设置贯穿合模B板(5)的脱模芯体(10),所述顶出板(6)与下固定板(9)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9),在顶出板(6)与下固定板(9)之间设置顶针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9)设置通孔便于推杆(14)与顶针固定板的底面连接,所述顶针固定板的顶面竖直设置多根顶针(11),所述顶针(11)贯穿顶出板(6)和脱模芯体(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脱模再顶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拉杆(15)和分离弹簧(16),所述限位拉杆(15)的顶端贯穿顶出板(6)与合模B板(5)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分离弹簧(16)套设在限位拉杆(15)外,且所述分离弹簧(16)位于顶出板(6)及合模B板(5)之间,所述限位拉杆(15)的底端为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顶出板(6)之间的距离为导向行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脱模再顶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B板(5)与顶针固定板之间设置多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贯穿合模B板(5)和顶出板(6),且所述连接杆(12)的底端与顶针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顶端设置锁定部(21),所述锁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林丁,邝志辉,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