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回收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035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回收口罩,包括用于遮拦口鼻的布面,以及设置在布面两端的挂耳绳A和挂耳绳B,所述挂耳绳A为成由密封袋旋拧或折叠形成的带状结构,所述挂耳绳A的断裂后能够展开形成用于包裹布面的口袋。通过对现有口罩进行简易改造,使得挂耳绳A具有了收纳功能,废弃的布面在被挂耳绳A展开形成的口袋包裹后与外界环境隔离,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布面上的菌落污染环境和人员。上的菌落污染环境和人员。上的菌落污染环境和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回收口罩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卫生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回收口罩。

技术介绍

[0002]据海洋保护组织Oceans Asia发表的一篇报道显示,2020年全球总共生产了大约520亿只口罩。其中至少有15.6亿只口罩流入海洋。而降解这些口罩至少需要450年,在降解过程中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预估的破坏;在卫生方面,以在多个不同环境下佩戴4h后的口罩为例,口罩外侧菌落平均值为1096个、内侧菌落数为1840个,挂耳带上的菌落较少。口罩丢弃后,口罩附带的细菌伴随着口罩分散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破坏环境。
[0003]现有的口罩多为由布面拼合形成的立体罩状结构,在丢弃时,使用者往往只进行简单折叠,使得口罩内侧或外侧布面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当进行垃圾处理时,工作人员极易沾染口罩上的菌落从而导致感染。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密封口罩布面以减少菌落暴露的简易回收口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回收口罩。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简易回收口罩,包括用于遮拦口鼻的布面,以及设置在布面两端的挂耳绳A和挂耳绳B,所述挂耳绳A为成由密封袋旋拧或折叠形成的带状结构,所述挂耳绳A的断裂后能够展开形成用于包裹布面的口袋。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所述挂耳绳A和/或所述挂耳绳B上装设有弹簧夹。
[0009]所述布面沿边缘间隔开设有若干穿线孔,所述挂耳绳B的一端依次穿过各所述穿线孔后与其另一端相连形成环状结构。
[0010]所述布面包括两层亲肤无纺布层和夹设在两层亲肤无纺布层间的熔喷无纺布层。
[0011]所述亲肤无纺布层与所述熔喷无纺布层的边缘贴合,所述穿线孔开设于贴合区域。
[0012]所述布面中部粘接有可塑性鼻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通过对现有口罩进行简易改造,使得挂耳绳A具有了收纳功能,废弃的布面在被挂耳绳A展开形成的口袋包裹后与外界环境隔离,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布面上的菌落污染环境和人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挂耳绳被扯断、展开形成口袋的示意图;
[0017]图3是利用口袋封装布面的示意图;
[0018]图4是布面的分层示意图。
[0019]图中各标号表示:1、布面;11、穿线孔;12、亲肤无纺布层;13、熔喷无纺布层;2、挂耳绳A;3、挂耳绳B;4、口袋;5、弹簧夹;6、可塑性鼻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简易回收口罩,包括用于遮拦口鼻的布面1,以及设置在布面1两端的挂耳绳A2和挂耳绳B3,挂耳绳A2为成由密封袋旋拧或折叠形成的带状结构,挂耳绳A2的断裂后能够展开形成用于包裹布面1的口袋4。挂耳绳A2呈带状、其两端均与布面1相连,在佩戴口罩时,挂耳绳A2与市售口罩的挂耳绳的使用方法一样——绕设在人耳上,从而能够将布面1固定在口鼻处。但与市售口罩的挂耳绳一般由弹性线绳制成不同,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的挂耳绳A2由密封袋旋拧或折叠形成,当口罩将被废弃时,只需将挂耳绳A2扯断并展开便可形成一个口袋4(如图2所示),使用者把布面1和挂耳绳B3塞入口袋4后将口袋4的开口挽成结(亦可仅把布面1塞入口袋4,利用外露的挂耳绳B3扎紧口袋4的开口),即可完成封装(如图3所示),此时,口罩的布面1被完全包裹在口袋4中,被弃置后布面1上的菌落不会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之中,也难以沾染进行垃圾回收和处理的工作人员。
[0022]优选地,挂耳绳A2的断裂处进行断点处理,当挂耳绳A2被拉扯时,断点处应力集中从而更易断裂。
[0023]本实施例中,挂耳绳A2和/或挂耳绳B3上装设有弹簧夹5。弹簧夹5为用于调节带状结构长短的市售产品。通过压紧弹簧夹5的弹簧装置能够使得过线孔开启,此时只需拉拽挂耳绳便可调节其长短,待调节至合适长度后,松开弹簧装置,过线孔封闭并夹紧挂耳绳,从而能够避免在拉拽作用下挂耳绳的长度发生改变。
[0024]本实施例中,布面1沿边缘间隔开设有若干穿线孔11,挂耳绳B3的一端依次穿过各穿线孔11后与其另一端相连形成环状结构。在口罩被弃置时需把布面1塞填进口袋4中,为了方便操作,应当减小布面1的体积。通过在布面1沿边缘间隔开设穿线孔11,并在穿线孔11中穿入挂耳绳B3,在口罩被弃置时,只需拉拽挂耳绳B3,布面1的边缘便会收紧,从而使得布面1收缩成团状,此时布面1的体积相对于展开状态更小,因而能够更为方便地填装进口袋4中。并且,收缩过程中只需拉拽挂耳绳B3即可完成、无需与布面1发生接触,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被布面1上的菌落沾染,更为安全卫生。进一步地,布面1包括两层亲肤无纺布层12和夹设在两层亲肤无纺布层12间的熔喷无纺布层13(如图4所示)。相较于一般使用的口罩更能提供舒适的体验。更进一步地,亲肤无纺布层12与熔喷无纺布层13的边缘贴合,穿线孔11开设于贴合区域。正常佩戴口罩时,气体由布面1的中间区域穿过,而穿线孔11开设在布面1边缘、不属于气体的穿流区域,故能够避免因开孔导致布面1丧失防护功能。
[0025]本实施例中,布面1中部粘接有可塑性鼻夹6。可塑性鼻夹6贴设在熔喷无纺布层13,位于布面1对应人体鼻梁的位置,通过改变可塑性鼻夹6的形状,能够使得布面1与人脸更好地贴合。
[0026]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回收口罩,包括用于遮拦口鼻的布面(1),以及设置在布面(1)两端的挂耳绳A(2)和挂耳绳B(3),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绳A(2)为成由密封袋旋拧或折叠形成的带状结构,所述挂耳绳A(2)的断裂后能够展开形成用于包裹布面(1)的口袋(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回收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绳A(2)和/或所述挂耳绳B(3)上装设有弹簧夹(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回收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面(1)沿边缘间隔开设有若干穿线孔(11),所述挂耳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刘旖覃武彬张颖俊周怡君赖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