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193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包括车胎,所述车胎的侧面设有用于标识车胎直径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至少设有两个,并沿所述车胎的径向分布,所述车胎的侧面与刻度线一一对应地设有直径标识,所述车胎的侧面还设有重量标识以及宽度标识,用户可通过留存的刻度线实时地确认车胎的磨损程度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当车胎磨损接近最后一根刻度线或车胎侧面已无刻度线时,用户则可直观地确认车胎已需更换,以便将车胎的磨损程度直观地呈现给使用者,避免使用者出现误判的情况,降低使用风险。降低使用风险。降低使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

技术介绍

[0002]车胎是汽车配件里不可或缺的消耗品,正常驾驶的情况下,车胎本就会产生细微磨损,而不同的路况、天气、驾驶习惯等容易被忽略的因素也会对车胎的磨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0003]目前的车胎,使用者只能凭借经验判断磨损程度以及是否需要更换,不便于将磨损程度直观地呈现给使用者,使用者容易出现误判的情况,存在较大的使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该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能将车胎的磨损程度直观地呈现给使用者,避免使用者出现误判的情况,降低使用风险。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包括车胎,所述车胎的侧面设有用于标识车胎直径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至少设有两个,并沿所述车胎的径向分布,所述车胎的侧面与刻度线一一对应地设有直径标识,所述车胎的侧面还设有重量标识以及宽度标识。
[0008]优选地,所述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还包括弹性材质的密封块,所述车胎的侧面在靠近内圈处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远离车胎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密封块的底部可拆卸地卡接在容置槽内,所述刻度线沿车胎的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刻度线的第一端沿车胎的径向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刻度线的第一端均朝容置槽的开口处弯折延伸,所述容置槽的底部与多个刻度线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设有对照线,所述直径标识与对照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容置槽的底部,所述重量标识与宽度标识均设置在容置槽的底部。
[0009]优选地,所述密封块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弹性材质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凸块上在容置槽的两侧对应设有可与限位孔卡接的限位柱。
[0010]优选地,所述密封块的顶部一侧与车胎的侧面之间连接有连接带。
[0011]优选地,所述密封块的顶部四角均设有拉拔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刻度线为凸起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刻度线的突起高度在一毫米到两毫米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密封块为硅胶材质。
[0015]优选地,多个所述刻度线等间距分布。
[0016]优选地,所述车胎在胎面上沿周向设有条形槽。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车胎使用过程中,刻度线将从最外侧的开始,随车胎的磨损逐渐消失,用户可通过留存的刻度线实时地确认车胎的磨损程度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当车胎磨损接近最后一根刻度线或车胎侧面已无刻度线时,用户则可直观地确认车胎已需更换,以便将车胎的磨损程度直观地呈现给使用者,避免使用者出现误判的情况,降低使用风险。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2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二密封块封堵容置槽时的立体图;
[0023]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二密封块脱离容置槽时的立体图;
[0025]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0026]图中:1、车胎;10、凸块;11、容置槽;12、限位柱;13、条形槽;2、刻度线;3、直径标识;4、重量标识;5、宽度标识;6、密封块;61、扣合部;62、限位孔;63、连接带;64、拉拔结构;7、对照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参阅附图1

2,一种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1,包括车胎1,车胎1的侧面设有用于标识车胎1直径的刻度线2,刻度线2至少设有两个,并沿车胎1的径向分布,车胎1的侧面与刻度线2一一对应地设有直径标识3,车胎1的侧面还设有重量标识4以及宽度标识5。
[0030]具体的,车胎1的侧面还设有车胎1出厂时的最大直径数值(附图未示出),刻度线2对应的直径标识3为刻度线2与车胎1中心线之间的连线距离数值,直径标识3、重量标识4和宽度标识5均包含阿拉伯数字和对应的单位(附图未示出),便于用户获取车胎1当前的直径数据,以便用户计算车体高度选择合理的过道,避免出现超出过道限高的情况,同时重量标识4数值便于用户获取车胎1重量信息,计算车辆自重,防止超重,宽度标识5数值便于用户获取车胎1胎面的宽度,比较油耗和耐磨度;刻度线2靠近车胎1的胎面并朝其中心依次排列,刻度线2处于车胎1胎面的磨损范围内。
[0031]在本实施例中,刻度线2将从最外侧的开始,随车胎1的磨损逐渐消失,用户可通过留存的刻度线2实时地确认车胎1的磨损程度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当车胎1磨损接近最后一根刻度线2或车胎1侧面已无刻度线2时,用户则可直观地确认车胎1已需更换,以便将车胎1的磨损程度直观地呈现给使用者,避免使用者出现误判的情况,降低使用风险。
[0032]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胎1的侧面还可设有车胎1的最大负重吨位标识,以便用户计算出合理的车载负重(附图未示出),防止超载。
[0033]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胎1的侧面还可设有车胎1的单程最远行驶公里数标识(附图未示出),以便用户适时地停车给车胎1降温,避免车胎1长时间高温工作,延长车胎1的使用寿命。
[0034]实施例二:
[0035]参阅附图3

6,进一步地,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1还包括弹性材质的密封块6,车胎1的侧面在靠近内圈处设有凸块10,凸块10远离车胎1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11,密封块6的底部可拆卸地卡接在容置槽11内,刻度线2沿车胎1的周向设置,多个刻度线2的第一端沿车胎1的径向呈阶梯状分布,刻度线2的第一端均朝容置槽11的开口处弯折延伸,容置槽11的底部与多个刻度线2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设有对照线7,直径标识3与对照线7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容置槽11的底部,重量标识4与宽度标识5均设置在容置槽11的底部。
[0036]具体的,由于车胎1本身为橡胶材质,密封块6卡接在容置槽11内时,容置槽11内壁可弹性变形并夹紧密封块6,以确保密封块6与容置槽11的卡接稳定性。
[003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车辆需要长期在户外行驶,而室外环境往往较为多变严苛,为了避免外界的杂质覆盖直径标识3影响查看,常态下用户可通过密封块6封堵容置槽11,以便直径标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1),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胎(1),所述车胎(1)的侧面设有用于标识车胎(1)直径的刻度线(2),所述刻度线(2)至少设有两个,并沿所述车胎(1)的径向分布,所述车胎(1)侧面与刻度线(2)一一对应地设有直径标识(3),所述车胎(1)侧面还设有车胎(1)重量标识(4)以及宽度标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观察磨损程度的车胎(1)还包括弹性材质的密封块(6);所述车胎(1)的侧面在靠近内圈处设有凸块(10),所述凸块(10)远离车胎(1)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11),所述密封块(6)的底部可拆卸地卡接在容置槽(11)内;所述刻度线(2)沿车胎(1)的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刻度线(2)的第一端沿车胎(1)的径向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刻度线(2)的第一端均朝容置槽(11)的开口处弯折延伸,所述容置槽(11)的底部与多个刻度线(2)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设有对照线(7);所述直径标识(3)与对照线(7)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容置槽(11)的底部,所述车胎(1)重量标识(4)与宽度标识(5)均设置在容置槽(1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卓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唐步轮胎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